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力提速
“我們的閑置物業重新上平臺交易了,村里的集體收入增加了不少。”近日,廣州市白云區棠景街某村民開心地告訴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不久前,該區紀委監委嚴肅查處白云區棠景街綜合保障中心主任黃某插手干預村集體物業招標等問題,推動街道68個閑置集體資產重新上平臺交易,并催繳租金1975萬元。
這是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護航“百千萬工程”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廣州市紀委監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要求,圍繞“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強化政治監督,嚴肅糾治影響和阻礙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累計返還農村集體“三資”賬戶資金4245萬元,推動回收集體物業接近8萬平方米,每年為集體增收2424萬元,有力保障“百千萬工程”各項任務有序推進、落實落細。
以上率下 壓實責任做實政治監督
“‘新官要理舊賬’,對歷史問題更要敢于動真碰硬,真正把責任擺進去,既見人見事整改個性問題,又舉一反三整改共性問題,在巡察整改和干事創業中體現擔當。”11月29日,廣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直指問題,對承擔“百千萬工程”重要任務的市農業農村局和增城區、從化區等有關單位部門“一把手”進行提醒談話。
2024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市委錨定“頭號工程”以頭號力度開展監督。今年9月,市委開展“百千萬工程”專項巡察回頭看,圍繞大抓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強化監督。為狠抓巡察整改,市紀委監委協助市委開展本次提醒談話,首次對被巡察單位“一把手”專題材料發現問題整改開展集中約談。年初,市紀委監委聚焦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協助市委制定印發《廣州市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責任清單》,把“抓好巡視巡察整改”作為“一把手”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對加強“一把手”監督,抓實抓細巡察整改提出明確要求。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對13名各單位部門“一把手”拉下臉面,提醒談話點人點事點問題,動真碰硬壓實責任、推動整改。
早在年初,市紀委監委就推動市委將“百千萬工程”定為年度巡察重點內容,主動對標省委巡視工作安排,集中優勢力量強化監督檢查。為做足準備,力促監督提質增效,“百千萬工程”專項巡察正式開始前,市紀委監委召開務虛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重要論述,以及中央、省、市相關法律法規、重要政策文件等,巡前舉辦專門培訓班覆蓋全員280余人,通過學習把準政治方向、聚攏監督焦點。
“一把手”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領頭雁”。為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市紀委監委召開22次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聽取市農業農村局等8個涉民生部門“一把手”情況匯報,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為形成工作合力,市紀委監委建立領導包案包區包項工作機制,領導班子成員全覆蓋指導督導11個區和民生部門,推動形成集中整治工作合力,從“各管一攤”變“一攤共管”。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財政局,組織各區逐鎮逐村開展資金賬目清、資產底數清、主體歸屬清、資源分布清、債權債務清為主要內容的“五清”資產核查,加強與規劃資源、林業、住建等部門的農村集體財產數據比對和信息互通,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全面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合同整治、工程項目監管等。
“我們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壓實責任,一方面抓好農村集體‘三資’這個點,另一方面督促各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作,以點帶面推動工作。”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市紀委監委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推動實施農村集體資產“一張圖”建設,明確清產核資范圍等具體要求,打通規自、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的信息壁壘,發揮實時監督預警作用,推動小微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為“百千萬工程”提供紀律保障。目前,全市通過整改“三資”領域問題合同,累計提升集體收益超20億元。
以小見大 排查問題強化靶向糾治
“白云區棠景街綜合保障中心主任黃某插手干預村集體物業招標,收受他人賄賂……”近來,白云區紀委監委利用“群眾有訴求、紀委快出手”工作機制,排查發現問題后,迅速展開調查核實,發現黃某利用村集體物業招標收受賄賂800余萬元。今年4月,黃某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起訴。
