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16屆28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推動供水補短板強弱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奮力實現“供水設施彰顯安全保障新能力”“數字供水打造智慧一體新平臺”“獲得用水樹立宜商利商新標桿”等八大目標,推動廣州市穩居全國供水行業綜合實力第一梯隊。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水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955萬立方米/天,應急備用水源應急能力達到739萬立方米/天。
優化營商環境與城市的發展密不可分,而“獲得用水”公共服務的便利化程度,就是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的重要內容。《行動計劃》提出,對標世界銀行“利商環境”新標準,營造國際一流獲得用水宜商環境。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建設項目和一般建設項目用水報裝流程和辦理時限,實現2個環節、1天通水、0材料、0費用、0跑腿的“21000”新目標。
補齊供水短板離不開完善的水利設施建設,《行動計劃》提出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源互濟保障能力。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推進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南沙引水輸水工程)等水資源利用項目建設。推進牛路水庫建設工程、廣州市番禺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等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
供水是民生大事,如何破解供水“最后一公里”難題?《行動計劃》明確,將按照“規范新建、控制在建、逐步改造已建”原則,規范新、改(擴)建項目建筑區劃紅線內供水設施(含二次加壓調蓄設施)建設。推進全市城中村自來水改造工程與截污納管同步實施、同步完成工程建設,加快老舊小區的供水改造。同時,推進花都、增城、從化區剩余農村供水改造任務。
為破解“同城不同價”,《行動計劃》提出健全水價形成機制,發揮杠桿作用,加快形成統一的城鄉供水價格體系,實現城鄉供水“同城、同網、同質、同管、同價”的目標。到2023年,完成市自來水公司供水范圍內各行政區水價調整,力爭實現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增城區水價同步調整。
- 2023-01-06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大力推動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23-01-06 【一圖讀懂】一圖讀懂16屆28次市政府常務會議
- 2023-01-06 廣州率先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監管需求特性公共信用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