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塱頭古村,河湖漣漪生翠色,綠蔭蔽日映古建。老少同行,用腳步丈量綠美畫卷!4月15日,“綠美廣東 老少同行”粵港澳青少年生態文明實踐活動(花都站)暨“花都未來林”揭牌儀式,在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古村拉開序幕?,F場通過同上一堂“綠美課堂”、共植一片“未來林”、齊游一個嶺南古村落等一系列老少同行的實踐行動,展現廣州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活力之美,凝聚廣大“五老”代表和粵港澳青少年代表共同投身于“百千萬工程”,促進銀發經濟的發展步伐,并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此次活動由廣州市關工委、廣州市委老干部局指導,花都區委、花都區人民政府主辦,花都區關工委、花都區委老干部局、信息時報社承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花都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花都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花都區農業農村局、花都區教育局、炭步鎮人民政府、梯面鎮人民政府、花城街道辦、花都融媒體中心協辦。
學員們展示龍鱗裝制作的學習成果。
“六朵金花”研學路線發布
林在城中、人在景中,林海蒼翠、芳草茵茵,流水潺潺、飛鳥不絕……這是花都的綠美畫卷。守望綠水青山,厚植生態底色,花都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走在前列。
與此同時,近年來,花都區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壯大花卉、漁業、蔬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培育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優質農產品。青翠欲滴的有機青菜、玲瓏別致的鉆石花、顆粒飽滿硬幣大的藍莓……一系列花都區特新優農副產品集中亮相,展現花都“百千萬工程”呈現的蓬勃生機。
活動現場,花都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布花都區“六朵金花”綠美課堂研學線路:花漾年華——賞花之旅、花飛云端——樂活之旅、花溪流芳——尋香之旅、花魅古韻——體驗之旅、花韻探秘——研學之旅、花谷幽蘭——康養之旅,誠摯邀請廣大游客賞綠美、品綠美。
學員們在綠美課堂上學習知識。
穿越馬嶺觀花植物園的浪漫花海,回歸鄉村慢節奏;走進美華航空科普基地,逐航空之夢;游覽花縣第一屆農民協會舊址,憶崢嶸歲月;打卡都市熱帶農業體驗園,認識豐富多彩的熱帶植物;探秘資政大夫祠,感受花都非遺文化;深入王子山脈,盡享北回歸線上優美的自然景觀……這六條精心設計的路線將知識學習與實地探索相結合,寓教于樂,讓青少年在研學過程中深化對生態保護的認識,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綠色發展意識。
廣報分校炭步分教點揭牌
當天上午,廣州老年大學廣州市老年干部大學廣報分校炭步鎮分教點揭牌,為“銀色生活”注入新活力。揭牌儀式現場展出多幅“五老”和青少年創作的攝影、書畫作品。廣報分校炭步分教點位于塱頭古村。當天,圍繞綠美廣東這一主題,國畫班、書法班、攝影班、盆栽班、太極班現場授課,花都區老年干部大學學員同上綠美課堂,學習新知識,結識新朋友。
手機攝影課堂上,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拿出手機,記錄塱頭的花草樹木與古建筑;書法班上,老師帶領學員們認識傳統隸書,了解中華書法魅力;太極班上,學員們整齊劃一切磋琢磨。國畫班課堂上,花都區老年干部大學學員和青少年共同在戶外寫生創作,同繪炭步綠水青山的美好畫面。在老師的指導下,禾樓、荷塘、古建筑等眼前的景象很快躍然紙上,或寫實或寫意,形成一幅幅古村寫生圖。
花都區老年干部大學學員和青少年在戶外寫生,同上一節綠美課。
在盆栽班綠美課堂上,授課老師科普梳理盆景流派、盆栽養護等知識,并手把手帶領學員現場實踐如何培育好盆栽。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充實自己。新的教學點成立,讓我不用東奔西走就可以學習到專業的攝影、書法等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認識新朋友……”對這個開在“家門口”的教學點,學員們紛紛點贊,并期待后續持續開展更多可陶冶情操、掌握新知識的綠美課堂,讓他們享受到終身學習的樂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美好愿景。
老少同植“未來林”
體驗“綠美課堂”之后,與會嘉賓以及“五老”代表、青少年代表來到塱頭古村牌坊側綠地,便迫不及待手持鐵鍬,懷揣著對綠色家園的向往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在花都這片熱土熱火朝天地共同種下一片“未來林”,共同期盼滿目青山滿眼綠的美好勝景。
揮鍬入土、澆水滋潤……一棵棵樹苗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扎根于土壤,仿佛在宣告:綠色就是生命,美就是和諧共生。這一幕,不僅是一次生動有趣的戶外實踐活動,更是一堂深入人心的生態文明教育課。老少攜手植樹既增進了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又將綠美的種子悄然種在了下一代的心田,讓綠色環保的理念在代際間傳承接力,推動了綠美廣東的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傳。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個可持續性、互動性強的生態建設項目——“未來林”正式開啟。在花城街、梯面鎮兩個分會場,也分別種下一片“未來林”。據統計,當天一個主會場、兩個分會場共種植下200余棵樹苗。
研學課堂開在有近700年歷史的塱頭古村
當天下午,隨著微風輕拂,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綠色生態理念的“綠美廣東 老少同行”粵港澳青少年生態文明實踐活動(花都站)主題研學首發團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塱頭古村為重要站點,邀請了穗、港、澳三地青少年及“五老”代表共同參與,攜手探索歷史遺存,傳承嶺南文化,共繪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首發團共計18人,成員陣容獨特而富有深意。其中三位“五老”代表以其豐富的閱歷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引導青少年深入了解和體驗塱頭古村的歷史韻味。青少年代表則由15位充滿活力的青少年組成,有廣州市“新時代好少年”,也有港澳青少年,還有花都本地青少年代表。他們的加入無疑為這次研學增添了新的活力與視角。
在“五老”代表的分享下,得知這個矗立在炭步鎮的古村落,已走過近700個春秋歲月時,青少年們不禁為塱頭古村的源遠流長贊嘆。看到古村內完好保存的一座座嶺南風情的青磚建筑,并了解一座座古建筑的故事后,青少年們對“耕讀傳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沿著古色古香的老街徐步向前,一座嶄新的“嶺南新地標”春陽臺映入眼簾。在“讀書便佳”展覽中,大家品味歷史名人留下的墨寶信札,研讀中華文化典籍,進一步感受并領悟嶺南文化的深遠影響。研學團學員還詳細體驗龍鱗裝的制作過程,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厚和魅力。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老少兩代人共同書寫著綠美廣東的未來,播撒著生態文明的種子,老少研學了解鄉村振興成果,非常有啟發意義。”“五老”代表、花都區教育局關工委退休老教師魏錦坤說。
“讀書便佳”展覽內的互動設計,深深吸引花都區炭步鎮第二小學四年級學生湯維奕。他說,“沒想到在炭步也有這樣有趣的地方,展覽、藏書樓、兒童波波池什么都有,不僅花樣多又好看又舒服,還能學習豐富的知識?!薄敖裉斓难袑W內容非常精彩,特別是蟲游展覽,讓我第一次知道小蟲子的足跡就是別致的畫?!毕愀奂?、花都區炭步鎮中心小學學生楊鵬宇說,期待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認識新朋友、學習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