抓落實關鍵要解決問題。白云區紀委監委督促指導白云區棠景街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一報告”制度,嚴格規范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問責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村社干部13人;轄內3個經濟聯社、21個經濟社總計整改問題合同36個;嚴肅糾正明招暗定、施壓降租等問題,推動盤活街道閑置集體資產,村社集體經濟增收超千萬元,得到村民群眾廣泛好評。
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建立完善“群眾有訴求、紀委快出手”工作機制,綜合運用大數據排查、信息比對、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發揮村級紀檢監察聯絡站“前哨”作用,深入排查涉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問題線索860件。
“村干部是鄉村振興的直接推動者,也是黨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村干部貪污受賄不僅影響一系列支農惠農重大決策的落實,更直接損害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道,針對村社干部侵占損害集體利益問題反映較為強烈的情況,市紀委監委指導和統籌各區紀委監委成立專班,提級查辦涉及村鎮和基層站所“一把手”等重點人群的典型案件。截至目前,全市查處村社干部違紀違法案件1398人,其中村社“一把手”318人。
“這塊地是村里分配給村民耕作的自留地,怎么能隨便用于餐飲經營?”近日,番禺區石碁鎮紀委處理了一則某農莊違法占用基本農田并硬底化用作餐飲經營的案例。某村村民葉某租賃一房屋經營餐飲,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將該房屋東側約90平方米的基本農田私自進行改造,鋪設地磚、搭建雨棚,用作露天用餐區。“了解情況后,我們立即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跟進整改,目前基本農田已實現復耕。”鎮紀委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加強耕地保護專項監督,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成2個專項督導組,深入各區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解決各區耕地保護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我們指導番禺區紀委監委結合‘農占耕’整治試點工作,開展制止耕地‘非農化’專項監督檢查。”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表示,為聚焦重點細化措施,目前已制定加強涉農資金監管、整治違規出讓和開發土地、整治耕地“非農化”和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實施農村集體“三資”“一張圖”監管等8條具體措施。
堅持從嚴執紀,集中力量攻堅。市紀委監委堅持“小切口、大縱深”,緊盯“百千萬工程”領域重點環節和關鍵節點,嚴密組織實施,靠前監督檢查,綜合運用領導包案、提級辦理、聯合辦案等舉措,集中力量突破攻堅,堅決查處涉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領域的“蠅貪蟻腐”。截至目前,全市查處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51個,處理892人,處分512人。
由淺入深 直插基層強化巡察整改
“跟巡察組反映后,區里的工作人員很快就來調研了,現在新增了5個站點,去南沙醫院很方便了。”近日,朱阿姨高興地告訴回訪的巡察干部。不久前因產業園建設需求,南沙區相關職能部門對南沙2路進行線路調整,部分線路被壓縮,新墾站被取消,造成新墾片區群眾出行不便。巡察組綜合分析研判,發出立行立改通知書,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充分考慮群眾訴求,進一步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問題得到解決。
2024年4月以來,南沙區圍繞“百千萬工程”抽調財政、建設、農業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對村巡察小組,采用巡審同步的方式巡察13個村(社區),通過強化監督貫通融合,加強巡紀聯動,開展巡中會商,邊巡邊移邊查等,提升巡察質效。“今年巡察期間移交的4條問題線索均在7日內完成立案,形成了有力震懾。”
“百千萬工程”部署到哪里,巡察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廣州市緊盯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和政策制定“最初一公里”,開展十二屆市委第六輪巡察,綜合運用常規、專項、提級、交叉、“回頭看”等多種方式,對5個市直部門、入選全省“百千萬工程”的7個典型鎮和57個典型村全覆蓋開展提級巡察。
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過程中政策銜接是否順暢?要素保障是否到位?……巡察列出責任落實、組織運行、工作推進等11個方面的34個“是否”,全過程捋清工作環節,逐項細致查找,著力發現和糾正打折扣、搞變通、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癥結,并打通堵點。
“群眾反映某區某鎮一家屠宰場,投資5億元新建,即將完工時卻因為市政供水建設偏慢制約投產……”得知上述情況后,市委第二巡察組以此為“切口”調研走遍全鎮32個村(社),發現尚未鋪設市政供水管網的7個村因集中式供水出現季節性水量不足。巡察組最終形成專題報告,推動市、區水務局改造提速。目前,該屠宰場排污工程已經招標確定施工單位,完成施工許可,12月起即可進場施工。相關村莊也通過鎮補助、村自籌等方式籌集資金增設深水井,解決水源不足問題。此外,在巡察組的推動下,該鎮還密切加強與區水務局、自來水公司溝通聯系,及時啟動應急供水,保障好村民群眾生活用水安全。
