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都區以全面建設國家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片區、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契機,在全國首創“農戶信用綠碼”,涉農主體憑信用綠碼可獲得便捷貸款融資服務。自今年4月首批“農戶信用綠碼”上線以來,持碼農戶累計獲得授信金額達1.62億元,成功用款超1.17億元。
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花都鄉村振興工作?花都區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銀行服務、共建共贏”的信用創建模式,制定“信用+農村金融服務示范點創建”工作方案、農戶信用綠碼評定工作制度等,明確信用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金融部門、10個鎮(街)、188個行政村和1744個經濟社重點任務分工,厘清權責,形成操作手冊,指導各類主體有序、標準化操作。
在首創“農戶信用綠碼”過程中,花都區建立全省首個涉農主體信用碼管理系統,率先搭建首個“市—區—鎮—村”四級涉農主體信用專題數據庫,構建科學、嚴謹信用評價模式,賦予信用良好的涉農主體“農戶信用綠碼”。自示范點工程啟動以來,全區涉農主體基礎信息采集達11.5萬人次,覆蓋農戶3.3萬戶。
為進一步擴大成果轉化,花都區依托涉農主體信用碼管理系統,為“農戶信用綠碼”應用提供服務支撐,解決信息獲取、查詢、授權、信用綠碼應用等問題,實現“一碼通用”。在“花都區政府”小程序嵌入“農戶信用綠碼”模塊,提高使用便捷度和權威性。將“農戶信用綠碼”率先應用于落實鄉村振興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的銀行,合作銀行創新推出“鄉村振興貸”等產品,開辟農業生產經營、農戶資金周轉、鄉村經濟創新綠色通道。
據了解,銀行機構為持有“農戶信用綠碼”的用戶提供“秒批”融資服務,貸款審批時間由原2—3個工作日變為即時審批、即時放款。在各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增設鄉村振興助農服務站,組建包含村負責人、銀行職員、信用服務人員等在內的服務團隊,打通“農戶信用綠碼”應用推廣“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