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知識產權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51場)
時間:2021年4月26日上午10:0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副處長林彥華: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廣州市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倡導創新文化,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全面展示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成效,今天,我們邀請到我市相關單位的負責同志為我們進行發布,他們是: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版權局局長江永忠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力
廣州仲裁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石磊
廣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政委楊照輝
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鄧貴波
首先,有請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力介紹我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情況。
丁力:
各位記者朋友:
上午好!今天(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我們在這里舉辦知識產權的專場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廣州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朋友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始終把知識產權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決策部署,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一、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成效顯著
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33個職能部門組成的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十三五”期間,市財政投入專項經費7億多元,全面支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國家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國家商標審協廣州中心、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廣州(皮革皮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工作機構落戶我市。中新廣州知識城獲國務院批復同意開展“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是全國唯一國家級知識產權改革試驗田,其改革經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廣州在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的基礎上,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
二、知識產權創造提質增量
“十三五”時期,廣州不斷推出激勵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宣傳培訓,培育服務業態,科新創業氛圍濃郁,知識產權創造數量高速增長、創造質量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申請專利85萬件,年均增長34.8%;專利授權45.9萬件,年均增長31.4%。截至2020年末,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1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6.6件,是全國平均水平(15.8件)的3倍。全市累計申請商標18.5萬件,年均增長27%;至2020年末,全市擁有注冊商標151.4萬件,中國馳名商標14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件,地理標志商標12件,有效期內廣東省名牌產品超700個。至2020年末,全市作品著作權登記量達45.6萬件,年均增長15%。“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獲得省級以上專利獎307項,其中中國專利獎金4項,廣東專利獎金29項。
三、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凸顯
創造是基礎,運用是目的。我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模式,積極構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十三五”期間,投入財政資金近2億元,支持專利技術產業化;設立了4000萬元的廣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創新推出政府、銀行、保險和評估機構共同分擔風險的質押融資廣州模式;組建了6億元的廣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重點投向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行全國首單純專利資產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億元,探索建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等重大項目先后落地廣州。南方電網獲批建設國家級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十三五”期間,全市實現專利權質押融資160億元,商標質押融資6.7億元。創新推出知識產權保險產品18類,推出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5173家企業有效實施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
四、知識產權保護嚴格高效
廣州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每年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是全國三家知識產權專門法院之一,可對廣東省內(除深圳市)相關案件實行“跨區域管轄”。廣州知識產權仲裁院是華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專業仲裁機構,為當事人提供公正、及時解決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方式。此外,我市先后成立了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導中心等機構,司法、行政、海關、仲裁、人民調解等有機銜接、相融互補的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日益完善。廣州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全國領先,疫情期間創新推出“線上受理、線上比對、視頻連線、快速處理”的在線展會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方式,成為廣州會展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信用+監管”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全市39個部門共同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目前我市擁有知識產權調解機構62家、仲裁機構5家、快速維權及援助機構28家。“十三五”期間全市行政機關處理專利侵權假冒案件1.1萬件,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近6千件。在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專項整治“藍天”行動中,開出全國首張打擊專利代理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罰單。
