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79場)
主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79場)
時間:2021年6月12日上午10:3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處長龔艷華
邀請嘉賓: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楊智聰先生;廣東省中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先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黑子清先生;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聶玉強先生;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王洪濤先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醫務部主任、內科ICU主任、主任醫師吳本權先生
相關新聞

文字實錄

  主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79場)

  時間:2021年6月12日上午10:3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處長龔艷華: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6月12日,星期六,歡迎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今天也是2021年我市舉辦的第79場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昨天在廣東省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專家研判認為,我市的疫情形勢趨于緩和,但不排除還會有散在病例發生的可能。為進一步把端午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護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各區在節假日期間依然會在崗、在位、在態,保持高效運轉;從目前我市疫情防控情況看,依然還存在部分市民疫情防控意識薄弱,自我防護不到位等情況;在疫情防控重點封閉封控管理區,也存在市民就醫醫療資源和醫療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重點隔離區家庭線上就醫需求大增等問題。

  在端午假期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提高市民防控意識,加強自我防護,更好服務市民就近看病、線上就醫和疫苗接種等需求,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到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以及省市重點醫院有關負責同志為我們介紹相關情況。他們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楊智聰先生;廣東省中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先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黑子清先生;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聶玉強先生;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王洪濤先生。同時,我們今天還很高興地邀請到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醫務部主任、內科ICU主任、主任醫師吳本權先生來到了發布會現場,在第一排就座。

  首先,有請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介紹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1.jpg

  陳斌: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繼續向大家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進展情況。

  首先,通報病例情況。

  6月11日0時至24時,我市新增8例境內確診病例,7例在荔灣區白鶴洞街封閉區,1例在南沙區珠江街,此8例新增病例均在集中隔離酒店排查中發現。同時,新增病例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已納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5月21日至6月11日24時,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136例境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129例,無癥狀感染者7例。本輪疫情的所有感染者均在市八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接下來,通報新冠疫苗接種相關情況。

  截至6月11日24時,全市累計接種1440萬劑、1061萬人,其中380萬人已完成兩劑接種。

  為快速安全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減少人員聚集,我們實行預約接種,取消現場派號,不斷優化改進疫苗接種工作流程。

  一是增設預約途徑。除個人線上預約途徑外,各區將根據轄區實際開通電話預約、微信預約或街鎮居委組織團體預約等多形式逐步安排第二針接種,敬請留意轄區內通告。

  二是優化放號時段。當前,市民接種意愿高漲,我們對預約系統進行軟硬件升級,但在高峰期仍然會出現卡頓、擁堵的現象,給預約工作造成一定困難。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規范各區放號時段,采取每天定時集中放號模式,減少網絡擁堵擠塞。

  三是增加“居住地”預約功能。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群眾第二劑接種既可以繼續在第一劑接種區預約,又可以在居住地所在區預約的實際需求,我們加快升級“廣州健康通”新冠病毒疫苗預約系統,近日將推出增設“居住地”預約功能。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疫情沒有過去,防控還是不能麻痹,接種疫苗時要做到成功預約后再前往,以免造成人群聚集,增加傳播風險。請大家嚴格遵守各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按照工作人員指引,遵守接種現場秩序。

  我們一起把疫苗接種工作加快、安全地推進。

  今天,我的通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為我們介紹了我市疫情的最新情況,同時也就我市的新冠疫苗接種相關工作給大家進行了通報。再次感謝陳斌副主任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先生介紹廣東省中醫院在疫情防控以來開展的相關工作和提供的服務。

3.jpg

  翟理祥: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目前廣州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要求廣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就醫就成了難題,為了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廣東省中醫院黨委及時作出反應,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適時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積極推行現代醫院管理,通過互聯網+,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及時有效的健康服務。具體有四個方面的舉措:

  一、開通互聯網線上咨詢服務。組織包括李云英教授、黃穗平教授、吳萬垠教授等省名中醫在內的知名專家上線,與患者“零距離”交流,涵蓋了內外婦兒、五官、腫瘤、乳腺、皮膚等20多個??啤=?,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共有363名專家在線為群眾答疑解惑4258人次。市民對日前由廣東省中醫藥局組織,我院楊志敏教授治未病團隊結合廣東時令氣候特點制定推出的《廣東省2021年夏季新冠疫情期間中醫治未病指引》特別感興趣,我們的專家從藥食同源預防、生活方式調養、辟穢防疫方法、穴位按摩保健、心理情緒疏導等方面給予群眾科學的指引。

