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委員:
我受政協第十三屆廣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報告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總體工作情況
2020年,市政協委員、各黨派團體和各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一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聚焦推進“雙統籌”、奪取“雙勝利”,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等中心工作提交提案699件,經審查,立案538件,轉作意見161件,立案率76%。在立案提案中,集體提案99件,委員提案439件。依照《廣州市辦理政協提案辦法》的規定,立案提案已全部交有關承辦單位辦理,辦結率為100%。其中,已經解決或建議被采納的408件,列入計劃擬逐步解決的111件,因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留作參考的19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市政協黨組的帶領下,市政協委員、各黨派團體、各界別和各專門委員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投身抗疫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推動精準復工復產和就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等,積極建言獻策、履職盡責。至十三屆四次全會召開前夕,共收到疫情相關提案52件,其中24件關于加強口罩供需管理、兌現暖企政策分類支持復工復產、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減免高速路段收費、減免中小企業社保繳費、精準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等時效性強、建議切實可行的提案建議,及時通過市政府辦公廳轉送職能部門參考,為制定和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措施,提供重要的參考借鑒。
二、提案辦理成效
提案成果得到有效運用,黨政部門采納或參考提案建議,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等工作中凝聚了政協智慧。
經濟建設方面,審查立案提案132件,占25%。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做優做強高端現代服務業等提案,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結合新冠疫情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復工復產的提案建議,市發展改革委及時制定出臺了“穩增長48條”“信用助企9條”“數字經濟22條”“六穩”“六保”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暖企惠企的政策措施。結合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廣州民營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市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牽頭建立普惠金融專項工作機制,扎實推進“三會一督辦”,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出臺創新舉措。結合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的提案建議,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進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推動我市跨境電商加快發展。結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搶抓數字新基建,加快構建粵港澳5G應用創新中心的提案建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積極優化政策體系、加強技術攻關、強化金融支撐,加快將廣州打造成網絡完善、應用豐富、產業集聚的5G強市。結合建立“灣區制造”品牌評價體系,助力廣州建設制造業強市的提案建議,市市場監管局將“灣區制造”納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2020年行動計劃的重點工作,13家企業通過“灣區制造”評定,為企業競逐國際舞臺提供了國際化新名片。
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審查立案提案156件,占29%。加快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改善公交地鐵接駁等提案,助推市委市政府優化提升城市環境重大部署的貫徹落實。結合加強農村環境設施管護體系建設,促進廣州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提案建議,市農業農村局加快補齊設施建設和管護短板,重點做好強化財政保障、管護標準制定、管護模式創新等工作。結合應對突發疫情等應急災難事件、做好避護場所用地儲備及基礎建設的提案建議,市應急管理局加快完善全市應急體系建設,全面整合應急庇護資源,全面布局避護場所規劃建設,全面提升應急處置和物資保障能力水平。結合廣州市公共交通體系聯通的提案建議,市交通運輸局結合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加強公交地鐵接駁,大力拓展“如約巴士”定制公交線路,推動城鄉公交均等化發展,提高市郊新建區域公交服務水平。
教科文衛體方面,審查立案提案183件,占34%。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醫療衛生服務保障體系、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惠民等提案,有力助推了我市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和文化事業新發展。結合后疫情期建立智慧教育云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提案建議,市教育局整合全市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完善廣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互聯網+精準幫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結合聚力推進金融創新,助推廣州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提案建議,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科學技術局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和科技創業投融資體系,提供多層次金融服務,促進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結合規范民宿管理,推動文旅融合,鼓勵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建議,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大力推進《廣州市民宿旅游發展專項規劃(2018-2035)》實施,結合“一核兩翼三帶”總體空間布局,引導中高端精品民宿串點連線成片、大眾民宿“規模+特色”發展,不斷提升廣州民宿影響力。結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留住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人才的提案建議,市衛生健康委加大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組織體制、創新公共衛生單位管理機制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
社會法制民生事務方面,審查立案提案67件,占12%。發展養老服務業、保障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權益、完善人才政策和提升法律服務等方面的提案,促進我市民生改善,更加彰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結合深化法律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提案建議,市司法局在司法協作、法律服務、多元化糾紛解決、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用功,積極探索“一國兩制三法域”下法律合作的新路徑新模式。結合消除公共健康隱患,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提案建議,市林業園林局積極研究制定《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明確執法責任主體和執法協作機制,確保對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長效、有效監管。結合簡化慢性病用藥程序,讓群眾“少跑腿”的提案建議,市醫保局聯合市衛健部門印發《關于做好慢性病長處方和“互聯網+”復診工作的通知》,實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網上就診、醫保統籌基金按標準支付和27個一類門特單次處方藥量最長可延長至3個月等,進一步促進我市“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發展,推動建立分級診療機制,促進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三、提案工作經驗特點
