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北部增長極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開放樞紐。3月8日,16屆63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北部增長極(含空港經濟區)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推動北部增長極從“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再向“開放樞紐”迭代升級,助力廣州向海而興、向空而強。
到2035年GDP占全市比重力爭達20%
在發展定位方面,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謀劃,對標上海虹橋等先進地區,《規劃》研究提出,推動北部增長極建成國際航空開放樞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要樞紐節點、國家空鐵融合產業發展示范地、廣州北部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地。
在發展目標方面,《規劃》分階段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的目標值。到2030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力爭全面實現10分鐘空鐵旅客聯運、半小時直達廣州中心城區、佛清肇以及一小時灣區軌道交通全覆蓋,北部增長極輻射能力覆蓋到中南、 西南地區,國際航空開放樞紐能級顯著提升。
到2035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力爭達到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500萬噸,廣州北站、白云站客流量均突破4000萬人次,廣州國際港集裝箱到發運量1380萬噸。建立完善的現代化空鐵樞紐產業體系,形成超3000億級的臨空產業集群,北部增長極GDP占全市總量比重力爭提升到20%左右。
構建“3+5+4”重點產業體系
北部增長極將以四大經濟形態(高流量的樞紐型經濟、高技術的智造型經濟、高能級的總部型經濟、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引領產業發展導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智造高地、跨境電商高地、樞紐型消費高地、空鐵科技創新高地。
《規劃》指出,構建“3+5+4”重點產業體系,形成“大交通”“大物流”“大智造”“大商旅”發展新格局。北部增長極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和世界級鐵路樞紐、軌道交通體系,提升空鐵樞紐群輻射能級,須鞏固提升3大空鐵核心產業——樞紐運輸與現代物流、航空運營與服務保障、先進交通裝備制造。
《規劃》明確,做大做強5大先進智造業:汽車智造、時尚智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與儲能,有利于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優勢,夯實北部增長極發展的物質支撐。
北部增長極將升級發展現代會展、跨境電商與數字貿易、特色金融、現代都市消費等對時效性要求高,具有臨空、臨鐵偏好的四大現代服務業,形成輻射區域大、附加值高、具有品牌優勢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
打造空鐵融合經濟示范區
在空間格局方面,北部增長極以“白云機場-廣州北站-廣州國際港”為支點,充分發揮空鐵樞紐疊加的乘數效應,全力打造空鐵融合經濟示范區,成為引領北部增長極快速發展的核心引擎。同時,統籌推進東、西兩翼產業協同發展,筑牢北部增長極快速發展的實體經濟支撐。
《規劃》提出,以北部增長極為核心樞紐,構建東西向廣佛肇優勢產業聯動發展軸和南北向廣清韶產業轉移協作發展軸,帶動粵北地區快速發展,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外溢,加強與知識城、東部中心、南沙新區供應鏈合作,強化自貿區聯動發展區建設,提高產業開放平臺發展水平。
- 2024-03-09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促進廣州林業高質量發展
- 2024-03-09 【一圖讀懂】一圖讀懂16屆6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
- 2024-03-09 廣州放寬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條件
- 2024-03-09 廣州設專項經費扶持電影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