  二、力推智慧醫療服務。疫情期間,為了給患者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我們加大了智慧藥房的服務力度,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增加配送頻次,提供中藥丸劑、顆粒劑、膏方個性化加工。從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過去一年中,智慧藥房服務群眾近145萬人次,配送中藥飲片約380萬劑,代煎中藥配送約450萬劑,配送西成藥處方約18萬張。今年6月1日至10日,配送中藥飲片3.3萬劑,代煎中藥配送5.7萬劑,配送西成藥處方2千多張。

  三、加強線上科普直播活動。利用醫院的微信視頻號、B站直播間、觸電醫院官方號、今日頭條等平臺,開展網絡科普直播活動,并通過實時互動、留言互動等方式答疑解惑。6月份以來已開展健康科普直播16期,其中六一兒童節專題12期,6月6日全國愛眼日專題4期,點擊收看量超過35萬人次。

  四、利用好專科病友群等平臺。根據患者的需求,臨床科室通過病友微信群等網絡平臺,有針對性地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如我院芳村分院(廣州市慈善醫院)內科第四黨支部所管轄的中醫經典病房,充分利用科室建立的70個中醫粉絲微信群,為群眾提供線上醫療咨詢、養生科普、防疫宣教,受益群眾達到4萬多人。我院大德路總院中醫慢病治未病管理中心發揮互聯網平臺矩陣效應,腎病、高血壓、糖尿病、咳喘病等慢病??漆t療團隊通過患者微信群指導疫情下如何做好健康調護。6月以來,共為2千多人解答慢病管理疑問。

  我院的這些舉措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和認可。其中一位代表性的群眾在我們的平臺上留言,該名群眾為其母親進行健康咨詢:雖然是網絡問診,但醫生問得很詳細,回答也很迅速,得到醫生的及時指導,母親不再焦慮!

  廣州是一座溫暖的城市,這里有一群最可愛的人。特別感謝廣大市民和病友一直以來對廣東省中醫院的信任!我們一起努力!

  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先生為我們帶來的介紹。剛剛,翟書記為我們介紹了疫情防控以來他們開展的線上問診、線上知識科普工作,同時針對重點區域特別是芳村醫院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我們在保護著重點防控區域市民的健康和安全。

  接下來,有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黑子清先生介紹相關工作。

4.jpg

  黑子清: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廣州本輪疫情期間,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綜合多個優勢學科力量,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為戰疫貢獻科技力量。

  一是互聯網醫院實現足不出戶網上問診續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互聯網醫院在2020年1月新冠疫情出現之時率先上線,包含在線專家問診、在線復診續方、新冠肺炎復診門診、護理門診、藥師門診、肝病門診及其他??崎T診等8大功能模塊。

  廣州本輪疫情期間,為方便慢病患者續方取藥,減少醫院人員聚焦,中山三院互聯網醫院“網上續藥問診”小程序服務再次更新。

  目前互聯網醫院已有上線科室38個,常駐在線問診醫生364位,線上咨詢量累計達13萬單,完成線上處方超過1.6萬張。

  我院互聯網醫院的主要功能有:

  一是在線續方服務。在我院線下同一科室曾就診過的慢病患者,登錄互聯網醫院時可直接通過醫院內部his系統自動判定為復診患者身份,此類患者可在線申請就診續方。

  二是藥品可快遞配送。目前我院支持兩種取藥方式,一種為物流配送,另一種為患者到院自取。疫情期間,建議患者選擇快遞配送,減少聚集。

  三是常態化開展各類義診活動。醫院大量專科在各類健康日節點,常態化利用互聯網醫院平臺開展線上義診,為群眾提供免費義診咨詢服務。

  患者可通過多種方式登錄互聯網醫院,一種方式是直接搜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進入“網上問診續藥”菜單,即可打開互聯網醫院,另外也可以掃描我院互聯網醫院二維碼直接進入。

