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70場)
時間:2021年6月3日下午5:3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處長龔艷華: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媒體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是2021年廣州市新聞辦舉辦的第70場新聞發布會。
當前,我市疫情防控正處在緊要關頭,廣州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各項防控要求,特別是嚴控重點區域人員流動聚集,全力做好流調溯源和大規模核酸檢測,搶在病毒前面建立防火墻,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力爭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鏈條,全力以赴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及時答疑解惑、回應社會關切,今天,我們邀請到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通報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物資保障供應、市場監管、穗康碼等問題。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參加新聞發布會的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他們是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女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延暉先生,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先生,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先生。
首先,有請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女士通報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陳斌: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我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的最新防控情況。
6月2日0時-24時,我市新增境內感染者16例,其中確診病例11例、境內無癥狀感染者5例。另有4例原已公布的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昨天新增16例境內感染者均為主動排查發現,其中密接者排查發現10例,核酸大排查發現5例,發熱門診排查1例。
截至2日24時,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70例感染者,包括56例確診病例和14例無癥狀感染者。目前,所有本地感染病例均在市八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昨天新增報告的這16例感染者,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都已按有關規定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這16例感染者均集中在中高風險管控區域,其中荔灣區中南街11例、白鶴洞街4例、東漖街1例。
今天下午,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6號通告,在15號通告的基礎上,調整封閉管理和封控管理的區域。荔灣區中南街、白鶴洞街、東漖街目前均執行封閉管理。提醒相關重點區域內的市民朋友一定要遵守防控措施,嚴格居家、足不出戶,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時,在15號通告基礎上,16號通告將荔灣區的沖口街、海龍街、石圍塘街、茶滘街、東沙街、花地街調整為封控管理區域,人員只進不出,嚴禁聚集。
以上封閉管理區域、封控管理區域實施交通管控,人員活動實行嚴格管理,進行多輪核酸檢測,請區域內市民群眾大力配合。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核酸大排查的最新工作進展情況。
第16號通告同時明確,荔灣區(北片區)的西村街、南源街、橋中街、昌華街、彩虹街、逢源街、多寶街、沙面街、嶺南街、華林街、龍津街、金花街以及站前街,今天內完成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也請區域內市民群眾配合。
自5月26日啟動重點區域全員核酸排查以來,截至6月2日24時,全市累計核酸采樣781.76萬份,其中682.92萬份結果為陰性,已發現陽性29人。
對于大家普遍關心的穗康碼“黃碼”問題,我們積極應對。一是在各區統籌開設臨時采樣點,設置持黃碼市民核酸檢測綠色通道,已同時對外公布采樣點地址、聯系方式等便民信息,方便持黃碼市民前往接受核酸檢測。請有需要的市民朋友留意所在轄區內的信息發布。二是在相關醫療機構的“應檢盡檢”門診開辟相對獨立的區域,為持黃碼市民采樣。三是加快檢測速度和效率,對持黃碼市民的咽拭子標本單獨標記、單獨包裝,第一時間檢測,第一時間上傳檢測結果。四是完善順暢與公安局、政數局、應急局的溝通交流機制,隨時掌握黃碼數量變化情況,動態調控各區臨時采樣點數量,最大限度滿足市民核酸檢測需求。
重點區域查核酸、重點人群賦黃碼,都是為了更好落實我市“防控搶在鎖定前,擴大排查跑在先”的防控策略。
目前,我們處在與病毒賽跑的關鍵期,請廣大市民從我做起,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落實好防控措施。
我的通報到這。謝謝!