“在巡察中必看服務窗口、農貿集市、重點企業、河涌和道路,必走泥巴路、老舊房、困難戶,堅持邊巡邊查、形成震懾,共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問題線索26條涉及74人。”市委巡察機構相關負責同志講道,“百千萬工程”巡察推動交通安全隱患、河涌廢棄垃圾等5個具體問題立行立改,督促解決農村供水、爛尾樓處置等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聚焦破解普遍性、深層次體制機制方面問題,形成農村供水、宅基地建房等2份專題報告。
巡察期間,各巡察組堅持同題共答、注重發揮合力,聯合各區相關職能部門、各鎮黨委和鎮政府將例行的鎮層面巡察匯報會拓展為“百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會,充分發揮提級巡察典型鎮有利于調動區、鎮一體研究問題的優勢,推動區分管領導、區職能部門一起解決群眾訴求。
隨著巡察工作的深入,巡察組發現影響制約“百千萬工程”推進實施的問題根源不僅在鎮里,也在區里。“區的個別職能部門對鎮反映的難點痛點不重視,過于強調客觀原因導致土地的控規調整、用地報批、項目立項等效率低……”市委第六巡察組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通過召開推進會為鎮、區相關職能部門搭建起溝通的“紐帶”,高效推動問題立行立改。“我們推動被巡察區轄內某村解決了100畝留用地問題,幫助村集體每年增收800多萬元。”市委第六巡察組有關負責同志說道。
由表及里 優化作風推動改革發展
“摒除形式主義頑疾,在真抓實干上下功夫,才能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改革發展和為民造福的工作中去。”廣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市紀委監委制定《持續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措施》,圍繞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任務部署開展“新形象工程”排查整治。
在荔灣區,某經濟聯社負責人沒有及時察覺下屬村級工業園存在無證排污的問題,導致聯社被行政處罰,造成集體資產損失。“綜合考慮該聯社原班子成員違紀違法已被采取強制措施,無法與現任負責人進行工作交接,存在不掌握物業實際情況的客觀原因和歷史因素。”荔灣區紀委監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名負責人配合核實審查工作,積極整改消除不良影響,區紀委監委決定對其免予黨紀處分,給予批評教育。
嚴懲“蠅貪蟻腐”的同時,廣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準確運用“四種形態”,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廣大基層干部全身心投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近年來,在市紀委監委指導下,荔灣區將“三個區分開來”細化實化為可操作、可落實的容錯糾錯制度機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堅持突出鮮明導向、目標定位、責任擔當,推動完善適用范圍、判定標準、結果運用,注重精準監督執紀、澄清正名、選用干部,多方協同營造容錯糾錯氛圍。“我們采用‘清單+案例’的方式明確適用情形,‘申請+核實’的方式規范容錯程序,進一步精準執紀,為基層干部投身‘百千萬工程’撐腰鼓勁。”荔灣區紀委監委相關工作人員說。
“有些便民設施不便民,還有的建成了卻不加以維護……”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市紀委監委精準核查糾治,堅決糾治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爛尾工程”“半拉子工程”以及建成后“閑置”“空置”“荒置”等情況,督促整改電子屏幕等設施重建不重用等問題14個,對群眾反映部分基層單位便民設施不便民傾向問題開展核查,推動番禺、從化、增城等區加強農家書屋的管理維護。此外,市紀委監委推動全面自查整改,督促市發改委牽頭對黨的十九大以來審批立項的785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自查;實行常態化排查整治,選定110個鎮(街)、村社和區直部門作為加重基層負擔問題觀測點,定期收集基層收文、參會、接受考核情況,每月交辦督辦一批典型問題,發現和督促解決加重基層負擔問題30個。
“我們將繼續錨定‘百千萬工程’強化政治監督,以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涉農工程建設、惠農助農資金監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小切口’,持續深入推進專項整治,做好以案促改,完善制度機制,堵塞監管漏洞,確保‘百千萬工程’成為經得起檢驗的‘廉潔工程’‘民心工程’。”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數讀
全市通過整改“三資”領域問題合同,累計提升集體收益超20億元。
全市查處村社干部違紀違法案件1398人,其中村社“一把手”318人。
全市查處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51個,處理892人,處分512人。
綜合運用大數據排查、信息比對、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發揮村級紀檢監察聯絡站“前哨”作用,深入排查涉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問題線索860件。
開展十二屆市委第六輪巡察,綜合運用常規、專項、提級、交叉、“回頭看”等多種方式,對5個市直部門、入選全省“百千萬工程”的7個典型鎮和57個典型村全覆蓋開展提級巡察。
實行常態化排查整治,選定110個鎮(街)、村社和區直部門作為加重基層負擔問題觀測點,定期收集基層收文、參會、接受考核情況,每月交辦督辦一批典型問題,發現和督促解決加重基層負擔問題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