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優質農業品牌
從化生態優質絲苗米產業園
日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官網公布2023年度“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名單,全省共有123個區域公用品牌、242個品牌示范基地、2080個產品品牌入選2023年“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其中,從化區有53個品牌入選。
從化區入選2023年“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的53個品牌中,包括從化香米、啟迪玫瑰柑、水果迷城番石榴、裕民合作社荔枝、藍圣砂糖橘、圍興甜竹筍、萃取小麥胚芽等。
近年來,從化區立足農業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傾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農業品牌,走出一條以品牌發展帶動農業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鄉村振興之路。從化區被評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共打造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個,制定了《“從化荔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現有15家企業申請使用“從化荔枝”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入選廣東“最有價值荔枝區域公用品牌”榜單、“粵字號”農產品品牌53個、廣東十大名牌2個、廣東省名特優新產品2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個,農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67個、綠色食品認證13個、有機食品認證55個。從化區建成“從化區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是供港澳蔬菜重要基地之一。
開展農產品品牌宣傳
提升從化農產品品牌知名度
目前,從化區一大批特色農業品牌加快發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逐步向專業化、區域化、優質化、集約化、品牌化的生產方式轉變,農業品牌創建工作成效明顯。其中,宣傳工作必不可少,從化區通過加強農產品品牌宣傳,提升從化農產品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從化區積極組織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加市級農產品博覽會和省級現代農業博覽會,在各級博覽會上從化區名優農產品得到了市民認可和喜愛,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同時從化區通過媒體、電商等群策群力,積極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通過利用水果時節,與企業、媒體舉辦“荔枝節”“枇杷節”“葡萄節”“豐收節”等,對外宣傳推廣從化區優質農產品,尤其是每年的荔枝節更是大大提升了從化區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這些年來,從化區開展荔枝定制嘉年華活動,通過加強農業對外合作交流,以“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到國內華東市場、西南市場、香港、澳門、北京、哈爾濱等舉辦荔枝推介會,助力從化荔枝銷售在“請進來”“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從而拓展了從化荔枝銷售渠道,全面提升從化荔枝品牌知名度,共同擦亮“從化荔枝”名片。
重點培育農產品品牌
注重品牌保護和使用
近年來,從化區借力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把培育注冊、國家地理證明商標作為推進區域公用品牌戰略重要抓手,對有培育價值的農產品實施重點培育,每年增加2至3個“粵字號”農產品品牌。同時,從化區引導形成產業集群的發展機制,將不同主體的企業、農戶相互協同,增強品牌意識,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設農產品企業品牌,營造以優質農產品品牌,研發農產品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發展。
在培育好農產品品牌的同時,從化區也在積極保護好農產品品牌。保護好農產品品牌,首先必須從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抓起。近年來,從化區農產品檢測合格達98%以上,從未發生過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站)點共15個,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平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充分發揮“從化荔枝、從化糯米糍荔枝”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帶動作用,鼓勵農業企業打造企業品牌和申請標志使用權。同一時間,配合市場監管職能部門開展嚴厲打擊假冒商標品牌的違法行為,從而保護從化區農產品區域品牌。此外,通過調研走訪、培訓宣傳、協調溝通等多種舉措,積極指導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化荔枝”注冊人推廣使用地理標志商標。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做好學科配套培養
近年來,從化區積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及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育工作,高素質農民每年培育不少于360人,2022年培育高素質農民369人,培訓對象包括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婦女干部等。2022年培育產業發展帶頭人200名,培育班均開設農產品品牌建設與營銷、農產品電子商務等課程,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為從化區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從化區有9所駐從高校,各學校有深化校地融合、服務從化發展的責任感和強烈意愿。區教育局積極支持駐從高校增設培養農業產業相配套的學科,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開展“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職業技能中級證書培訓,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駐從高校嘗試校企合作共建“直播電商”校中廠,依托駐從高校大學生資源助力從化農產品電商直播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