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樹苗38.5萬棵,科學規劃綠化種植點,將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4月23日,記者從廣州市派駐清遠市駐鎮幫鎮扶村指揮部獲悉,為深入貫徹省、市實施“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部署,指揮部聯動各方資源,助力各工作隊全面協作推進幫扶地鄉村綠化建設水平,營造出了“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濃厚氛圍。
旗幟引領,根植綠色思維。各工作隊積極協同幫扶地開展綠美活動,用“黨建+綠美”模式,打造黨支部帶動、村小組分工、黨員帶頭和村民參與的“3+1”特色植樹節,引導幫扶企業、聯絡鄉賢、協調組團單位開展認種、認領、認捐活動,共同打造“振興林”“巾幗林”“青年林”“企業林”和“鄉賢林”等各類主題園林,共計開展植樹活動1774次,種植樹苗38.5萬棵,參與人數5.5萬人,充分展現了“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的示范帶動作用。
科學規劃,增添翠綠底色。各工作隊深入調研,摸清綠化底數,結合幫扶地實際,制定《綠化月活動方案》《鄉村綠化工作導圖》等相關指引。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廣泛征求群眾“種什么、在哪種”的意見建議。同步樹立“美麗村口”“綠美亮化村”等評比激勵機制,科學規劃289個行政村1625處綠化種植點,以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等方式,為群眾打造了“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環境。
綠美文旅,推動生態經濟。各工作隊結合幫扶地文旅產業發展需求,探索“綠美+文旅”深度結合樣板,采用沿途綠化、線路綠化、景區補綠的全方位包裝方式,著力打造品質文旅,提質游客體驗。駐英德市黃花鎮工作隊量身定做《三山村漫旅游綠化美化示范帶計劃圖》,規劃6條種植實景線路,路段化、片區化打造“黃金大道、紫花村道、碧桃樂園”,融合沿線高端民宿、風景區、康養基地,實施全長共20公里“三山村漫旅游綠化美化示范帶”工程,形成相映成趣、富有創意的生態生產新景觀。2024年以來吸引游客3萬人次,推動集體經濟增長3萬元,帶動就業30余人。真正做到將“風景”變成“產業”,為幫扶地集體經濟發展提速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