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全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推動全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謀新篇、開好局,推進花都區“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近日,花都區“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大會順利召開,區有關領導,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市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石瓊院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各鎮(街)分管領導、花都區電子商務商會、花都區農產品產業協會負責人、省農業龍頭等企業代表以及局黨組成員及下屬單位、科室主要負責同志約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區委農辦主任,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區鄉村振興局局長全面總結了2024年“三農”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重點工作任務。局班子成員、局系統先進個人代表、院校代表、企業代表等依次發言。會上,對2024年新增6家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舉行了授牌儀式。會議還發布了2025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產業興旺,勁頭十足。“盆景、花卉、漁業、果蔬、畜禽”5個10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夯實,我區全年農業總產值107.73億元、增長4.2%,增速位列全市主要涉農區第二,入選全國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全國第一批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區等國家級創建名單。
農村和美,看頭十足。51個典型村環境風貌顯著提升,1鎮5村入選省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創建名單,“花漾年華”示范帶獲評“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竹洞村獲評全國首批十個鄉村旅游目的地。塱頭村文旅創新項目獲全國首屆鄉村文化產業創意大賽創意典范獎,入選2024年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案例。
農民富足,奔頭十足。瑞嶺盆景農民專業合作社入選第六批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案例。1-9月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60元,增速6.1%,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到1.68:1。
全力建強項目支撐。大抓項目招引,以“大農業思維”引領鏈式發展,積極引進智慧農業、高端農業等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業態。真抓項目服務,推動益海晨科蛋雞等重大項目早日投產達效。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全力打響特色品牌。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鞏固“花卉”“藍莓”優勢,全面布局“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做細做深產業鏈條,不斷擴大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
全力推動改革擴面。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為傳統農業插上數智騰飛的“翅膀”、擦亮綠色發展的“底色”。持續推動農村“兩塊地”改革實踐,探索以“國企+民企”合作模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模流轉,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發展新空間。
全力加快共富步伐。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著力培育農村職業經理人和“強村公司”,夯實鄉村產業根基,推動強村富民,讓農民腰包更鼓。常態長效改善人居環境,扎實培育典型村,鞏固提升示范帶,創建一批精品美村、特色名村,讓生活環境更美。
會上,區領導強調,推動花都區“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把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放到全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大局中去考量、去布局。要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以花卉、藍莓產業為重點,在擴量、提質、延鏈、增效上下功夫,堅持一產向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做足“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文章,加快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積極推進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大力培育典型村,加快建設和美鄉村,努力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要充分運用改革思維和辦法破除農業農村發展的瓶頸,加快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在補齊“三農”短板中開創發展新局,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鼓勵農業農村系統上下迅速行動起來,以團結之力、進取之心、拼搏之勢、篤行之風,多打糧食、多作貢獻,始終保持爭先領先的進取精神,拿出比學趕超的奮發勁頭,力爭以一域之光為全區添彩,以開局出彩帶動全年精彩,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花都現代化建設根基,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助力全區高質量發展貢獻“三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