五、知識產權服務優質便捷
“十三五”期間,廣州市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過3000家,其中專利代理機構達到188家,占全省的40%;執業專利代理師超過1000人,國家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服務示范機構9家,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10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3家。舉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培育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機構,鼓勵引進高端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廣州知識產權服務業的集聚和溢出效應明顯,知識產權服務業不斷壯大。
今年,我局將制定發布《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力爭到2025年,實現我市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價值運用、高效率保護,在全國率先建成引領型知識產權強市,支撐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地總結工作經驗,展示我市知識產權工作的主要成效,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了《2020年廣州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以及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六個方面,以詳實的數據全面介紹了我市2020年知識產權工作情況,今天正式發布,也就是這個白皮書,歡迎大家取閱,更多地關注我們知識產權工作。
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丁局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版權局局長江永忠介紹我市版權工作的相關情況。
江永忠:
各位記者朋友:
上午好!首先,對各位媒體對廣州市版權保護事業的關心、支持以及宣傳報道表示感謝。
近年來,廣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和技術等手段,多管齊下多維用力做好版權工作,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版權支撐。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廣州市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調查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市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超225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已達9.85%。2020年廣州市作品著作權登記共98873件(包含軟件作品65510件,其他類型作品33363件),居全省前列。
一是積極出臺扶持政策,發展特色版權產業。相繼出臺《作品著作權登記政府資助辦法》等一批版權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著作權登記資助力度,著力發展動漫游戲、創意設計、軟件等為主體的特色版權產業,推動版權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共同發展。廣州市動漫產業實力雄厚,動漫企業數量超過500家,漫畫生產和消費規模均占全國10%以上,動畫片年產量超200部,時長近3萬分鐘,年播出動畫片約26萬分鐘,產量和播出量均在全國領先;廣州市共有游戲企業近3000家,游戲產業營業收入約占全國游戲產業的25%,占全省游戲產業的30%。
二是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構筑綜合服務體系。在充分發揮廣州市版權保護中心、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廣州市版權協會等機構公共服務功能基礎上,整合運用社會資源,完善版權社會服務體系,致力于打造服務型版權示范城市。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共建華南版權登記大廳和廣州市版權產業服務中心,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版權產業服務重要基地。支持設立廣州市版權投資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版權股權投資、權利質押、債權融資等金融服務創新,為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提供金融支撐。穩步開展版權基層工作站建設,在荔灣區永慶坊設立首個區級版權服務和保護工作站;在黃埔區大灣區數字娛樂產業園設立首個區級版權和金融服務工作站,推動版權服務和保護向基層延伸。
三是大力開展示范創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已獲得“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1個、已建有“國家版權貿易基地”1個和“廣東省版權興業示范基地”25個,廣州市朗聲圖書有限公司、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獲評“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建設和培育一批版權相關產業園區,集聚版權資源要素,著力打通版權產業全鏈條,已有7家園區榮獲廣東省版權興業示范園區稱號。其中,天河軟件園、黃埔區開發區創意產業園在軟件著作權方面優勢明顯,特別是天河軟件企業數量、營業收入規模均位居全國、全省前列;越秀區黃花崗科技園重點發展動漫原創、創意設計和衍生品等版權領域,吸引了中國國際漫畫節、華語動漫金龍獎、喜羊羊與灰太狼、豬豬俠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落戶園區;廣州國際媒體港著力推動全球超高清視頻產業資源匯聚,已獲批中國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范園區,將以此撬動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
四是完善保護體制機制,保障產業健康發展。制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版權行政執法與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過理順職責分工,加強部門合作,為基層做好版權執法和監管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采取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方式,重點查處侵犯版權的大案要案。2020年,全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開展版權執法5881次,出動執法人員13910人次,榮獲國家版權局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4家、有功個人13名,查處的《金庸作品集》圖書銷售盜版案、《小狐TV》網站盜版侵權案和廣州市玖和模具公司侵犯軟件著作權案入選廣東省十大版權案件。積極探索重大展會版權保護制度,指導支持廣交會、廣州市文交會等重大展會設立版權糾紛處理機構,為參展商、采購商等提供便捷有力的版權保護,進一步助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我的情況就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江部長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州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石磊介紹我市知識產權仲裁情況。