  面對近期廣州疫情突發情況,我院互聯網醫院出診醫生數及出診時間較以往明顯增加,互聯網醫院日均門診量增速非常明顯。

  二是智能音樂治療平臺“粵心琴”助力調節疫期心情。

  近日,中山三院優勢學科精神心理科與人工智能團隊再次緊密配合,緊急開發了微信小程序《云上三院?粵心琴》版塊,用音樂為市民戰疫加油鼓勁。

  使用時,可在微信搜索小程序“云上三院”,先使用權威的精神心理自測量表進行情緒自測,再根據結果選擇針對性音樂進行情緒調節。

  “粵心琴”分別設置了解焦慮、散抑郁、催眠音樂、情感共鳴等不同類型的音樂,并提供了100多首廣東樂曲,供使用者根據需要選擇收聽。

  此外,小程序還提供了個人衛生防疫指導?!断词制咦衷E》和《口罩五加五》等科普內容均以朗朗上口、簡單好記的口訣和生動的動畫,普及洗手和戴口罩的相關知識。

  “粵心琴”版塊是在2020年抗“疫”智能化音樂治療小程序《方艙之聲》的基礎上優化而來的,《方艙之聲》由我院與人民音樂出版社共同開發。以音樂助力抗“疫”。項目以“平臺+音像+圖書+活動的四位一體”方式呈現,為疫期民眾的心理健康作出了貢獻。

  三是“智能(AI)教官”參與防護培訓。

  近期,中山三院在新一輪全員防護培訓中特別啟用了人工智能輔助系統,該系統由我院醫學人工智能中心團隊與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聯合研發。

  智能(AI)教官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實時指導醫務人員進行規范培訓,通過示范、智能提醒、糾錯等形式幫助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掌握感控知識,防止院內感染。

  目前,醫院志愿者團隊也將智能(AI)教官送到社區,為缺乏專業指導人員的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幫助。

  讓我們一起努力。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黑子清院長為我們帶來的介紹。剛剛,黑院長為我們介紹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2020年疫情防控以來的線上醫療問診相關服務,特別是發揮學科優勢,在精神心理學科方面推出了“粵心琴”小程序,在去年武漢疫情防控期間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有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聶玉強先生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網上問診服務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5.jpg

  聶玉強:

  各位朋友:

  上午好!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至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無論在廣州,還是在武漢、荊州;無論在線下,還是在線上,始終恪盡職守,極力擔當。

  早在2020年2月,為方便普通群眾日常診療,醫院已開通互聯網醫院,提供免費問診,同時發動醫生上線廣東云醫院平臺,向湖北荊州群眾提供免費問診服務。當時短短一個多月,線上問診量達5000多次。

  今年5月下旬,廣州出現本土病例后,為減少群眾聚集,做實疫情防控,除了醫院既往已經開展的便民就醫措施外,市一醫院升級互聯網醫院,所有開診醫生均上線互聯網醫院。

  6月1日起,我院集全院力量投入互聯網醫院診療,開展慢病管理、心臟病康復、卒中疾病管理、消化疾病管理等,30余個??频膶<揖诰€,且各??贫际敲t領銜上線。

  我院南沙中心醫院地處南沙區,互聯網醫院實現不同區域,同步協調,因此,南沙居民同樣可以享受市一醫院及南沙醫院服務,一鍵就診。

  在我院互聯網醫院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免費咨詢指導項目,除此之外,線上問診、慢病續方、咨詢開方、檢驗檢查解讀等功能均已上線。在藥品配送上,醫院不斷改進配送流程,目前,除常規地區配送外,還實現了疫情封控區域藥品配送。市民可足不出戶,享受名醫診療,送藥到家。

  近期,我院還推出消化疾病、老年疾病、婦兒保健等多個專病主題的“云義診”,屆時,名醫大家將同時在線,敬請市民留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服務號”。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的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在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上就可以登錄,或者通過掃描一個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小程序界面。官方微信公眾號及醫院視頻號同時推出操作步驟、講解視頻指導大家使用。我們也可將二維碼和操作視頻留給媒體朋友,幫助指引群眾。

  如果是老人或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機設備,可以交給親人朋友幫助操作,或由親屬綁定信息,代為掛號,通常一個微信賬號主體可以綁定5個親屬。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也將不斷迭代升級,讓市民在醫療服務上,更有獲得感。

  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聶玉強先生為我們帶來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王洪濤先生就婦女兒童醫院開展的相關工作給我們作介紹。

6.jpg

  王洪濤:

  各位朋友:

  上午好!

