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鼓勵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設立專職就業崗位
為進一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就業高質量發展,2月5日,16屆61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轉發〈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2024年全市國有企業(含文化、金融國有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不少于7000人,并重點鼓勵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設立專職就業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
校企合作助力青年就業
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獲2000元生活補助
為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通知》明確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高地,支持建設港澳青年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鼓勵引入港澳服務機構提供各類服務,提升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根據《通知》,廣州將優化港澳青年來穗就業創業服務,持續實施“港澳青年走流程”系列活動。加大“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支持力度,對參加計劃的青年由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每月2000元標準給予生活補助。
同時,廣州還將加強對港澳人員創業的金融支持。未來,廣州將把港澳臺自主創業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重點扶持對象,拓寬在南沙創業的港澳人員征信種類和方式,將港澳青年獲批創業擔保貸款的擔保基金風險分擔比例從80%提高到90%。同時建立創業擔保貸款獎勵機制,按不高于當年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總額的1%,獎勵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成效突出的經辦銀行、擔保基金運營管理機構等單位。
在推進跨境就業和勞動關系治理方面,廣州也有所創新。例如,下一步廣州將全力拓展境外人才職業資格認可逐步擴大港澳籍調解員仲裁員規模,提高辦案數量,并落實“百企千人”實習計劃,為港澳青年學生提供仲裁實習崗位。
未來三年,每年建設認定高質量就業社區(村)30個
穩就業離不開健全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通知》支持各區購買社會化機構資源加強就業服務,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高標準打造廣州特色就業服務品牌。
根據《通知》,廣州將完善廣州特色基層就業服務網絡,支持各區購買社會化機構資源加強公共就業工作,用于開展各類基本就業服務、建設運營就業驛站、零工市場等,按每個街(鎮)每年不高于10萬元的標準,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購買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每年也將遴選工作成效好、任務量大的街(鎮),按每個街(鎮)10萬元標準,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廣州還將推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各區結合區域特點,打造“一區一品牌”招聘活動品牌。圍繞“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羊城行動,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技能人才品牌和勞務品牌。推進充分就業社區(村)建設,2024-2026年期間,每年建設認定高質量就業社區(村)30個,以后逐年增加,2035年實現全市全覆蓋。
為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廣州將進一步發揮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作用,對合作銀行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3000萬元及以下符合條件的信用貸款,在發生不良貸款本金實際損失時按規定給予合作銀行機構最高50%的風險補償。
鼓勵用人單位面向育兒婦女設置“媽媽崗”
促進就業的同時,廣州還將持續提升就業質量和權益保障水平,提升重點企業和重點群體精準服務質量。
根據《通知》,廣州將完善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工作機制,主動送政策和服務上門,“一鏈一策”做好重點產業鏈精準支持。加大“鏈主企業”、“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帶動就業能力強、涉及國計民生和生產保供企業等重點企業的精準服務力度。
《通知》還明確提出促進多元就業和創業,多渠道促進青年等重點群體就業,鼓勵用人單位積極設置面向育兒婦女的“媽媽崗”,提供靈活彈性的就業選擇,推動建設“媽媽崗”就業基地。開發儲備約900個公益性崗位,按規定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崗位規模,2024年全市國有企業(含文化、金融國有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不少于7000人。重點鼓勵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設立專職就業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
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同樣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手段。未來,廣州將圍繞“制造業立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部署,開展項目制培訓。重點面向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遴選優質的培訓機構、企業等承訓單位開展重點行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技能培訓項目。鼓勵面向新業態從業人員大力開展網絡直播、網約配送、農村電商等職業技能培訓。
為進一步改善新就業無房職工居住條件,廣州將繼續為新就業無房職工在就業初始階段提供過渡性、周轉性住房支持,并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政策,簡化提取手續,加快推廣按月付房租試點。
- 2024-02-06 推動政府工作報告任務落地落實 扛起經濟大市真正挑大梁責任擔當
- 2024-02-06 【一圖讀懂】一圖讀懂16屆6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
- 2024-02-06 違法排污或面臨近百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