石磊: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對知識產權仲裁事業的關心支持。下來將由我代表廣州仲裁委員會向各位簡要介紹知識產權仲裁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面對不斷增強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廣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積極發揮仲裁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仲裁機制改革創新。2020年以來,廣仲從提升案件辦理能力、推廣“仲裁+調解”模式、推出知識產權ODR機制三個方面著手,全方位激發知識產權仲裁的解紛潛能。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第一,知識產權仲裁案件辦理能力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受理量額齊升,2020年度共計受理知識產權仲裁案件194件,2021年第一季度共計受理知識產權案件61件,同比增長81%。2020年度,受理知識產權案件標的額首次破億,達到1.018億多元,案件類型逐步多元,經過十年的發展,廣仲形成了以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計算機軟件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為主的特色業務。在此基礎上,基本涵蓋了所有類型的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既包括傳統的商標合同糾紛、著作權合同糾紛、專利合同糾紛,也包括新型的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網絡域名合同糾紛等。案件辦理質效持續增強,年辦結案件量逐年增長,2020年辦結197件,結案率達到101.55%(辦結197件/受理194件),案件辦理效率顯著提升。所有知識產權案件均不存在被法院裁定撤銷或不予執行的情況。
第二,推廣“仲裁+調解”知識產權解紛模式。仲裁中調解方面,2020年度,知識產權仲裁案件調撤率達到31.98%[(調解結案30件+撤回結案33件)/辦結197件],調撤率創近年新高,調撤案件標的達到4000多萬元。在訴調對接方面,與廣州知產法院建立合作對接,助力知產糾紛分流解決,由廣仲仲裁員成功調解多起知識產權糾紛。其他調解對接方面,先后與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東莞厚街(家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中心、廣州花都(皮革皮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知識產權快維中心達成“調解+仲裁”的合作模式,近期還與天河區市場監管局達成了行政調解與仲裁之間的對接合作。
第三,創新推出知識產權ODR機制,開拓糾紛解決新路徑。ODR機制即在線糾紛解決機制,是指中立第三方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在線上平臺協助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機制,其線上性、無地域性、高效性、保密性與當前知識產權糾紛的新特點高度契合。2020年,廣仲率先上線國內首個ODR平臺,推出“談判-調解-仲裁”全線貫通的爭議解決路徑。同時也于本月發布專門針對知識產權糾紛的知識產權爭議在線解決程序指引。
總體而言,經過十年的發展探索,廣仲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知識產權仲裁模式。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決策部署,繼續探索知識產權仲裁發展的新路徑,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為廣州實現“四個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石主任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政委楊照輝介紹我市刑事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情況。
楊照輝: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根據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公安局,向各位通報近年來廣州警方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有關工作情況。
一直以來,市公安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市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下,積極作為、主動出擊,組織全市公安機關連續開展“颶風”“昆侖”“藍劍”等專項行動,全面強化對知識產權違法犯罪的刑事打擊力度,近三年來共破獲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2600余宗,并集中偵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一批犯罪鏈條,取得階段性成效,有效遏制此類違法犯罪的多發高發勢頭,并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年3月,市公安局根據公安部、省公安廳的工作部署,在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進一步整合工作職能,將原來分散在不同警種的打擊侵權知識產權犯罪以及食品、藥品領域制售假劣商品犯罪等職能整合強化,統一劃歸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部門管轄,形成與上級公安機關上下一體、與行政監管部門橫向貫通的有力工作格局,工作效能顯著提升。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404宗(同比上升166%),破案364宗(同比上升141%),刑事拘留710人(同比上升232%),逮捕395人(同比上升50%)。
今年以來,在打擊侵權犯罪領域,全市公安機關主要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開展專項整治。一是嚴打民生領域侵權犯罪。將打擊重點瞄準酒水飲料、涉疫物資、嬰兒用品等食品藥品領域假冒侵權犯罪,今年以來立案偵辦案件76件,破案75宗,刑事拘留164人。其中,偵破1宗特大制售假酒案,搗毀窩點36個,打掉作案團伙15個,刑事拘留56人,涉案金額超過1.3億元;打掉一個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奶嘴、奶瓶的團伙,刑事拘留12人,查獲假冒品牌奶瓶、奶嘴約1.3萬個。二是嚴打煙草領域侵權犯罪。重點針對在我市中轉假煙、假煙商標印刷等環節開展打擊,今年以來共立案偵辦涉煙犯罪案件123宗,破案114宗,刑事拘留166人。三是嚴打企業品牌侵權犯罪。嚴厲打擊假冒品牌商標、破壞企業信譽的違法犯罪行為,偵破一批制售假冒品牌服飾、箱包、手表、電子產品的案件,累計立案205宗,破案175宗,刑事拘留380人。其中,偵破1宗假冒注冊商標的標識案,搗毀12個用于制造服裝或箱包的假冒品牌標識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5名;打掉一個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機配件的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
下一步,我市公安機關將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持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對犯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打擊整治,全力保障民生安全和權利人企業合法權益,護航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希望廣大群眾、社會各界積極向警方舉報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線索,共同營造抵制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的良好社會環境。
我的通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楊政委的介紹。
最后,有請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鄧貴波介紹我市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的情況。
鄧貴波: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根據發布會的安排,向大家通報廣州海關一年來開展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的有關工作情況。
一、廣州海關一年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工作情況和成果通報
