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歸檔時間:2021年03月01日

奮力書寫新時代人民政協精彩答卷
  • 聽全文
  • 2021-01-28 10:17:2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守初心、勇創新、求實效、廣聯合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結構得以優化、市老年醫院開工建設、珠江西航道流域內38條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鄧山村名村項目建設讓農民年收入增加近一倍……過去的一年,盡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廣州市政協及其常委會以推進 “雙統籌”、奪取 “雙勝利”為履職重點,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為廣州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新貢獻。

  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也給人民政協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如何在新時代新要求發揮更大作用,廣州政協用碩果累累的成績單來回應嶄新時代課題。

  成績的背后,是廣州政協不斷以一心為民的初心、勇于創新的膽識、力求實效的作風、廣泛聯合的格局來書寫新時代人民政協的精彩答卷。

  堅守初心 一心為民

  貢獻政協力量助推民生改善

  政協來自人民、屬于人民、服務人民,一切工作為了人民。為百姓謀利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人民政協的初心和使命。

  從2018年初開始,市政協啟動實施“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三年協商行動計劃,圍繞十九大報告中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個有所”目標(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選擇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等問題,與廣州日報社、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等合作,創辦了“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

  近四年來,市政協落實流域河長制、市級河長制、湖長制,多次暗訪、巡查、調研珠江西航道、廣佛跨界河涌及相關治水工程開展情況。作為廣佛跨界重點整治河涌之一,石井河經過重拳整治后,水質持續改善,河岸景觀不斷變美。

  該平臺將政協開展民生實事協商的直觀形象搬上電視熒幕,集合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團體、基層社區、專家學者、群眾代表、媒體記者的多方力量,聯合開展專題調研、共商對策措施,共同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

  在協商過程中,市政協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杜絕貪多嚼不爛。每期“有事好商量”至少都要調研、開座談會五次以上。政協委員們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到群眾家中深入調研,并與基層代表開座談會,掌握“第一手”資料。

  協商方式也不僅由“文對文協商”轉變為“面對面協商”,更是由“階段性協商”轉變為“動態性協商”。這使得協商成果看得見、摸得著,避免了虎頭蛇尾。

  比如在2020年有事好商量第三期中,市政協委員楊靜提出,云城北二路和云城東路之間的河涌本應有一座便民橋,但因征遷難一直未動工,這導致居民若要從河涌一側的地鐵口前往白云山西門要繞行近兩公里。通過持續性的動態協商,這座便民橋在今年1月20日開工。楊靜自豪地表示:“履職期間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這履行了我作為委員的初心。”

  三年來,“有事好商量”先后精選完成29個協商議題,“舊樓加裝電梯”“公交地鐵接駁難”等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得到較好解決。2019年5月,“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被中組部選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之一,在全國宣傳推廣。“有事好商量”已經成為廣州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知名”品牌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改革的創新舉措。

  緊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獻計出力,貴在堅持,重在自覺。近四年來,市政協落實流域河長制、市級河長制、湖長制,多次暗訪、巡查、調研珠江西航道、廣佛跨界河涌及相關治水工程開展情況。如今珠江西航道流域內38條黑臭河涌已全部消除黑臭,48宗黑臭小微水體已完成整治任務。市政協對口幫扶清遠市巾峰村,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翻了4倍以上,實現省定貧困村、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雙出列。市政協聚焦疫情防控中的民生保障,召開市領導與政協委員民生實事協商座談會,探尋完善衛生監督體制等20個民生問題的解決辦法……為人民謀福祉貫穿了廣州政協履職工作的各個方面。

  立足實干 力求實效

  提升政協效能打造精品工程

  協商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作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廣州政協對自身工作的要求已經從“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成效”轉變。

  政協提出提案交給政府辦理,政府辦理后給予答復,這是政協的常態化履職方式。但廣州政協積極探索寓協商民主于試點實踐之中的協商形式,讓工作方式也有了極大的轉變。

  廣州政協不僅通過協商議政來建言獻策,通過民主監督來跟蹤問效,更通過試點實踐來檢驗成效。由此,政協建言資政有了實踐經驗作為支撐,所提意見建議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協商成果能夠得到更好轉化。

