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評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先進集體
近日,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名單完成公示,白云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進入了“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先進集體”名單,是廣州市唯一進入該名單的單位。筆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白云區實現了勞資糾紛群體性事件和重大惡性事件“零發生”,在廣州市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中連續3年被評為A級。
多部門聯動提前預防欠薪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白云區共組織巡查企業9119戶,涉及人數23.4萬人,共處理勞資糾紛12327宗,同比上升103.75%,涉及人數2.69萬人,同比上升64.62%,追回金額1.84億元,同比上升137.84%。其中,5人以上勞資糾紛107宗,同比下降31.85%;30人以上勞資糾紛14宗,同比下降44%。
筆者了解到,加強勞資糾紛的源頭預防,是白云區在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這項工作上連續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我們成立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每月都會召開形勢分析會,對可能拖欠工資的單位進行精準研判,并建立了住建、水務、公安、信訪、法院等相關職能部門和鎮街聯動機制,對欠薪問題進行多部門聯動處置。
另外,白云區還制定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監管工作方案,完善“區-鎮街-村社”勞動保障三級網格建設,將網格信息牌張貼至企業,鎮街勞監工作人員制作網格信息卡發放至企業員工手中,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資糾紛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撥打信息卡上的聯系電話,直接與網格員聯系,網格員第一時間前往現場了解情況、提前介入、及時報告。
據了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每季度都會對各鎮街轄內30人以上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第一時間排查隱患、化解糾紛。同時,開展勞動合同簽訂專項行動,對30人以上企業和餐飲、物流、制造業等企業進行專項檢查。今年以來共檢查企業1076家,涉及勞動者5.28萬人,30人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6%以上。
“近年來,我們還通過鼓勵企業申報和諧企業,規范經營。”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白云區開展了“千家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年度創建活動,全區共有1000余家企業成功申報,提前完成了年度創建任務。
重大欠薪違法行為列入“黑名單”
今年1月18日,新市勞動保障中隊接到轄內鑫隆服飾服裝廠(無執照)員工投訴,所在企業老板唐某失聯,拖欠29名員工2020年12月及2021年1月份工資約21萬元,希望勞動部門予以解決。
新市街勞動監察工作人員接報后,立即展開調查,發現員工舉報基本屬實,但唐某已經無法聯系上,涉嫌逃逸。隨后,勞動監察部門向唐某發出《公告》及《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責令其在1月21日前回公司解決員工工資問題。但到公告時間期限,唐某仍沒有回工廠解決工資問題。
為了維護員工的權益,新市街勞動部門通過員工與場地出租方進行協商,通過出貨收回貨款,變賣唐某留下的設備及出租方墊付部分生活費等籌得資金近18萬元,按所欠工資88.49%比例支付了員工工資,剩余部分由員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而唐某本人因涉嫌逃避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觸犯《刑法》,目前此案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今年以來,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3宗欠薪逃匿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上述案件就是其一。另外,白云區還在信用廣東、信用中國網站公示案件66宗。
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上述負責人介紹,該局對欠薪案件實施三個“100%”查處:對區以上領導批示、指示的案(事)件100%檢查;對到區以上信訪反映勞資糾紛情況的事項100%檢查;將工傷事故發生較多、因勞資糾紛引起到區以上信訪的和勞資糾紛多發的企業等列入重點執法檢查名單,對相關企業的工資發放、勞動合同簽訂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落實情況100%進行全面檢查。對相關情況建立臺賬、加強研判、跟進督辦、限期辦結,嚴格查處違法行為。
同時,該局還建立重大欠薪違法行為“黑名單”,讓欠薪違法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今年以來,區勞監大隊立案187宗,其中對49家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共計罰款64.4萬元。
重點領域不留死角漏洞
12月9日,筆者跟隨區勞監大隊執法人員來到廣州白云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土建工程1標現場,只見工地入口處宣傳欄張貼了各類欠薪維權方式,同時在旁邊的宣傳欄還張貼了每名工人上個月的工資情況。
陳雪林是一名架子工,來自浙江,在這里工作3年了,他說每個月15號前都可以準時收到工資,從來沒有被拖欠過工資,而且工友們都清楚如果被拖欠工資的所有維權方式。
工程承建方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名工人入職前,公司都會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隨時更新工人花名冊,工人上下班采取電子打卡的方式,在發放工資前,還會找工人簽字確定,發放工資前還會進行再次確認。
筆者了解到,在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中,針對工程建設這個重點領域,白云區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抓手,組織人社、住建、水務等部門,壓實施工總承包單位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實名制用工和工人工資分賬管理制度;要求所有工人簽訂勞動合同,通過實名制系統進行施工和考勤管理,通過總包工資專戶在線上給工人發放工資,做到用工管理和工資發放全流程可溯。
同時,白云區還通過廣州市建設領域管理信息平臺,對工人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不良行為發出預警,對未按要求及時處理預警、警示信息的責任單位,采取誠信扣分、重點督導等措施予以處理。目前,共處置各類預警信息7653條,共處置處理建設工程領域勞資糾紛182宗,涉及人數3078人,涉及金額近4660萬元。
不僅如此,今年,白云區還制定了《白云區勞動關系領域涉穩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圍繞勞資糾紛高發易發的重點行業,加強隱患排查,從嚴從實做好風險防范化解處置工作;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以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及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為重點,對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集中檢查。
另外,白云區還全方位加大對治欠工作的宣傳,在官網建立“根治欠薪專欄”、通過“區勞動保障信息平臺”“白云勞監信息平臺”等推送短信,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以及辦事指引等,形成了依法治欠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