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2個專館、6個專區 緊扣轉化需求
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知交會暨地博會”)將于12月9日—11日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1月29日,大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
舉辦東西部省區高校院所高價值專利對接轉化活動
本屆知交會暨地博會以“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1項開幕式、2個交易博覽專館、6個系列活動專區”組成,涵蓋“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交易博覽專館”“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專館”等系列活動專區,推動創新資源向優質創新主體集聚,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其中,知識產權交易博覽專館匯集和展示全球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創新成果,并開展系列交易對接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東西部省份知識產權合作交流,開幕式上將組織廣東、福建、江西、陜西、甘肅等省、區高校院所開展高價值專利對接轉化活動。
舉辦高價值知識產權現場拍賣活動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往屆的努力培育,知交會暨地博會的影響力、吸引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逐步成為激發創新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交流合作的知識產權領域知名品牌,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已成為大灣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品牌活動。與前五屆相比,本屆活動的組織形式、理念思路等特點更加鮮明、內容更加新穎。
一個特點是突出相融共促,引導創新資源集聚灣區。“活動著眼大灣區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富集優勢,針對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不足、三地聯合創新機制不夠完善等瓶頸問題,廣泛邀請港澳創新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參加活動,共謀創新良策、共享優勢資源,政產學研協同發力,有效推動創新資源向優質創新主體集聚。”前述相關負責人說道。
此外,活動緊扣轉化需求,以知識產權助力制造業當家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緊抓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關鍵,以成果展示、成果拍賣、交流洽談等多項“接地氣”的活動,著力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堵點卡點,不斷增強發展“硬實力”,推進專利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比如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及金融創新專區,信息大屏將滾動播放省內外上百家高校院所優質專利成果供給信息,以及全國重點企業的技術研發需求。還將舉辦一場高價值知識產權現場拍賣活動,助力知識產權成果實現高效轉化。
以知識產權助力“百千萬工程”
活動還立足對口幫扶,以知識產權助力“百千萬工程”集中展示和交易國內外地理標志產品,為采購商和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跨國采購平臺,促進中外地理標志產品的交流與合作。圍繞“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志興農”主題,集中反映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攜帶知識產權“入縣進鎮”,以知識產權轉移轉化、作價入股等方式,實施知識產權幫扶、解決縣域產業技術難題的生動案例。還將邀請相關縣區介紹當地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發布當地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助力縣域“招商”“引知”。
活動還通過知識產權和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企業出海工作,并以優秀案例展示、專題活動和服務對接等多種形式,為產品出口提供“合規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