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 惠農資訊
廣州“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工程1周年:2331名專家將成果帶到田間地頭
聽全文  發布時間:2019-10-23  來源:南方網

科技人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自廣州去年10月23日啟動實施鄉村振興“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工程以來,共計345個服務團隊2331名專家為廣州市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服務,共取得了科技下鄉成果114項,惠及34個鎮街、100余家企業(合作社)和1300多家農戶。

這一過程中,廣州不斷建立健全了“兩級掛職、三層對接”的工作機制。

所謂“兩級掛職”,是指為了加強科研院校與地方的協調溝通,統籌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轉化,加強對科技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加快推進科技服務落地生根,由廣州地區的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科學院等7所科研院校選派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干部掛任主要涉農區的副區長。除此之外,廣州市各涉農區還可根據工作需要,商請科研院校選派業務骨干掛任鎮街黨政科技副職。7月底,各相關區的掛職副區長已經到位并開展工作。

所謂“三層對接”,首先指建立涉農區與科研院校的對接,形成相對固定的長效合作機制。按照“一重點涉農區對一牽頭院?!钡脑瓌t,確定區校相對固定的工作對接關系,旨在通過對接形成長效機制,發揮科研院校的優勢,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打造一批農業人才培養平臺。各涉農區與科研院校對接以來,聚焦農業產業園規劃、成果轉化平臺搭建、種養殖科研成果推廣、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建設規劃等領域,制定鄉村產業發展規劃12個,開展技術培訓30余次,推廣先進技術、優質品種等科研成果46次,對提升廣州農業發展水平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其次,“三層對接”也是建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與科研團隊的對接,引導雙方按市場規律開展深度合作。支持科研團隊以技術、資金、信息入股等新型科技服務形式,與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深度合作,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帶動農村產業興旺。鼓勵科研院校采取“訂單式培養”方式,緩解農業企業“用工難、技工荒”的問題,加強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同時大力推進科技人才服務農村措施,開展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2018年已審核通過20個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目前正在開展2019年40個項目的報名及審核工作,計劃到2020年累計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100人。

最后,“三層對接”是建立專家與農戶的對接,加強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推廣服務。支持院校進村入戶設立“教授(博士)工作站”“專家服務驛站”等專家工作站,強化農業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聚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穩定持續增收,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一年來,廣州累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20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947人,其中生產經營型930人,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和引領帶動型1017人。

此外,廣州市還統籌市級鄉村振興資金,對科研院校涉農且符合條件的產學研項目,按規定給予財政資金扶持;各涉農區結合實際也予以資金支持,并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下鄉,參與科研院校在區里的科研推廣活動。

瀏覽次數
-
分享
分享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