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260個市重點建設正式項目完成投資675.8億元
外貿出口 同比增三成
記者從28日召開的2017年上半年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獲悉,上半年,廣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891.48億元,同比增長7.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2.65億元。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總體向好。記者從28日會上獲悉,上半年經濟運行形勢表現出幾個特點:
一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GDP增長7.9%,高于全國(6.9%)。外貿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值5044.8億元,同比增長31.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同比均增長4.9%。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94.5億元。1~6月,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06.9億元。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穗莞深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廣州鐵路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軌道交通十三號線首期工程、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工程、南大干線(東新高速—蓮花大道)、廣州市新白云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工程(北段)等重大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超10億元。
1~6月,260個市重點建設正式項目完成投資675.8億元。從項目建設階段看,新開工項目基本按計劃開工,上半年共有42個項目開工建設;續建項目扎實推進,131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40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4.6%。下半年,廣州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會更大。
二是發展動能轉換加快。高端產業增長較快,1~6月,高新技術產品完成產值4361億元,同比增長11.6%。
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2385億元,同比增長21.8%。電子產品制造業完成產值1171億元,同比增長9.3%。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成產值1072億元,同比增長11.1%;智能裝備產業完成產值272億元,同比增長6.6%。貨運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機場旅客吞吐量、機場貨郵行吞吐量、客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保持較快增長。一批IAB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廣州的產業結構在改革中優化,發展動能在轉換中增強。
三是質量效益明顯提升。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2.65億元,增長16.3%,增速較一季度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6.0%。
分析:消費價格水平穩定
據統計,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值5044.8億元,同比增長31.4%,增速比1~5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值3142.4億元,同比增長34.8%;進口總值1902.4億元,同比增長26.1%。
廣州市統計局表示,從經濟運行環境和質量看,上半年財政收入加快增長,工業企業經營效益有所好轉,消費價格水平穩定。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1%,較1~4月加快0.6個百分點。
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2%,漲幅比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分別上漲1.5%和3.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出廠價格(PPI)同比分別上漲10.6%和3.0%,漲幅較1~5月分別回落0.4個和0.3個百分點。
廣州經濟亮點
中國制造廣州示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獲悉,廣州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出臺實施服務經濟創新發展規劃,加快發展高端高質高新產業。一產、二產、三產比例調整為0.99︰29.45︰69.56。
IAB產業加快成長
上半年IAB產業發展提速,來自廣州市發改委數字顯示:新一代信息技術(I)方面,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思科智慧城等項目加快建設,光電子元器件、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增長97.9%、77.3%。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成產值1072億元,同比增長11.1%。
人工智能(A)方面,科大訊飛、亞信科技等企業落戶,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加快建設,智能裝備產業完成產值272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1.4%,工業自動調節儀器表與控制系統增25.3%。
生物醫藥(B)方面,成功舉辦第十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GE生物產業園、百濟神州生物制藥項目開工建設,醫療儀器設備產量增長18.1%。
市場主體日增八百
今年上半年,創新迸發出巨大的潛力。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中國風險投資論壇等盛會在廣州成功舉辦,廣州成為全國矚目的創新創業地。廣州向省推薦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998家。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20家,新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7家;廣州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29.8%和29.7%。
廣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全球目光,匯聚了越來越多的高端資源,企業爭相落戶,使廣州成為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廣州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25.4%,日均增加市場主體約800戶,其中新登記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增長38.1%、49.2%。
再造十個創新園區
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下半年廣州市將繼續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高端高質高新產業。加快發展IAB產業。出臺實施《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更好發揮新興產業發展資金作用,設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加快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GE生物產業園、百濟神州生物制藥、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大廈、廣汽乘用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10個左右價值創新園區。力爭全年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50家,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突破1萬家。力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促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完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重點在IAB領域培育一批龍頭標桿孵化器。瞄準歐美優質企業和世界500強,“一企一策”開展靶向招商,引進更多創新型總部項目。高水平辦好財富論壇等重大活動。提升三大國際戰略樞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