  近年來,廣州市政協每年從重點協商議題和重點提案中,選取部分黨委政府重視、市民群眾關注、社會影響廣泛的議題和提案,開展試點實踐,由此打造了一批政協的精品工程。

  2018年,廣州市政協圍繞“以主導產業為引領,以龍頭企業為帶動,推動廣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開展常委會協商,從宏觀層面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在協商過程中,為提高協商質量,廣州市政協以協助廣州開發區引進“粵芯芯片項目”及上下游系列項目作為試點,由政協牽頭開展“粵芯芯片項目”引進落地和協商推進工作,先后召開多次協調推進會,爭取中央和省市有關部門的支持。

  2019年9月20日,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順利投產,項目總投資288億元,成為廣州市第一條、廣東省唯一一條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線。市政協也在后期持續跟進提案辦理,以粵芯集團為抓手,加快推進廣州半導體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工作。

  增城區小樓鎮鄧山村曾是市政協的對口幫扶村,因地域環境等原因,鄧山村的基礎設施與居民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2019年,廣州市政協圍繞“加大名村名鎮建設力度,推動廣州鄉村振興發展”議題開展常委會議協商,把政協協商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選取廣州市增城區鄧山村作為建設名村名鎮的試點村,政協主動牽頭做好協調推動工作。

  在試點工作中,政協召集市區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知名企業、城鎮規劃研究機構、村民代表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集中研究方案舉措,制定詳細的試點工作方案,協調解決諸多政策難題,協助推進項目投資約5億元。

  不到兩年時間,鄧山村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集體年收入從原來的34萬元增加到55萬元,農民年均收入從原來的1.5萬元增長到2.95萬元。大片土地從無人耕種到如今以每畝租金1200—1400元實現流轉,種植業從低端、零散的傳統生產模式向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生產模式升級。

  過去因為貧困,鄧山村村民紛紛外出打工,女性也不愿意嫁進村子。如今超百人回流鄧山村居住和發展,村民梁共財常年在天津從事汽修,也回到了家鄉準備做民宿的生意,他說:“鄧山村能變得如此美,我做夢也想不到。”

  這些協商能夠落地生根、結出碩果,都有賴于務實重效、久久為功的履職導向。通過探索寓協商民主于試點實踐中的協商形式,廣州政協無疑為政協履職提質增效積累了新的經驗。

  勇于創新 善于創新

  激發政協活力探索工作路徑

  創新是人民政協事業保持活力的不竭源泉。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唯有創新才能不斷完善協商能力、優化協商機制、提升協商有效性,進而推進協商民主的茁壯成長。

  協商就要真協商。真協商應該體現在調研論證、建言獻策、推動辦理、監督落實的協商全過程。2017年以來,廣州市政協探索構建試點、協商、建言、監督全過程不斷線的常態機制,改變過去一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只協商一個議題的做法,每年確定3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協商議題和3-4個主席會議協商議題。

  每個議題以試點實踐作為抓手,同步開展專題調研、同步協商形成“建議案”、同步開展“建議案”辦理協商、同步協商檢查“建議案”辦理成效。每個議題都由過去的季度性協商,變為貫穿全年的“跟進式”協商。協商的題目和頻次增多了,但是每個議題的協商時間更長、過程更完整、討論更充分、成效也更好。

  “大力推動廣州與周邊城市在基礎設施、產業服務、政務服務方面的互聯互通,促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上水平”是市政協2017年的常委會專題協商議題。市政協在第二季度常委會形成建議案,第三季度會議聽取協商辦理情況匯報,第四季度會議聽取進一步落實情況匯報,通過加強跟蹤問效,力促協商成果的落實。

  其間,市政協主要領導帶隊,市政府有關部門和白云機場集團、廣鐵集團、廣州港等企業參與,先后到東莞、清遠、佛山、中山,同當地黨政領導、政協委員和企業代表共千余人開展對接活動。通過協商、辦理、監督和試點推進,助力推動了70個合作項目或事項,有效推動了廣州與周邊城市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同期,在“大力發展民營先進制造業,促進廣州實體經濟上新水平”常委會專題協商議題中,市政協專門針對廣州缺乏大型民營制造企業的發展短板,選取7家企業為試點培育千億級民營制造企業,協商過程中組織委員深入開展調研,第二季度召開會議形成建議案,第三季度進行民主監督推動建議落實,第四季度邀請政府職能部門反饋落實情況,為培育廣州本土千億級民營先進制造企業凝聚力量、解決問題、幫扶發展。

