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自北起,“新”潮澎湃。
廣州花都,乘“勢”而上。
把目光瞄向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活力無限。對于中心城市廣州而言,強化北部增長極的高位賦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開放門戶新樞紐”,恰逢其時。短短一周內,從市政府審議通過《廣州北部增長極(含空港經濟區)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到《北部增長極協同發展規劃》出臺,廣州北部增長極接連迎來重磅利好,其勢已至。
北部崛起,首看花都。作為廣州北部增長極建設的“壓艙石”,花都站在了從當年“北優”到如今“北極”的時代“風口”。為了更好搶抓良機,4月9日,第十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花都區平行分會在廣交會堂舉行。在“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的開局之年,花都必將乘勢而上,加快推動以新質生產力為支撐的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北部增長極區域能級定位躍升的機遇,助力廣州向海而興、向空而強。
北眺花都,“新”潮澎湃,干勁十足。一座身兼樞紐之城、制造之城、宜居之城、生態之城的“新花都”正快速崛起。
鳥瞰賽拉弗工廠
培育“新”動能
廣州北部爭創萬億
根據規劃,廣州力爭用10年時間,將北部增長極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開放樞紐。到2035年,北部增長極GDP占全市總量比重力爭提升到20%。
用10年時間實現1.2萬億經濟增量,對于以花都為核心的廣州北部來說,可謂是責任在肩。花都按照“3+5+4”產業體系發展要求,結合汽車智造、時尚智造、新能源與儲能等全區優勢產業,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里,向著“廣州北部,爭創萬億”目標奮勇前進。
4月7日,大灣區綠能谷賽拉弗項目啟動儀式在花都舉行。據悉,賽拉弗能源集團與花都區政府簽訂了建設10GW光伏組件制造項目的投資協議,總投資額超60億元,預計年產值不低于100億元。“感謝政府為我們構建了健康的光伏產業政策,未來我們將把花都建設成向大灣區展示賽拉弗光伏產業實力的重要窗口。”賽拉弗集團負責人表示。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其中,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就是要不斷提升社會經濟發展的“含綠量”。當前,花都搶抓國家“雙碳”目標機遇,規劃總面積超10平方公里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錨定光伏、儲能、氫能三個萬億級產業新賽道,建設“萬畝千億”大平臺,打造立足廣州、輻射灣區、面向世界的“灣區綠谷、能源之都”。
4月8日玉湖冷鏈(廣州)交易中心舉行開園儀式;僅用75天高景太陽能就實現開工到產品下線全過程;氫能車開啟商業化運營……花都馬不停蹄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推進“含綠量”產業向縱深發展。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花都激發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的必由之路。
產業連片集聚
夯實“北極”“壓艙石”
把目標聚焦廣州北部,全國年旅客吞吐量“四連冠”的白云機場正抓緊擴建;集高鐵、普鐵、城際、地鐵“四網融合”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北站內人流不息……同時坐擁白云機場和廣州北站,廣州北部增長極建設,花都是當之無愧的“壓艙石”。
根據規劃,按照精明增長的理念,延續北部遠山為屏、低山入城的特色風貌,北部增長極以生態為框、樞紐為核、通道為廊、園區為載體,構建“一核營城、兩帶引流、雙軸提質、三廊聚產”的總體空間格局,推動北部地區迭代升級為“經濟樞紐”“開放樞紐”。
一核就是“國際航空城”,作為絕對的“增長極核心”,航空城重點謀劃布局臨空展貿、國際商務、免稅消費、國際醫療四大目的地功能,引領片區發展,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離世界最近的航空都市”,實現“到北部即到廣州”。
“雙軸”指的是融合發展空港大道港城發展軸、空鐵大道產業發展軸,構成“十字雙軸”,打造服務北部產業創新服務走廊。目前,花都空鐵大道沿線已聚集智能電子產業集群、時尚產業集群、臨空高科技產業集群等高端產業及商貿業,“創展金廊”規模效益跨越式增長指日可待。
依托“一核兩帶、雙軸三廊”總體空間格局,花都形成主導產業明確、空間連片集聚的產業園布局“新藍圖”:在花都中部,花都中央商務區聚焦新商旅、新潮玩,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市民休閑打卡的“新寵兒”;在花都西部,獅嶺時尚智造港、赤坭產業園、花都國際先進制造產業園、廣州北站商務區依次排開,皮具家具等傳統產業和光伏制造、低空經濟、預制菜等新興產業交相輝映;在花都東部,九龍湖國際文旅產業園、花都數智先鋒港、臨空數智港在高端文旅、時尚產業、航空科技等領域蓄勢待發。
從“點上開花”到“串珠成鏈”至“熠熠生輝”,花都必將不負所托,扛起“廣州北部增長極”大旗,助力廣州從“云山珠水”邁向“海闊天高”。
當好“店小二”
服務做到“心坎”上
近日,廣州市首屆營商環境改革十大最佳實踐評選結果出爐,花都“聚焦法治賦能高質量發展打造‘惠企5+6’法治標桿園區”改革舉措從全市200多個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全市唯一一個以法治化治理成效呈現營商環境改革突破的創新舉措,為全省打造法治標桿園區提供“花都樣板”。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全面推行“一網通辦”“聯審聯批”“容缺審批”等機制,為企業提供滴灌式精準服務;設立企業訴求一碼通,設置企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無事不擾”白名單,實行“無感化監管、觸發式監管”……一個個“全省首個”“全市唯一”,正是花都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為企業家激情創業打造資源更加豐沛“熱帶雨林”的最好詮釋。
“去花都發展!”更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3月30日,為期一個月的“才聚北極”菁英工程師校園招聘活動圓滿收官,超3500名高校學子滿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投下來花都發展的簡歷。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專門制訂宣傳手冊,詳細呈現花都博士科研項目扶持、入戶補貼、人才公寓等各項優質服務,以“干貨”切實提高人才來花就業創業的幸福感。
宜商宜業,更宜居宜游,這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歸處——花都。宜居: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市六中花都校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花都學校等相繼落戶,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花都院區、廣東省中醫臨床研究院等逐步集聚;宜游:全區森林覆蓋率38.5%,綠化率93.7%。周末節假日,你可帶上家人或在花都湖公園、九龍湖度假區等游玩小憩,或在流溪河、王子山等感受自然風光。
花都:新洽談項目數連續3年全市第一
花都可供開發的產業地塊面積最大,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27.3%。
加快謀劃廣州汽車文化主題公園, 打造5000畝汽車主題公園。
綠能谷已簽約27個新能源項目,落地高景、賽拉弗兩個百億級項目。
2023年,花都區新洽談項目數954個,連續3年居全市第一名。
截至3月31日,花都新洽談投資額1億元以上項目204個,同比增長32.5%;新簽約項目31個,同比增長342.9%。
2023年至今,花都區已實現143個項目動竣工,總投資近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