  按照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部署要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在切實做好院內疫情防控的同時,快速開辟了疫情防控線上醫療保障“雙通道”,動員和鼓勵醫護人員積極參與互聯網醫院診療服務工作,確保互聯網醫院有序有力開展。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作為廣東省首批互聯網醫院,自2019年上線以來,總接診數已達到5.7萬余人,已有27萬名患者或家屬線上建檔。

  自疫情發生的20多天以來,市婦兒互聯網醫院就診患者已大幅增長超過70%。平臺為患者提供免費診療服務,涵蓋了婦科、產科、兒科36個特色專科,同時還有護理???,在線提供母乳喂養、預防接種指導、新生兒護理咨詢等,讓患者和家長足不出戶享受貼心專業的護理服務。

  在荔灣區南片管控升級初期,封控區內孕產婦基數不清,急需確切掌握孕產婦的人數、孕周以及目前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影響母嬰安全的關鍵期,如是否足月了,是否已經過了預產期了等情況。

  針對這個情況,在市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市婦兒中心決定在荔灣區管控區火速上線“穗好孕”小程序作為孕婦主動申報入口的管理平臺,在上線短短24小時內,封控區2005名孕婦進行了登記,目前已經有2600名封控區內的準媽媽進行了登記。有了“穗好孕”匯集信息,市級派駐荔灣醫療隊、荔灣婦幼、封控區社區婦保人員、市婦兒中心分片開始電話摸底,優先對近200名足月孕婦進行電話隨訪,并快速梳理急迫需求;定向對封閉區域孕產婦發送心理咨詢熱線、互聯網醫院短信2000余條;平均每天通過電話隨訪孕產婦500余人次,處理特殊個案20余件。

  在此次疫情中,“穗好孕”成為廣州孕產婦和婦幼保健院、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間聯系的紐帶。目前全市已有超過30000名孕產婦通過“穗好孕”主動登記了信息,在每一次產檢后、住院分娩時實時的掃碼信息,都會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孕婦的健康狀況,成為跨機構、跨區域信息流轉的重要紐帶,讓家門口的婦幼健康服務更便利、得到更好的提供。

  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王洪濤先生的介紹。在疫情防控升級的初期,特別是在重點隔離封閉區域的廣大孕產婦的相關情況當時也確實存在著底數不清的問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及時開發了“穗好孕”小程序,目前有2600多名孕婦在小程序上進行了登記,對200多名臨產孕婦進行了非常細致周到的問詢和服務。非常感謝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也是廣州市廣大婦女的娘家人,他們非常專業也非常精準。

  接下來進入媒體問答環節。剛剛衛健委、省市醫院的相關負責同志為我們介紹了開展醫療服務的相關情況,媒體朋友可就前期收集到的廣大市民朋友在就診、就醫以及接受相關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問題,與臺上的發言人進行互動。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想問一下疾控中心負責人,這一輪疫情從5月21日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20余天,我們的防控措施也不斷地進行調整。想問一下目前這輪疫情的防控情況如何?對于后續的進展有什么研判?

2.jpg

  楊智聰:

  感謝您的提問。

  我想就一個病例的發現開始來談談我們的防控情況。

  及時流調,發現線索。

  作為疾控部門,實行24小時×365天的無間斷輪值制度,一旦發現病例、接到報告以后,在目前來說是檢驗復核、流行病學調查和管控“三同時”進行的,復核結果沒有出來的時候,流行病學隊伍就已經趕到病例所在現場進行初步的流調。同時,對于初步流調發現的一些線索、重點場所,政府就會開始管控。流行病學隊伍會通過詢問病例以及結合一些大數據手段來判斷這個傳播的軌跡以及其可能涉及到的場所、重點人群,并把這個信號傳給后方進行研判,進而提出一些管控措施,由當地政府進行及時管控,將潛在的全部風險控制到最小的范圍。所以,我們公布重點場所以后,需要廣大市民配合,判斷自己有沒有在這個時段去過這個場所。由此,重點人群就會盡快甄別出來。