為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力度,有力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按照海關總署部署,2020年廣州海關在關區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龍騰行動2020”,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我們開展了“龍騰行動”的一系列子行動,包括寄遞渠道知識產權保護“藍網行動”,出口轉運貨物知識產權保護“凈網行動”等,在全方位加強打擊力度的基礎上,突出對郵件、快件、第三方轉運等重點渠道,以及涉及社會公眾健康安全的商品的重點監控,形成打擊侵權違法活動“組合拳”。
二是加大對出口侵權防疫醫療物資打擊力度。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加強對出口防疫醫療物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對企業的宣傳和培訓,指導企業在簽訂合同中注重防范法律風險,引導企業守法經營和轉型升級,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三是深化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專項治理。我們與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體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機制,推動線上、線下綜合治理。利用海關在口岸執法的信息優勢,及時發現侵權違法線索,推進溯源打擊,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
四是加強風險分析研判,提升對侵權貨物精準布控。持續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建立侵權專項風險分析模型強化大數據分析,提升對侵權貨物的精準布控,同時規范辦案程序,提升執法效能,既“管得住”,也“通得快”。
五是深化海關跨關境聯合執法行動。與粵港澳大灣區海關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互派交流等方面開展常態化合作,加大打擊跨境侵權違法行為力度。
2020年廣州海關共扣留嫌疑貨物2755批,扣留涉嫌侵權貨物500余萬件,同比分別增長45%、70%,我們查辦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知識產權保護案例,有效保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23個國家和地區的185家權利人的534項知識產權。
二、2021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2021年以來,廣州海關已部署開展“龍騰行動2021”以及“藍網行動”“粵港澳海關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等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
今年“龍騰行動2021”將重點堵截服裝鞋帽、護理等“入口”“貼身”等威脅公眾健康安全的侵權商品,切實維護消費者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截至4月21日,廣州海關共實際扣留侵權嫌疑貨物1500批次,涉及貨物21萬件。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火種。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海關作為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的執法部門,將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繼續為守法創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助力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我的發布完畢,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鄧處長的介紹。
現在進入媒體提問環節,也請各位記者朋友在提問前先通報您所代表的媒體機構。
廣州日報記者:
請問楊政委,近年來廣州市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有哪些特點?今年公安機關在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工作方面有哪些重點呢?
楊照輝:
從近年來我市公安機關偵辦的案件來看,我市知識產權案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犯罪總量大,涉及面廣。近年來我市知識產權犯罪呈高發態勢,主要涉及煙酒、化妝品、醫用防護物資、箱包皮具、服飾鞋帽、手表、汽車配件等領域的制假售假。
二是犯罪產業化、鏈條化特征明顯。目前,制假售假犯罪手段已從傳統小作坊式模式向產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包裝打碼、運輸銷售等環節往往涉及多個犯罪團伙,形成了環環相扣、層層獲利的利益鏈條。
三是“互聯網+物流”犯罪模式凸顯。隨著電商平臺、社交媒體以及電子支付、快遞物流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的虛擬優勢以及監管的漏洞,形成了從產品信息發布、聯系買家、網絡支付交易到快遞發貨的“互聯網+物流”的犯罪模式。
針對我市知識產權犯罪形勢,我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打擊整治。圍繞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成果,始終保持對知識產權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有效遏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二是強化行刑銜接。加強與市場監管、海關、煙草等部門溝通合作聯動,整合多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強化宣傳教育。通過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安自媒體宣傳、戶外宣傳等形式,及時向社會通報打擊成果和以案說法,提高市民群眾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認知能力和防范意識。
南方都市報記者:
想問江部長,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即將于6月1日實施,廣州市在貫徹落實方面什么新的舉措?
江永忠:
《著作權法》是著作權領域的基本法,此次修訂是著作權法第三次調整修改,是我國著作權法律事業新的里程碑,對于促進新時代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州作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開展普法宣傳。積極推動將《著作權法》列入全市普法的重要內容,邀請專家就《著作權法》特別是新修訂內容向黨政機關、企業協會等單位進行普法宣講。我們也舉辦廣州地區大學生版權辯論賽(昨天剛剛結束)、中小學生版權作品創作比賽等主題活動,通過公益廣告、電視專題、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多種手段擴大社會宣傳影響,推動著作權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
二是完善相關制度。加快推進我市著作權法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修訂工作,做好涉版權有關規范性文件清理,確保相關規定和新法精神銜接協調。
三是促進產業發展。大力做好國家級和省級版權示范項目培育建設,組團參展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做好廣交會等版權相關展會版權服務,加強對市內各類版權服務機構指導,推動版權服務和保護向基層延伸。
四是加強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公布一批打擊侵犯著作權的典型案例,組織開展“劍網”等專項行動,加強版權大案要案督辦,依法加大著作權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切實提高著作權保護水平。我的回答就到這里,謝謝!
廣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想問丁局,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在籌建,中心將發揮怎樣的職能?同時怎么去更好地服務我們的企業?
