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為進一步強化督查正向激勵促實干擔當,在新形勢下充分激發和調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大膽探索、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互學互鑒、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市政府辦公廳自2020年起探索組織開展市級督查激勵工作。
此次《通報》對2023年落實廣州市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30個單位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29項激勵支持措施。
記者注意到,此次督查激勵涉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耕地保護工作等廣州市重點工作的方方面面,激勵措施也包括資金支持或傾斜、予以申報各類試點或創新平臺等多種措施。
從激勵對象來看,29項激勵措施中,激勵對象為區(鎮)28項,企業、醫院、法律服務機構等單位4項(其中2項上述兩類主體均獲激勵),持續體現激勵向基層傾斜的原則。
例如,荔灣區、黃埔區、番禺區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監管改革成效明顯,獲得激勵;廣州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在大力培育區域“雙創”示范基地,支持創新創業支撐平臺建設工作成效明顯,獲得激勵。
從激勵措施內容來看,《通報》予以資金支持或傾斜支持激勵措施21項;予以申報各類試點、創新平臺、先行示范區等激勵措施16項;予以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激勵措施1項(其中8項涵蓋上述兩類激勵措施)。
例如,根據《通報》,越秀區、黃埔區、番禺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成效突出,2024年優先推薦上述區和區內單位申報國家、省知識產權相關示范試點項目,并在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安排中予以傾斜支持、優先安排區級審核項目資金;荔灣區、黃埔區、南沙區、增城區耕地保護工作突出、土地利用秩序良好、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批后供地率高及閑置土地比例低且用地需求量較大,予以用地指標激勵。
從區獲激勵數量看,黃埔區、南沙區、荔灣區和增城區排名靠前。其中黃埔區18項工作獲督查激勵,南沙區11項工作獲督查激勵,荔灣區和增城區各有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