  正因為堅持創新性,廣州政協的工作呈現一批緊扣時代脈搏、緊跟發展潮流的亮點。

  2020年9月,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向公眾正式開放。該中心打造了廣州地區第一個播放全彩開國大典歷史紀錄影片的沉浸式空間,也是目前全國地方政協文史館展示香港新政協運動相關史料較為齊全完整的一個展館。通過展示人民政協和新中國的誕生歷程、廣州政協和多黨合作制度實踐的光輝歷史,該中心成為宣傳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和多黨合作光輝歷程的重要平臺。

  2020年12月,廣州市政協首次為政協委員工作室———曹志偉委員工作室授牌。以繪制“人在證圖”圖表著稱的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在2014年就組建個人工作室。授牌不僅是對曹志偉的個人肯定,更標志著市政協在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推動履職向界別群眾延伸、創新基層協商民主形式上邁出了新步伐。

  廣泛聯合 深入聯動

  發揮政協優勢唱響協商舞臺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加強聯動協商,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形式,對發揮市縣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廣州市政協著眼加強工作聯動、形成協商合力,重點在探索聯動協商形式、建立聯動協商機制、增強聯動協商實效上下功夫。通過縱向聯動和橫向聯動,廣州市政協工作呈現別開生面的新局面。

  2017年,廣州市政協和荔灣區政協聯袂貢獻了市政協重點提案 “打造廣州西部交通樞紐,服務珠江兩岸城市群的建議”。提案提出由市牽頭開展廣州市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工作,結合廣佛江珠城際線和軌道22號區域快線的建設,將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提升為廣州市的一級綜合交通樞紐。在提案督辦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加強了對廣州西部交通的重視,通過規劃軌道樞紐場站綜合體、布局城市軌道和城際軌道等方式,解決了多年的交通“頑疾”。

  這個重點提案的提出和辦理,打開了市、區兩級政協聯動協商的局面。此后市政協每年都面向區委、區政府、區政協征集協商議題,發揮市政協人才更多、智力更密、聯系更廣、平臺更大的優勢,來解決區里重大關切的問題。

  此后市區聯動形成的工作精品層出不窮,比如市政協與黃埔區政協聯合開展關于集成電路產業的協商、與越秀區政協聯合開展打造傳統中軸線的協商,與荔灣區政協聯合開展打造文化街區的協商,與海珠區政協聯合開展建設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協商……不少重點工作實現了突破性進展。

  界別是人民政協協商議政、開展活動的基本單位,是人民政協的顯著特色。為了拓寬界別渠道,更好發揮界別作用,市政協探索開展了跨界別的聯動協商,根據界別委員的專長和智力優勢,以專業相近、行業對口、興趣相投為出發點,組織相關界別的成員合作開展帶有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論證。比如2020年3月25日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協商座談會上,民建、工商聯等界別就為廣州加快推動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建言獻策。

  在加強市區聯動、界別聯動外,廣州深圳兩地政協在去年11月17日共同簽署了《廣深兩地政協攜手助力“雙城聯動”工作備忘錄》,跨市的政協聯動立即被提上了日程。2020年11月29日,深圳市政協委員受廣州市政協邀請,參加民生實事協商平臺“有事好商量”第九期,一同為“提高殘疾人群體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貢獻智慧。而12月30日,深圳市政協舉行2020年第九期“委員議事廳”節目直播活動,活動首次邀請廣州市政協委員一同參與,廣深兩地政協委員合力出謀劃策,助力大灣區職業教育發展。

  黨和國家事業越是向前推進,越需要凝聚共識,越是處于發展關鍵期,越需要保持強大定力、聚合磅礴之力。廣州政協近年來加強跨層級、跨黨派、跨界別、跨地域聯合聯動,正是凝聚最廣泛智慧和力量的有益嘗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