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貴黨旗檔案廣州巡展
《紅旗飄飄》廣州開展。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和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由中國政協文史館主辦、廣州市政協協辦的《紅旗飄飄——中國共產黨黨旗誕生歷程珍貴檔案展》廣州巡展于30日在廣州圖書館正式展出。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主持了省市領導集體參觀活動。全國政協文史學習委副主任卞晉平,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鄒銘,省政協副主席林雄、林木聲、王珣章、劉日知,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中國政協文史館館長沈曉昭,副館長王京平,省政協秘書長吳偉鵬,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世彤,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詠虹,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勉,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廣州市政協副主席李瑾、張嘉極、黃炯烈以及廣州市直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協常委會議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廣州市政協機關全體干部等近500人集體參觀了展覽。
劉悅倫表示,這次展覽在廣州市舉辦,體現了全國政協對廣州和廣州市政協的充分信任和關懷,體現了全國政協、省政協對廣州和廣州市政協的熱情關愛和支持,體現了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和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政協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配合。
卞晉平表示,希望通過展覽中豐富鮮活的史料,讓廣東更多的黨員和社會群眾了解黨旗、黨徽的誕生歷史,學習黨史知識,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知黨愛黨永遠跟黨走,凝心聚力,奮發圖強,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勝利。
九十年前,在廣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第一次作出關于黨的旗幟的正式決定;在廣州,革命將士第一次高舉著中國共產黨的旗幟發動了武裝起義。由中國政協文史館主辦、廣州市政協協辦的《紅旗飄飄——中國共產黨黨旗誕生歷程珍貴檔案展》廣州巡展正在廣州圖書館舉行,將持續到7月30日。
展覽以黨旗的誕生歷程為主題,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及檔案資料,回顧黨的發展歷程。
廣州巡展更添地方元素
展覽分五部分:“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幟”“戰斗的紅旗”“高舉團結抗戰的大旗”“七大期間的公開征集”“歷時八十一載寫入黨章”。展覽通過黨旗的演進確立過程,回顧黨的發展歷程,普及黨的知識,教育廣大黨員群眾堅定跟黨走的信心。
展覽主辦方、中國政協文史館館長沈曉昭介紹,這次展覽在廣州舉辦具有非常突出的意義,因為是在這里,黨的領導機關第一次作出關于黨的旗幟的正式決定;在廣州,革命工農兵第一次高舉著紅旗、戴著紅巾發動了武裝暴動——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斗爭中,全城革命將士全部換上紅色領巾;勞動民眾豎起鐮刀斧頭紅色旗。一時間,鐮刀斧頭交叉的紅旗,飄揚在全廣州城。這是全國首次高舉著中國共產黨的旗幟發動的武裝起義。
廣州市政協還征集了很多實物,使這些歷史元素更加生動、更令人難忘,尤其是廣東省農民協會會旗、葉挺獨立團團旗、七大代表證、中華蘇維埃發行的第一套貨幣等珍貴文物使展覽更直觀和更具地方特色。
廣州起義黨旗飄揚
沈曉昭介紹,廣東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更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具有穿越時空的恒久魅力,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和氣質。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廣東省委聯席會議通過《中共廣東省委通告(第十四號)——南方局、省委聯席會議通過的最近工作綱領》,明確指出:“一律廢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紅旗以斧、鐮為標志,與國際旗同?!边@是黨的領導機關第一次作出的關于黨的旗幟的正式決定?!坝眉t旗,以斧、鐮為標志”的中共黨旗圖案式樣,基本框定了黨旗的輪廓和構成要素。
1927年10月12日,南昌起義軍第24師余部1200余人按周恩來指示,奔赴“廣東的井岡山”——現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在這里,該部接受了“三換一建”改編:換名,取消原國民革命軍番號,改稱中國工農革命軍第2師第4團;換旗,取消“青天白日”旗,改為“斧頭鐮刀”紅旗;換裝,取消原國民革命軍軍裝,改穿灰藍色的新制式軍裝;在軍隊中建立中共黨組織,團部建立黨委,營設黨總支部,連設黨支部,史稱“中洞改編”?!爸卸锤木帯笔俏尹h我軍重大的歷史事件,建立了我黨我軍早期的正規軍隊,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鐮刀斧頭紅旗全城飄揚,代替了青天白日旗。這是全國首次高舉中國共產黨的旗幟發動的武裝起義,廣州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