  疫情發生以后,荔灣區設置了一個流調中心,集結了市、區以及各市兄弟單位的疾控人員,共組成了39個小隊,每個小隊有3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在24小時以內按照標準提交初步的流調報告,后續也不斷地補充、細化、完善,最終形成最后的專業的流行病學報告,為防控措施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科學的依據。

  加強研判,分類管理。

  全面完成流行病學調查以后,我們后臺有一個專班專門分析前線流調傳過來的一些數據,梳理每一天病例去過的一些地點、一些很細的信息,迅速厘清傳播的鏈條,繪制出比較明了的傳播鏈圖。

  目前來說,此輪廣州本土疫情中,迄今發現的確診患者、無癥狀感染者,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個傳播鏈。與此同時,廣州疾控的新冠風險評估小組和流調小組打好組合拳,分析每天的疫情變化,對疫情的走向、風險以及我們發現的漏洞進行實時的研判,及時總結疫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并且提出分級分類、精準防控的對策措施,為下一步決策提供參考。

  增強防控意識,自覺配合措施落實。

  在這里,我想借此機會呼吁,廣大市民要增強防護意識,自覺配合防控措施的落實。這次流調發現這么一個客觀存在:

  六成以上的確診病例在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忽略了身邊發生的疫情,往往以為只是感冒,自己先吃些藥,沒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發熱門診就診、開展核酸檢測,所以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同時也延誤了及時處置的時間。

  所以我們再次倡議我們的市民以及市民的家人要注意,從5月20日以來,如果到過荔灣區芳村片區以及政府公布的重點場所,發現有以上的癥狀,應該主動地在“穗康碼”進行“健康上報”、及時就醫。在端午小長假,也希望廣大市民始終緊繃疫情這根弦,保持防范意識,做好個人防護:一是減少出行,非必要不出市。二是減少聚集,不要舉辦也不參與人群聚集的活動,盡量不串門、少聚會,減少人群流動和社會接觸。三是特別重要的,要做好個人的防護。就是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一米社交距離。

  龔艷華:

  感謝廣東臺的提問,也感謝楊主任的回應。剛剛楊主任從三個方面給予回應:一是及時流調、及時處理。二是加強研判,分級分類管理。三是請大家自覺增強防控意識,配合相關的防控政策。四是在端午節假期來臨之際,也呼吁大家少聚集,非必要不離穗,做好個人防護。

  南方日報記者:

  想請問省中醫院翟書記,我們知道,省中醫院在芳村片區有分院,芳村片區目前也是封控區域,區域內的市民有一些就醫需求,想請您介紹一下在封控區域內我們醫院的大致情況,如何滿足封控區域市民的就醫需求?

  翟理祥:

  謝謝南方日報記者對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的關注。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是廣東省中醫院集團下的一家分院,地處封控區域荔灣區南片區,是一家公立醫院,也是廣東省高水平醫院的分院,所以我們責無旁貸。目前主要承擔的是120出車、收治廣州市荔灣區特別委派的轄區急危重癥的救治工作。醫院目前有546名醫務人員、143名工勤人員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我想從三個方面作一個情況介紹:

  一、5月份以來,隨著廣州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級,我們作了一個科學的研判,全面落實上級政府以及衛健部門對我們工作的部署要求,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尤其要發揮2003年抗擊非典以及去年抗擊新冠援鄂醫療隊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硬核”的醫療技術力量,對轄區發熱病人進行早期的診斷、識別和排查,有效減少疫情擴散的可能。芳村院區僅用了24個小時的時間就將中醫經典病房改造成為發熱病人的排查區。6月1日到今天,已經收治了48名待排查的重癥患者。6月4日以來,發熱門診、急診每天都接診病人超過200人次,其中也包括急性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消化道出血、急腹癥、重癥感染以及多臟器衰竭等各類急危重患者。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開通綠色通道,成功搶救了16個病人。