一年來,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重點提案為抓手,創新工作方式,引領帶動廣大政協委員轉變思想觀念,樹立全面客觀的“提案成績觀”,充分發揮提案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中的作用,有效促進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獨特作用和優勢進一步彰顯。
(一)黨的領導更加有力
市主要領導以身示范支持政協履行職能,帶頭參與政協協商,認真聽取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關于經濟發展和民生實事的意見建議,為政協提案工作明確重點和方向。市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完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17件重點提案,在審定辦理工作方案、召開辦理協商座談會、協調解決提案反映的問題等各環節,市領導用心用情、扎實督辦。市黨政部門負責人認真落實提案辦理工作制度要求,壓實提案辦理職責,形成了黨委政府高位統籌、政協提案精準建言、職能部門務實辦理,分級負責、協同推進的提案工作新格局。
張碩輔書記牽頭督辦《關于深化合作,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提案》,推進廣州著力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優化科技金融生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支持南沙打造“人才特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溫國輝市長牽頭督辦《關于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廣州建設國際交通物流樞紐的提案》,在建設海陸空“三位一體”交通物流樞紐網絡、構建交通物流樞紐一體化平臺、加強全市現代物流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以及推動交通物流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成效明顯。劉悅倫主席牽頭督辦《關于推動廣州傳統步行街轉型升級,促進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提案》,推動北京路打造提升消費環境和消費體驗,被國務院辦公廳作為擴大內需和穩定外貿外資的典型經驗通報表揚。
(二)對接協商平臺更加主動
提案工作與“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全會期間的界別協商座談會和大會發言,以及“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市領導與政協委員民生實事協商座談會”等精品協商平臺工作有效對接,在議題選擇培育、提案轉化督辦等環節各部門聯動,2020年共跟蹤推進各協商平臺轉化提案近60件。例如,大會發言“理順體制機制,推動廣州中醫藥出新出彩的建議”轉化為年度重點提案,市委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廣州市中醫藥強市建設領導小組,高規格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推進中醫藥產學研結合,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形成了平臺充分協商溝通、提案跟進督辦落實的工作閉環,提案工作成為發揮協商平臺作用、推進協商成果轉化落實有效抓手和機制保障。
(三)服務保障更加及時
一是督促部門務實辦。重點抓住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聯系緊密、辦理協商溝通不充分和委員反饋不滿意的提案,及時通過組織召開協商座談會、重點督促整改等形式,加快辦理速度,同時與市政府辦公廳聯合開展“提案辦理回頭看”,切實提高辦理成效。二是引導委員客觀看。重點加強針對問題的政策調整方向不明確、客觀條件不成熟和涉及業務部門多的提案辦理協商,幫助委員更深入了解黨委政府部門對提案建議的總體考慮、現實努力和客觀條件,促進形成共識。三是技術保障跟時代。積極推動“互聯網+”提案工作,針對突發新冠疫情對全會組織和提案審查工作帶來的影響,及時升級改造提案管理系統,重點完善提案在線審查功能,初步實現提案工作全流程線上管理。四是分析研究挖潛力。首次聯合市社會科學院對全會提案開展綜合分析,系統總結提案反映的熱點難點,結合我市工作大局分析提煉需高度重視的問題,形成《關于廣州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綜合分析報告》,為深入挖掘提案潛在價值,準確把握提案督辦著力點,整體提升提案質量、提案辦理質量提供了有益參考。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提案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引導提案精準選題的辦法和手段不多;提案審查立案的質量標準有待提升;提案協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有待加強;提案質量和辦理成效評價標準、制度需要抓緊建立完善;委員、黨派團體主體作用發揮和提案宣傳工作等有待提升。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解決。
四、2021年工作重點
新的一年,提案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和省委、市委全會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廣州科學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高度聚焦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等重大議題建言資政,為廣州加快建設國際大都市,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在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勇當排頭兵凝心聚力。
(一)加強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
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提案工作的中心任務和著力點。一是強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不斷鞏固和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以及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系統深入學習,引導政協委員、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認識人民政協的新定位新使命,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二是突出堅持凝聚共識的方向與目的。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二項制度機制,持續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抓住“誰影響誰”這個根本問題,引導委員樹立全面客觀的“提案成績觀”,凝聚全社會對黨政決策部署的共識,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二)加強提案培育,提升提案質量
始終堅持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建言資政,聚焦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獻計出力。一是重視提案線索收集工作。探索建立與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市政府熱線電話(12345)、市社情民意中心等有關部門和機構的溝通聯系機制,及時了解黨委政府工作動態和群眾所思所想,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收集社會焦點問題,將各類信息有效轉化為提案線索。二是更好調動黨派團體和各區政協的積極性。堅持走訪黨派團體、區政協工作制度,及時通報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協年度重點工作動向,加強在提案選題、培育和督辦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著力提高集體提案、界別提案、民生實事提案以及監督性提案的比重。三是改進和加強與各協商平臺對接。更加積極主動對接政協精品平臺履職活動,在議題征集和篩選、提案轉化和督辦等重要環節上加強合作,提升提案質量,推動政協協商成果更好的落地見效。
(三)健全工作機制,全面提質增效
一是建立和完善提案質量和辦理評價機制。借鑒深圳政協提案工作清單制經驗,從提案管理平臺清單化改造入手,逐步打造提案提出、辦理、質量評價和績效考核全流程數據化、標準化的管理機制。二是提升提案工作信息化水平。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為支撐,充分挖掘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和提案數據庫,打造“數據一個庫、辦理一張網、協商一鍵通、評價一平臺”的提案工作綜合信息網絡體系,更精準服務、更有力推動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的“三提高”。三是推進提案工作向基層延伸。在重點提案培育、民生實事協商座談會等重要工作加強與區政協的對接指導,在涉及各區重點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的提案督辦上加大力度、加強合作,通過提案集中反映和推進解決基層重大問題。
各位委員,世事巨變、時代跨越,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兩個大局”親自為新發展階段廣東工作定位領航,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為廣州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勇當排頭兵,著力提高建言資政、凝聚共識質量和水平,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奮力譜寫政協提案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