丁力:
很高興你能關注到我們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中心這個機構,國家為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選擇一批知識產權基礎好、知識產權保護需求高的城市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可以為創新主體、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去年5月2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廣州建設“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我市的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產業,開展知識產權的快速協同保護。簡單的說這個保護中心有三項中國的職能,一個是知識產權的快速審查和授權,第二是知識產權的快速維權,第三是知識產權的公共服務。
第一,知識產權的快速審查和授權。這個功能非常重要,保護中心就可以面向我市的重點產業,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兩個產業(高端裝備和新材料),這兩個產業的專利申請,經過中心產業預先審查,審查合格之后,會進入一個“綠色通道”,進行全流程的快速查,審查周期比正常專利申請節省70%的時間。比如說一個發明專利,正常的審查需要22個月才能授權,但是進入我們這個綠色通道之后,可以縮短為3-6個月,就可以獲得專利證書。實用新型專利審查授權周期由原來的7-8個月縮短為1個月,像實用新型,最快5-7個工作日就可以獲得授權了,這是非常快的速度。就好像我們去北京,以前坐綠皮車大概20多小時,后來有了高鐵,8、9個小時(就能到),現在從廣州可以坐飛機到北京,3個小時就能到。保護中心就相當于在廣州開設了一個機場,我們專利的申請以飛機般的速度獲得了授權,我們的專利早一天獲得授權,就可以早一天獲得保護,早一天轉化實施。這個功能對我們的企業、高校院所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第二,知識產權快速維權。知識產權由于技術性(較高),所以它的維權成本很高、周期也很長。保護中心就可以利用自身專業技術和法律優勢,高效對接行政執法、刑事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機構,通過一站式協同保護大平臺,為當事人提供技術、法律支持和多元糾紛解決渠道,有效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正式運行以后,可以開展知識產權的政策咨詢、信息利用、社會宣傳、人才培訓,也可以為企事業單位等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的轉讓、許可、分析評議、質押融資、證券化等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企業單位通過這些服務,可以讓知識產權更好地轉化實施,創造更高的信息價值。
我還有一個信息提供給大家,除了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現在廣州還有一家中心已經投入運行,就是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這個中心是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提供快速授權、快速維權和公共服務。我們廣州市有四個領域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快車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我們全國,像廣州這么便利條件的城市是不多的,我剛才在發布稿當中也講到了,我們有一大批國家級重要的知識產權機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基地落戶在廣州,像廣州聚集了這么多資源,聚集了這么多的保護力量的城市,在全國可以說是唯一的、最多的。我就講這么多,謝謝。
廣州電臺記者:
目前公眾對知識產權仲裁的了解相對較少,請問廣州仲裁委將采取哪些措施擴大知識產權仲裁的影響,更好發揮出仲裁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
石磊:
我們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雖然目前仲裁已經成為與訴訟平行的合同糾紛與財產權益糾紛的解決機制。但是目前仲裁主要是在傳統的民商事合同領域以及互聯網交易方面發揮優勢,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確實影響力不夠,這既是公眾認識不足的階段性現象,也是案件性質帶來的結構性問題造成的。
下一步我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的工作來解決該問題:一是將通過與調解,包括行業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等具有知識產權調解職能的機構進行對接合作,大力推廣“調解+仲裁”的模式;二是加強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了解到仲裁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優勢,認識到仲裁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可行性,提高當事人選擇仲裁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意愿;三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我們將打造一支優秀的知識產權專業仲裁員隊伍,并在此基礎上,設立由知識產權專業仲裁員及知識產權專家學者組成的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更好發揮仲裁“專家斷案”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優勢。我認為仲裁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未來大有可為。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想問廣州海關,今年開展的“龍騰行動2021”主要有什么特點?
鄧貴波:
為保護進出口領域的知識產權,在海關總署的部署下,“十三五”以來,我們廣州海關連續開展“龍騰行動”。今年的“龍騰行動”主要體現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今年的專項行動是連續5年開展“龍騰行動”以來啟動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今年的“龍騰行動”,于今年的2月就已經啟動了,到年底結束,和前幾次的專項行動相比,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第二個特點,在今年的“龍騰行動”專項行動中,我們將充分運用大數據風險分析手段,突出對重點領域、重點渠道、高風險的產品的布控查驗,比如在寄遞渠道加強對“化整為零”“螞蟻搬家”式的進出口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第三個特點,進一步加強跨關境、跨關區、跨部門的協同配合,強化全鏈條的保護,我們將充分利用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地理特點,我們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海關的合作,和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權利人維權聯盟等組織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
今年的“龍騰行動”主要體現這三個特點,謝謝。
林彥華:
謝謝鄧處的回應。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本場發布會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職能部門、社會公眾和媒體朋友,充分認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齊心協力,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共同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良好氛圍。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