  二、芳村醫院除了診療服務以外,也要承擔荔灣區衛健部門委派的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等任務。截至5月26日,疫苗門診共接種疫苗8496劑,還派出8人支援社區的疫苗接種。5月至今,完成了院內核酸采樣2.6萬例。5月21日至6月8日,共派出醫療隊12批次、165人先后到南海中學、真光中學、省實、培英等9所學校,以及石圍塘、花地、東沙、茶滘等6個街道,完成了學生以及荔灣區居民5.5萬例核酸檢測任務。醫療隊嚴謹、有序、高效、熱情的服務得到了衛健部門以及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有很多與病毒賽跑、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故事也得到中央媒體、省市媒體的報道,特別感謝大家傳播正能量。

  三、根據廣州市的防控要求,芳村醫院被指定主要負責收治荔灣區南片區急危重癥病人。針對區內的病人最突出的需求,我們在診療上也做了一些調整,比如說專門開設了腫瘤的化療門診。同時,血透中心在照顧好原來一直照顧的64名老病友的血透需求的基礎上,也額外陸續接收了區里或者從外院轉過來的需要血透的病人14名,醫院醫務人員早、中、晚三班倒保障好這部分特殊患者的診療服務。

  越是艱難越奮進。盡管芳村院區處在封控區域,非常時期,我們的醫務人員全部回院,堅守崗位。同時,我們也發揮集團化管理的優勢,大德路總院、二沙島醫院、大學城醫院等院區的專家通過電話、微信、遠程視頻以及內部的信息系統做好芳村院區的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工作,從而確保我們的救治力量、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謝謝大家的關注。

  龔艷華:

  非常感謝南方日報的提問,也感謝廣東省中醫院翟理祥書記的回應。剛剛,翟書記給我們介紹了芳村醫院特別是重點片區南片區的相關服務工作。在節假日,廣大醫務人員、名醫名師都通過線上和微信為我們提供服務。

  總臺記者:

  想請教一下市婦兒中心的王院長,請您介紹一下醫院參與此次疫情防控和在重點管控區域內醫療救治工作的相關情況。

  王洪濤:

  謝謝媒體的關注。在本輪疫情中,我院的相關工作情況:

  一是全力保障核酸檢測。目前,我院日均檢測量超過8000人份,最高達到10000人份,并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出具報告。同時,我們派出25批次核酸采樣檢測隊,奔赴越秀區、荔灣、天河、花都、黃埔區等地。其中包括護理人員978人次,醫生165人次,合計1143人次,完成采樣量339774人次。

  二是組織了志愿者。為了能更好地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們組建了33支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和7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參加志愿服務共400余人次,總服務時間超過2500小時。

  三是用心用情,做好國際友人就醫保障。為減少疫情期間與外國友人產生誤解和不和諧問題的發生,中心秉持“一視同仁、無差別對待”意識,主動暢順與服務對象的溝通聯系渠道,及時提供解答疑問、翻譯服務,指引外國人辦理診療卡、穗康碼注冊、核酸檢測預約登記等,并選派多名志愿者實行24小時值班制,配合做好翻譯工作。同時,在各個院區印發和派發中英對照的就診服務提示,在微信公眾號推送中英文對照的就醫須知、要求和流程。

  對于管控區域,我們也做了重點支持。首先,我們派出43名優秀婦產科、兒科專家、護理人員組成醫療隊去到荔灣片區,總共分成三組,一組隊員奔赴白鶴洞和中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二組隊員駐派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幫助承擔婦產科、兒科病房以及門診的工作;三組隊員多次支援核酸檢測工作。

  同時,我院明天也會選派20余名醫護人員支援市八醫院,6名院感專家將下沉各區進行防疫督導檢查。

  謝謝各位!

  廣州臺記者:

  想問一下中山三院黑院長,您剛才提到的“粵心琴”我非常感興趣,通過智能音樂進行抗疫治療。你們怎么會想到在微信上推出“粵心琴”助力治療和抗疫的?

  黑子清:

  首先感謝對中山三院“粵心琴”的關注。

  為什么我們用微信推出“粵心琴”來緩解民眾的情緒?

