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00家企業、超200個水產養殖經濟品種、17個2023年國家審定新品種、“1+N”場主題論壇、錦鯉“魚王”拍賣、活體金槍魚首秀……11月25日,以“陸海謀新篇 良種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暨首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幕,廣東再度成為中國水產行業的焦點。
七大亮點打造中國水產種業第一展
2023中國水產種博會暨首屆廣東海洋牧場產業大會作為廣東漁業的一大特色品牌。本次活動以“陸海謀新篇 良種創未來”為主題,以“開在塘頭、活體展出”為特色,七大亮點紛呈:
一是水產養殖品種豐富。參會參展企業接近300家,其中70%以上為種業企業,展出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等水產品種超200個。此外,40多個珠江水系水產種質資源品種、最新17個國家水產新品種集體亮相。
二是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展示完善。石斑魚、金鯧、硇洲族大黃魚、軍曹、鮸魚、章紅、花鱸、黃金鲹等現代化海洋牧場適養品種,以及重力式網箱、養殖工船、桁架式網箱等生產設備模型展示,一應俱全。
三是育種技術前沿。利用分子生物學育種技術成功培育無骨鯽魚,黃金體色的羅非魚品相提升,雜交技術讓名貴石斑魚成為大眾消費品種。
四是養殖模式新潮。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精準控制魚類生長,實現池水循環利用,池塘高效生產;“魚菜共生”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物種之間和諧共生。
五是水產種業知識權威。2023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首屆金融賦能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論壇、鱖鱸種業發展研討會、藻類種業/微藻產業發展論壇等多場主題論壇吸引行業專家聚首,共敘最前沿研究成果。
六是智慧漁業設施先進。無人飛行機、無人投料機器、海洋牧場深水監測儀器、無人檢測船、物聯網智能設備等設施“各顯神通”。
七是休閑漁業體驗震撼。人工養殖的活體黃鰭金槍魚國內首秀,200斤龍躉活體展示,觀賞魚拍賣,金槍魚現場切魚,讓觀眾現場領略漁業的魅力。
自立自強推進種業振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劉新中表示,我國水產種業振興進展良好。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已全面完成,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通過驗收,已收集保存漁業生物種質資源約14萬份。全國水產新品種總數已達283個,全面啟動南美白對蝦、虹鱒、斑節對蝦、斑點叉尾鮰、蝦夷扇貝、羅氏沼蝦和鰻鱺等7個品種的國家水產育種聯合攻關計劃。水產種業企業扶優工作穩步推進,公布了121家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全國已建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95家、苗種繁育主體2萬多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535個,初步形成了“保、育、繁、推、管”結合的現代水產種業體系。
“粵強種芯”助力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廣東省農業農村系統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和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當前廣東正深入實施“粵強種芯”工程,扎實推進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全省建有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69個,累計培育水產新品種40個,約占全國水產新品種總數的15%,共有水產苗種生產企業2000余家,供種能力穩步提升,水產苗種產量占全國50%以上、穩居全國首位,每年向省內外提供水產苗種8000億尾。
同時,廣東正全力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截至目前,新建成重力式深水網箱475個,全省已投產重力式深水網箱超過5000個;全國首臺、廣東制造的自升式桁架類網箱,廣東首個3萬立方智能漁業養殖平臺“海威2號”以及全國首個風漁融合智能化養殖平臺均已下水投產,一批“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下水布設,抗風浪能力提升40%以上。
水產種苗交易超100億尾(粒)
開幕式上,2023年度全國水產新品種正式發布,17個水產新品種集中亮相。其中,廣東入選的“穗豐鯽”新品種廣受關注,目前“穗豐鯽”魚苗一年可以在全國銷售10億尾。
現場還發布了2023中國水產種博會暨首屆廣東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種苗交易簽約成果。本次活動完成17個水產種苗簽約,簽約交易金額約3.6億元,水產種苗交易量超100億尾(粒)。
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重點攻關項目——黃金鲹人工繁育成果發布也引起關注。作為廣東海水種業研究最新成果之一,黃金鲹實現了人工繁育從0到1的突破,為產業化養殖奠定了基礎,有望成為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的黃金致富魚。
主辦方表示,2023中國水產種博會暨首屆廣東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的舉辦,不僅是水產種業發展成果的“大閱兵”,更是廣東省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的新探索。大會現場專門設置了現代化海洋牧場展區,舉辦首屆金融賦能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論壇,開展頭部電商平臺賦能產業發展活動,全面展示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成效。“珠海琴”新型數字智能化深海養殖平臺(模型)、網箱養殖水下巡檢機器人、魚類分級裝備……超50種現代化海洋牧場新型裝備在現場一字排開,氣勢恢宏。據悉,現代化海洋牧場展區吸引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及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8家科研院校和企業參展。
作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大會現場還設有國際展區,忘不了魚、蘇丹魚、暹羅魚等十多個東南亞品種亮相現場。
大會還舉行了首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綠美廣東義拍,包括金槍魚、錦鯉在內的一批優質魚被成功拍出,所籌款項將用于購買樹苗,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記者在觀賞魚展區了解到,現場不乏平時難得一見的名貴錦鯉,個別品種每條價值達到數萬元甚至更高。據荔灣區西塱經濟聯社有關人士介紹,當地開展觀賞魚養殖校本實踐活動,將觀賞魚產業與勞動實踐結合起來,推動觀賞魚養殖和水產知識科普進校園,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