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工信規字〔2020〕1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廣州市商務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推動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建設“定制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財政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推動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建設“定制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廣州市商務局
2020年1月19日
廣州市推動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建設“定制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規模化個性定制依托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個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產、智能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是產業變革和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為推動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加快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定制之都”,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化個性定制龍頭骨干企業,建設一批支撐規模化個性定制發展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一批集總部經濟、展示體驗為一體的產業集聚園區,塑造一批消費者滿意的定制產品與服務品牌,建成較完整的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體系和發展生態。
到2022年,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產值翻番,定制家居行業產值達1000億元。培育形成5個示范產業集群,30家示范企業,20個名品名牌,成為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創新策源地、應用示范地、產業集聚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定制之都”。
二、發展重點
(一)定制家居。發展仿真和虛擬設計制造、參數化智能設計、網絡協同設計等技術,實現銷售設計網絡化、生產排程數字化、制造執行信息化、流程管理智能化。通過以數據流為驅動,打通設計平臺、設計建模軟件、拆單軟件、智能報價軟件、柔性生產線、智能物流系統等關鍵環節,提升開料、封邊、排孔、分揀、包裝5個主要生產工序的制程一次直通率至99.5%,大幅提高企業設計、生產和管理的效率,實現線上、線下與前端、后端全面協同的全價值鏈的規模化個性定制。
(二)汽車。重點發展汽車模塊化設計和個性化組合、基于產品工藝優化與柔性裝配約束的計劃排產和基于大數據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協同優化等核心技術。支持汽車用戶個性化需求管理與定制服務平臺、個性化組合的產品模塊化設計平臺建設;集成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與整車運維等核心數據,構建支持產品全生命周期協同優化的工業大數據平臺;重點建設支持汽車整車規模化個性定制的柔性高效生產線,建成汽車智能工廠,實現汽車產品的規模化個性定制與智能化生產。
(三)時尚服飾。在服裝、珠寶、皮具等行業,促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和3D打印、3D掃描量體、偏好演算、智能工藝模塊等關鍵定制技術的集成創新,打造集多元化選擇、個性化設計、高效率生產的定制流程。利用3D演算畫面、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推動價值模式創新,增強消費端品牌體驗。建設整合消費者、設計師、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服務商和支付結算提供商等多方參與的云平臺,打造優勢互補、通力協作、資源高效配置的產業新生態。
(四)智能終端。推動C2M模式(以消費者需求帶動企業生產)在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等各行業的普及。加快眾包眾創、模塊化設計、模塊化生產、定制化服務等新模式的應用,支持企業運用3D打印、大數據挖掘、數據云服務等新技術,搭建面向智能產品個性化定制需求獲取、產品設計、產品制造、營銷與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實現定制產品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信息交互的智能化串聯。
(五)專業服務。增強軟件開發和信息服務企業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發展軟件、信息技術、業務流程和知識流程外包服務,重點推動數字服務定制快速發展。圍繞建設檢測服務強市、提高產品檢測、計量檢測、醫學檢測等高技術服務能力。提升定制服務技術和知識含量,重點強化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的技術支撐能力。
三、重點任務
(一)企業發展壯大行動。
1.引進龍頭企業。積極引進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鏈龍頭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達到總部企業認定標準的,按照《廣州市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辦法》給予獎勵。重點項目“一事一議”。(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
2.培育本地企業。實施“定制之都”示范工程,開展標桿示范企業培育工作。研究制定規模化個性定制示范企業認定標準,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重點領域的轉型升級,評選認定一批規模化個性定制示范企業。對示范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按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示范企業符合條件的輕資產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各區政府)
(二)產業創新發展行動。
3.構建“廣州定制”標準體系。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協會商會積極主導和參與“廣州定制”標準研制工作,對主導相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行業)標準制修訂的企業,每項分別給予一次性不超過50萬、25萬、10萬的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國際對標提升工程,加快推廣《規模化個性定制產品通用規范》《規模化定制評價規范集成家居》《定制家居產品 人造板定制衣柜》等國際領先的團體標準,以先進標準引領企業實施工藝優化和技術改造。(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4.提升設計研發能力。支持規模化個性定制企業建設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推動重點行業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或研究院的企業符合條件的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支持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國內外布局研發設計中心和分支機構,建立面向全球的開放式制造服務網絡。(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科技局)
5.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支持。對單位和個人,獲得相關規模化定制國內外發明專利權和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的,按照《廣州市專利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給予獎勵。設立“廣州定制”品牌庫,對涉及品牌庫企業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加大打擊力度。(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三)工業互聯網賦能行動。
6.促進高端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應用和信息安全保障需求,瞄準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大力度支持研發設計、柔性排產、供應鏈管理等高端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研發和試驗驗證,培育一批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細分領域優勢企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生態體系。擇優支持一批高端工業軟件和平臺類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
7.推進行業標識解析節點建設。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在定制家居、服裝等重點規模化個性定制行業,推動一批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和運營,實現基于標識的生產制造和供應鏈各環節精準對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對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和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節點建設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
8.建設線上產業集群。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檢測認證、金融服務等上下游企業資源,打造產業集群線上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集群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經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各環節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促進產品創新、業務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對應用效果顯著的產業集群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落實廣東省“上云上平臺”政策,支持工業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服務向規模化個性定制轉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
(四)產業集聚提升行動。
9.推進一批總部與體驗中心建設。在越秀、海珠、天河、荔灣等中心城區,打造集研發設計、展示體驗、文化藝術、銷售管理于一體的規模化個性定制企業總部經濟產業園,推進琶洲定制家居總部大廈等建設。建設“定制之都”城市體驗中心,展示廣州市優秀示范項目和解決方案。對符合條件的集聚區和體驗中心,優先納入市重點建設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各相關區政府)
10.打造一批規模化個性定制生產基地。在白云、花都、番禺、黃埔、從化、增城等周邊城區,結合當地產業基礎,推動“產、學、研、銷”一體的規模化個性定制生產基地建設,加快索菲亞定制家具未來工廠、番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從化生態定制設計體驗酒店建設。符合條件的園區優先享受廣州市提質增效產業園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各相關區政府)
(五)產業生態構建行動。
11.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依托行業商協會、聯盟等機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廣州“定制之都”集中展示門戶和面向中小企業的定制化服務轉型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行業交流、創意設計、檢驗檢測、型式評價、標準制定、行業研究、成果推廣、政策咨詢、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訓等應用支持和技術支撐。(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
12.打造品牌國際影響力。鼓勵行業商協會、聯盟、龍頭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舉辦中國國際個性化定制峰會、廣州定制展、個性化定制產品推廣等活動,打造廣州“定制之都”活動品牌。鼓勵園區、企業、協會創新合作方式,組團“走出去”參加相關國際性展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建立廣州市“定制之都”建設協調小組,健全市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建立廣州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聯盟,依托聯盟開展行業交流、區域創新合作和協同開發、宣傳推廣等工作。(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市直各有關部門,各區政府)
(二)資金保障。在現有的工信、科技、商務等專項資金中扶持“定制之都”建設相關項目,對公共平臺建設、示范培育、研發設計、技術改造、標準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宣傳推廣、會議展覽、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依托廣州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基金等各類基金,采用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規模化個性定制企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本開展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等新型金融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責任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市場監管局、財政局)
(三)擴大宣傳影響。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組織各類媒體宣傳重點項目建設、重大活動開展、示范企業培育、典型產品案例等工作成效,推動國家和省級媒體宣傳報道,擦亮廣州“定制之都”城市品牌,營造推動規模化個性定制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