  一、在疫情期間,無論是隔離的群眾,還是廣大醫護人員,還是廣大市民,他們都或多或少有情緒方面的緊張,面臨一定的壓力。在這種特殊的時期,從為群眾辦實事的思路出發,緩解群眾的情緒的最佳方式或者說比較便捷的方式就是音樂。

  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是我院的優勢學科,有一批經驗豐富的權威專家。在去年疫情期間,醫院有關學科就進行密切合作,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為群眾開展心理診療,也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也就“什么形式對緩解患者情緒是最好的”反復進行了討論。

  三、中山三院在數字化和智慧化建設方面也是走在前面的。云上三院是我院智慧醫院中的一個診療平臺,“粵心琴”是其中的一個版塊,是在去年《方艙之聲》的基礎上優化而來的。《方艙之聲》在去年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去年的疫情期間,它不僅能夠讓普通市民使用,也走進了武漢的隔離病區,共計服務了100多萬人,廣受好評。市民朋友登上云上三院以后,就可以先通過焦慮、抑郁、睡眠等動畫量表評估自身的狀態,再根據心理狀態選擇合適的音樂,效果是很好的。

  四、微信是民眾最普及、最便捷的一種方式,是能夠最大范圍內進行心理調適的最佳載體,基本上人人都有。市民朋友可以通過微信搜索“云上三院”,隨時隨地地使用,最大限度地獲益。

  感謝大家。

  龔艷華:

  關于“粵心琴”,黑院長還帶來了一段小視頻,可以給媒體朋友看一下。

  南方都市報記者:

  想問一下聶玉強副院長,您剛才說去年2月份,咱們醫院就已經開通了互聯網醫院,免費接受線上問診。想問問本輪疫情以來,線上問診的情況如何?比較多的是哪方面的咨詢?另外,如果市民要去醫院看病,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程序上是不是有一些變化?

  聶玉強:

  謝謝這位記者。

  第一個問題,去年2月,遠程問診是幫助湖北省荊州地區患者的。

  今年本地有疫情后,也是廣州市民對我們市一醫院這個百年老院的信任,網站問診很多,用網上醫院的也有很多。從最初的一天處方量約30余張到現在每天逐漸地、顯著地增加。問診內容主要集中在全科醫學、神經內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兒科、皮膚科等,處方方面主要是慢病續方的患者較多。

  第二個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到醫院就診也有各種防控要求,所以如果市民確實需要來就診,到醫院之前,應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號、電話等方式提前預約,并且按照預約的時段來醫院就診,不要過早地進入醫院,避免聚集。進入醫院時,要出示“健康碼”,我們發現很多老人用不好智能手機,可以由家人代為辦理,若是有家屬陪同就直接拿來,若是沒有家屬陪同,最好由家屬進行彩打,攜帶紙質版前往,我們有很多志愿者在門診提供服務、為您解答。

  進入醫院后,要保持社交距離,盡快在你預約好的時段到指定??茀^域就診,不要亂串區域,盡量少走動,減少交談,保持安靜,排隊時盡量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候診時要坐間隔座位,一般我們要求陪同的家屬不超過一人。就診結束后,盡快返回居住地,不要在醫院或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

  龔艷華:

  感謝媒體的提問。市一醫院也有網上問診、網上醫院的相關介紹視頻。

  龔艷華:

  感謝今天出席發布會的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和省市醫院的相關負責同志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及時的網上問診、就醫的相關情況。

  媒體朋友們,有句話說得好,醫者仁心,廣州地區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給我們提供了健康保障,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勇擔責任、白衣執甲、逆向而行,在與時間賽跑,在與病魔較量。他們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核酸檢測、重點醫院門診特別是隔離病房繁重艱難的救治工作中奮力拼搏,他們也在創新方式,為城市的平安帶來了更多的線上門診服務。

  在端午假期到來之際,也問候廣大的醫務人員,問候為醫務人員做支撐的背后的廣大技術人員,你們用你們小小的肩膀擔負起了保這座城市平安的重責。

  也感謝出席發布會的各位媒體朋友們,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也祝媒體朋友們節日快樂。

  發布會到此結束,我們明天繼續為大家帶來疫情防控最新情況的發布。謝謝大家!

往期回顧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