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在鄉村振興迎來全面推進新階段之際,廣東啟動對全省1127個鄉鎮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全域全覆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根據新的任務安排,廣州市承擔對口幫扶梅州、湛江、清遠78個重點幫扶鎮的任務。受領任務以來,廣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與梅州市、湛江市、清遠市的工作交接,助力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一、加強領導、壓實責任,把好駐鎮幫鎮扶村“航船舵”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為高標準啟動省委、省政府交給廣州市的重大政治任務,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推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市分管領導召開專題工作會,市協作辦做好統籌協調和工作指導,制定《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廣州市對口幫扶地區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案》等文件,通過制定路線圖、時間表,明確責任單位,把握工作節奏,確保有力有序推動駐鎮幫鎮扶村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具體。
二是建立幫扶體系。動員全市力量參與幫扶,安排我市 10 個區、84 個市直單位、28 家國企承擔駐鎮幫鎮扶村任務。組建駐梅州、湛江、清遠市指揮部、駐縣(市、區)工作組以及78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分三級進行統籌管理,層層明確分工,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目前廣州市派駐梅州、湛江、清遠駐市指揮部、駐縣(市、區)工作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417名幫扶干部已全部完成進駐。
三是注重形成合力。市協作辦第一時間與梅州、湛江、清遠市鄉村振興局對接工作,掌握一手資料,了解三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各鎮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情況。前方指揮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駐點市、廣州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信息順暢,保證交接對接工作圓滿順利,規范有序。
二、精心謀劃、周密部署,打出駐鎮幫鎮扶村“組合拳”
一是打造振興鐵軍。加強駐鎮幫鎮扶村干部隊伍建設,強化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作風建設,增強做好鄉村振興主責主業的本領,推動形成振興鐵軍。進駐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全體駐鎮幫鎮扶村干部開展培訓,由市紀委監委、市財政局、市檔案局派員講課,重點講解幫扶紀律、資金項目管理、檔案收集整理等方面的要求,給全體干部強調紀律、傳導壓力、教授本領,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
二是抓好返貧監測。組織召開全市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專題工作會議,要求動態監測易返貧致貧對象,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我市上一輪派駐梅州、清遠駐市指揮部、各駐縣(市、區)工作組,477個駐村工作隊全體幫扶干部延長幫扶時間,配合當地建立健全動態監測機制、加強部門聯動監測預警,幫助將477個原相對貧困村29246戶80444名脫貧人口納入防返貧監測范圍。
三是深入開展調研。前方指揮部組織到幫扶的78個鎮實地調研,在被幫扶鎮選取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進行實地查看,與項目負責人或村民開展現場交流,并召集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和所在縣(市、區)相關負責同志召開座談會,切實摸清底數、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廣清指揮部撰寫《幫扶清遠24個鎮調研情況的報告》,得到市領導的批示。
三、強力推動、鞏固成果,筑牢駐鎮幫鎮扶村“壓艙石”
一是實施產業幫扶。立足區域差異和資源稟賦,幫助三地合理布局發展產業,提高產業發展區域協調性。全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梅州配送中心運營成效,吸納45家梅州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入駐,投資6億元的“菜籃子”供應鏈中心掛牌運營。幫助梅州成功將小鴿子打造成大產業,梅州金綠公司“年屠宰1500萬只活禽加工產業一體化項目”在今年6月正式投產。依托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和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扶持清遠雞、英德紅茶、桂花魚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幫助湛江建立含64種重點幫扶產品的消費幫扶產品名庫,以及包括對蝦、金鯧魚、瑤柱、海鴨蛋等在內的一縣一品產業幫扶名庫,60多個廣州消費幫扶專館開設“湛江專區”。
二是推進就業幫扶。持續抓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春風行動”巡回招聘、線上“直播帶崗”、“點對點”輸送返崗就業等活動,為脫貧人口和企業搭建“人崗匹配”平臺。在廣梅產業園打造“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省級實訓基地,“粵菜師傅”星火計劃鄉村振興班開班。組建廣州幫扶清遠“國企聯盟”,有效對接清遠廣東省職教城各大高校和清遠轄區各園區、學校、企業三方的就業、辦學、用工需求。
三是強化消費幫扶。制定《廣州市加強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十八項措施》,編制《廣州市消費幫扶優質產品名庫》,全面梳理梅州、湛江、清遠優質農產品清單,為推進消費幫扶到產業振興明確方向。先后開展“購東西好貨 促消費幫扶”展銷活動、2021年廣州市消費協作——全城歡樂購活動。利用廣州地鐵14條線路、257座車站及日均客流接近千萬人次的資源優勢,常態化開展消費幫扶公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