龔艷華:
非常感謝陳斌副主任就我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況向媒體朋友們進行通報,包括剛剛出臺的16號通告的內容,還有全市核酸檢測情況,以及對于穗康碼“黃碼”人群的服務保障。
接下來,有請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延暉先生介紹市場監管工作情況。
楊延暉: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結合廣州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切實保障全市防疫物資和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秩序的平穩。
一、緊急部署專項行動,發布價格行為的貼士警示
5月28日晚,我局連夜通知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防疫物資和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的監測,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掌握供應情況,嚴防借疫情囤積居奇、哄抬價格。
5月29日,我局向全市防疫物資及重要民生商品的經營者發出價格行為警示,提醒告誡經營者不得哄抬價格、囤積居奇。該警示發布之日起,凡發現有上述行為的,經查實將依法從重從嚴查處。
6月2日,我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當前市場價格監管工作的通知》,成立價格監管工作專班。結合目前廣州的疫情防控形勢分析研判,強化應急預案銜接協調,落實應急值班值守制度。
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快從嚴查處違法行為
我局堅持零容忍,露頭就打、打準打狠,堅決從快從嚴打擊疫情哄抬物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局持續對疫情價格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總共立案查處涉及重要民生商品及防疫物資價格的違法案件281宗。在5月28日-6月3日這幾天內,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迅速立案查處涉及疫情價格違法案件3宗。舉一個例子,5月30日上午,番禺區市場監督管理區根據群眾舉報,1小時內立案查處了南浦島某商家高價出售蔬菜的價位違法行為。
總的來說,雖然重點區域的某些民生商品價格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小幅上漲,但全市物價總體水平還是平穩的。
三、強化價格監測預警,積極回應市民群眾關切
我局依托市場監管價格監測體系和疫情監測體系,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遷移監管端口,密切關注糧、油、肉、蛋、奶和防疫物資的價格變動情況,強化價格監測分析預警,對各類苗頭性、傾向性的價格情況及時核查處置。
這兩天我局和荔灣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封閉區域內保供穩價工作,收到有關反映中南街、海南村、菊樹村供應物資價格輿情后,迅速了解到居民反映的配送物資定價不合理的圖集,問題主要是發生在物資配送環節上。我局已向相關部門建議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據了解,目前廣州市供銷社“菜籃子”小程序已經提供多款生鮮套餐不同選擇,新供應的物資也更為實惠。
我就發布到這里。謝謝大家!
龔艷華:
非常感謝楊延暉副局長通報我市開展市場監管的相關工作情況。
現在進入提問環節,也請各位記者朋友在提問前先通報您所代表的媒體機構,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政數局領導。15號通告明確,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餐飲、娛樂場所、室內文化體育場館、各類市場、商場等場所需要亮碼。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保障穗康碼正常穩定運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梁文謙:
謝謝您的提問。
健康碼現在作為個人健康通行證,其穩定性直接影響市民生活和企業生產。今年以來,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穗康碼陸續上線了核酸檢測結果、疫苗接種結果查詢等功能,在用戶訪問量上不斷增加,這對穗康碼的功能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我們積極協調資源,采取多種措施。
一是加強預判分析,啟動應急響應。15號通告發布前,我們對穗康碼的承載能力、高并發能力進行了預判和測試,包括預估群眾亮碼并發量、擴充系統容量、擴充網絡帶寬,啟動重要項目保障方案,連夜對系統進行了壓力測試,制定早、午、晚高峰的應急預案,加大硬件投入,增加了12臺網關服務器,將每臺緩存服務器內存從32G增加至128G,將物理數據專線從原來的200M擴容到1G。
二是建立保障機制,快速聯動處置。我們組建了應急響應工作組,建立了7×24小時工作保障機制,與市公安、衛健等部門建立聯動響應機制,并得到了省政數局在業務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早、午、晚高峰期間,我們加大運行保障的人力和技術投入,對穗康碼運行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發現問題及時排除故障。
