廣州治水一直備受關注,4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了關于廣州市水環境治理及廣佛跨界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到2015年12月31日,《廣州市水更清建設方案》中51條河涌治理開工率達98.9%,總體完成率為51.4%。
51條河涌總體完成率51.4%
根據《廣州市水更清建設方案》,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共需治理51條河涌、共計175個子項,到2015年12月31日,16條廣佛跨界河涌總體進度完成60%,而其余35條河涌要全面開工。
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歐陽明通報說,到2015年12月31日,51條河涌治理開工率達98.9%,總體完成率為51.4%。其中廣佛跨界16條河涌治理開工率達98.2%,總體完成率為47.4%;其余35條河涌治理開工率達98.4%,總體完成率為58.0%。這意味著,并未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務。
51條河涌治理共計175個子項,在建項目108項,約占61.7%;已完工項目64項,約占36.6%;正在招標和開展前期工作3項,約占1.7%。廣佛跨界16條河涌治理工程共計111個子項,總體完成率為47.4%。其中,在建項目81項,約占73.0%;已完工項目28項,約占25.2%;開展前期工作2項,約占1.8%。其余35條河涌治理工程共計64個子項,總體完成率為58.0%。其中,在建項目27項,約占42.2%;已完工項目36項,約占56.3%;正在招標1項,約占1.5%。
歐陽明介紹說,而從各區情況來看,越秀區的東濠涌中北段工程,天河區的獵德涌、棠下涌和車陂涌共5項工程,南沙區的金洲涌共2項工程已全面完工,總體進度達100%。番禺區的市橋河共7項工程已全面開工,總體進度達91.5%。荔灣區共20項河涌治理工程也已全面開工,總體進度達72.3%。白云、花都、海珠和黃埔區的河涌治理工程都已經全面開工,總體進度分別為66%、62.5%、62.1%、60.9%。從化區的河涌治理工程雖總體進度達到60.8%,但還有2個項目尚未開工。增城區的河涌治理工程雖已全面開工,但總體進度只有47.2%。此外,市水投集團負責中心城區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共35個項目,目前還有1項未開工,工程總體進度只有41.5%。
河長制考核辦法暫不出臺
去年初,廣州建立了市、區、鎮街和村居四級河長制,歐陽明表示,河長制的建立對于治水工作有很明顯的推動作用,強化了治水工作的組織保障和落實的各級屬地責任。
但制定的治水計劃并沒有完成,相應的河長是否要擔責?對此,歐陽明表示,關于河長制的考核,廣州市水務局也曾經制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但是按照中央和省關于撤并和規范考核檢查評比活動的相關規定,暫時不出臺這個考核辦法。“不論考核辦法是否出臺,我們都將一如既往按照治水協調機制,加強督導協調,督促各責任單位積極推進河涌治理工作,按期完成省市治水工作。”
歐陽明同時表示,全市51條河涌治理有12個實施主體,而到2015年底有2個主體沒有完成目標任務,即市水投集團和從化區,“今天上午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對完成2015年目標任務的實施主體將給予通報表揚,對沒有完成2015年目標任務的實施主體將給予通報批評。”
對于未能完成目標任務的原因,歐陽明表示,由于8月份以前,各項工程建設均處于前期工作階段,同時受汛期雨季、施工準備、征地拆遷、資金落實等因素制約,河涌治理自8月份以后才進入施工高峰,工程建設時間相對較緊,總體進度相對滯后,未能如期完成2015年度既定的目標任務。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協調督導力度,采取強有力措施,努力解決建設用地、資金落實等問題,力爭在2016年補上2015年落后的工程進度,實現2016年全面完工的總體目標。
焦點問答:項目既治標也治本
記者:河涌治理什么時候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歐陽明:今天通報的是《廣州市水更清建設方案》,就是指在2014年制定的2014年到2016年工作任務的內容。根據工作計劃,廣佛跨界河涌治理16條是要在2016年全面完成,其余35條要在2016年基本完成。按照原來定下來的計劃,全面完成的話應該是達到消除黑臭現象這一目標。
記者:目前很多河涌治理只是公布了河涌名稱,但是具體項目名稱大家并不清楚,能否透露一下這些工程對于目前的河涌治理是治標還是治本的效果?
歐陽明:51條河涌項目總數是175個子項目,項目具體情況如果媒體或者社會有要求進行公布的話,我們也會考慮接下來以適當的方式,或者是在廣州市水務局的門戶網站進行公布。所有項目都有長期規劃也有短期目標,既有治標的也有治本的。總體來說,還是會按照一涌一策,治理一條、完成一條、成功一條,以這樣的目標推進。大部分項目都是以治本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