三是全力應對穗康碼用碼高峰。自15號通告發布后,穗康小程序訪問量、穗康碼亮碼數連連劇增,超過我們的預判值。據統計,6月1日穗康小程序當日訪問量6053萬次,當日亮碼3853萬次,早高峰穗康碼并發訪問量達到36000次/秒,所以對于小程序來說是非常大的要求,我們對比過,超過去年歷史峰值兩倍以上。
6月2日穗康小程序當日訪問量1.4億次,穗康碼昨天的亮碼數達到9948萬次,市民出行使用碼的頻率非常高。昨天出現了早高峰短暫訪問不暢、市民要刷多幾次才出來(穗康碼)的情況。對此,我們昨天緊急采取亮碼優先策略,先保證亮碼、保證市民能正常亮碼通行,應對用碼高峰。我們計劃在6月3日晚上對系統繼續擴容,優化系統緩存機制,保障系統平穩運行,讓廣大市民在上下班高峰期能更順暢地使用穗康碼。
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總站)記者:
請您介紹一下,目前荔灣區管控情況,以及完善管控區域物資供應和管理服務的情況。
林雋:
謝謝您的提問。
目前,荔灣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已經基本完成,我們檢測的量是102萬份。目前發現的陽性病例都在我們的管控范圍內。
在管控方面,我們采取網格化的“三人小組”機制,對高風險區每200戶設一個“三人小組”、中風險區每400戶設一個“三人小組”、其他地區按照800戶設一個“三人小組”。下一步我們還會縮小包圍圈,把“三人小組”服務戶數減少,讓防控更精準。
“三人小組”共有十項職能,包括:承擔健康監測、上門核酸檢測、落實隔離監管、協助物資配送、反映群眾需求等。“三人小組”還負責對重點街道封閉區開展地毯式排查。
在物資保障方面,廣州市下午公布16號通告,我區有三條街納入封閉管理區,我們對封閉區的人數從原來的11萬人增加至18萬人。市、區正在想方設法保障物資供應。現在已經建立起“1+3+3+N”的供應模式(就是一個國企對接一個街道,一個街道安排至少3臺以上流動供應車,一個街道安排3個以上臨時供應點,N個社會銷售平臺參與供應)。
幾天來,我們保障了大米1.4萬公斤、肉類2.9萬公斤、果菜類16萬公斤。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服務還是存在不少不足,目前還有市民反映配送時間較長、部分物資轉運不暢、有些群眾要求的慢性病藥品配送還不夠快、有些價格和部分家庭需求匹配還存在差距。
對于上述問題,我們焦急萬分,正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一些。現在我們在組合上下大功夫,配送的組合力求更豐富,采用大、中、小、微幾種包裝組合;在可選擇方面,給居民印制了生活用品APP宣傳冊,希望媒體多多宣傳,居民掃描APP(二維碼)就可以快速選擇;針對藥品配送,我們采取電話收集需求和APP平臺下單的方式進行統一配送;針對不會用手機的或者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家、困難群眾等,我們將安排“三人小組”上門匹配;而且我們還將動員更多的快遞、外賣參與,讓群眾有更多選擇;也將增加對困難群眾的探視,為生活困難群眾提供生活用品。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做得還不夠,但是在這里也感謝隔離區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包容,我也希望大家能夠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出出點子,怎么樣能夠又滿足防控的要求,又能夠提供更多更好更精準的生活用品給隔離區的群眾,讓他們更加安心、更加暖心,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謝謝大家!
廣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市場監管局楊局。您剛才介紹到物價一直是市民非常關心的問題,特別是這個時候,像我們在番禺區市場監管局在1小時內迅速查處了蔬菜物價上升的案件,可以說非常迅速。關于物價的問題,特別在重點區域的民生物資物價方面,市場監管局下一步會有哪些價格監管措施呢?
楊延暉:
謝謝您的提問。
每當疫情總有一些不良商家以身試法、鋌而走險。我們局在一系列措施的基礎上,下一步想重點持續關切重要的民生商品和防疫物資的情況,堅持“露頭就打、打準打狠”的原則,加大價格行為的監督執法力度,暢通政務服務的投訴舉報渠道,做到有訴必查、有訴快查、有訴嚴查。嚴厲打擊未明碼標價、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的信息、擾亂秩序、哄抬價格的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允許這些不良商家發疫情財、黑心財。
今天,我局在官網和微信、微博上發出了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監督,共同維護市場價格秩序行為的一封公開信。歡迎群眾和媒體朋友通過“12315”“12345”等途徑積極舉報價格違法行為,提供有關問題線索;同時,也請你們鎖定他們違法的證據,我局將及時曝光疫情防控期間查處的重大案件、典型案件;同時,我們還強化對電商平臺的價格監管,加強對社區團購、外賣、網購平臺(線上)銷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監管。依法查處虛構原價、誤導價格標識、強行搭售、不履行價格承諾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確保防疫物資和市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場價格穩定,為防疫提供良好的環境。
謝謝!
龔艷華:
非常感謝楊局的回答,也感謝廣州廣播電視臺記者的提問。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