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向心力 廣州新價值
藍天白云下的廣州塔和珠江兩岸景色。
廣州思科智慧城的效果圖。
世界局勢風云變幻,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如何用穩定性、創造性去應對不確定性,成為世界各國政要、跨國企業、機構在2017夏季達沃斯所共同希望尋找的答案。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城的廣州,穩定持續的增長、科技創新的活力、IAB戰略下多個重大項目落地,引來廣泛關注。
50多場會見、3次主旨演講、1個“廣州之夜”,廣州代表團與超過50位世界政要、跨國公司高管、國際組織負責人共商創新價值體系,謀劃全新商業合作模式,攜手共同應對經濟不確定性。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教授點評,廣州非常符合第四次工業革命城市特質(4IR城市),正在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最佳實踐地之一。
今年年初,廣州宣布了IAB計劃,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生物醫藥產業。半年時間里,富士康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思科工業物聯網智慧城、GE生物產業園、南沙人工智能研究院紛紛落戶并動工,投資400億以上項目5個,100億以上項目超10個,IAB的三個領域里都有高質高新項目落地,而且項目從談判到落戶到動工,處處透著高效,令世界矚目。每一個重大項目,都帶來產業鏈上下游過百企業,產業要素資源向廣州集聚。這種集聚效應下,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想到廣州一探究竟,出現了世界500強企業主動求合作、項目找上門的現象。
在廣州發現屬于世界的共同價值
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充滿兇險,中國經濟卻如一股清流,穩定而持續增長。中國模式、中國道路,成為世界政要、企業家、學者研究的新話題??鐕髽I來中國投資,不再照搬原本在歐美的模式,而是要與中國本土合作,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特有商業模式。
在這個背景下,廣州自身的城市治理經驗也備受國際關注。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廣州的公共衛生管理模式引起了各國衛生部門長官、多家著名跨國醫藥企業高管的興趣。世界城市公共衛生的各利益相關方希望推行的計劃與廣州的醫療改革有共同的價值取向,這也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廣州經驗走向世界的背后,是世界注意到廣州提供優質合作模式的潛力。國際企業和機構在廣州發現了屬于世界的共同價值。
世界醫療計劃期待“廣州模式”
今年夏季達沃斯特邀廣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全國著名重大和突發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管理專家唐小平教授出席,并在“健康城市合作伙伴:大型城市創新應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醫療保健行業的價值:中國價值型醫療保健模式的機遇”兩大主題會議上作為主講嘉賓發言。
唐小平教授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曾獲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資助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從事病毒性肝炎研究,先后在泰國國際艾滋病臨床研究合作中心、美國北卡羅納大學和馬里蘭大學從事艾滋病臨床培訓與研究,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診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尤其在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悉,這是廣州醫學專家首次被論壇特邀作主講嘉賓。唐小平受邀,主要是因其擁有官員和專家雙重身份、流利的英語表達,以及廣州城市治理經驗而備受世界關注。參加論壇討論的,除了唐小平以外,還有世界衛生組織負責人、各國衛生部門長官、多家著名跨國醫藥企業高管、NGO組織者等城市公共衛生利益相關方。
唐小平介紹了廣州市人口構成、平均預期壽命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情況,著重對廣州市如何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監測、防治體系建設、配套政策支持等作了系統解讀,并對下一步如何從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監測、干預、早期診斷和治療、病人隨訪與管理,以及政府、社會組織、醫療衛生專家、醫藥企業等多部門聯動提出建議。
唐小平表示,世界城市公共衛生的各利益相關方想推行一個計劃,選取全球一些100萬人以下的城市或地區,建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體系,“廣州的城市治理經驗備受關注,他們現在希望選擇廣州作為試點,可能會在某一個區整體試點。”唐小平進一步解釋,當前的體系是以治病為導向的,大家得了病才去看,而這個新的試點體系是健康為導向,預防要站到最重要的位置。試驗區是整合很多資源,通過多部門的參與、利益相關者,打造慢性病防控體系。
以糖尿病舉例,在社區先檢測,發現糖尿異常,還未到糖尿病階段,社區就會提前介入干預,教你節制、運動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并發癥發生,治療不一定要到大醫院。當前治療糖尿病的錢大幅花在發病后,而這種試點模式會將重點放在病前,可以節省費用。
唐小平表示對這樣的試點持開放態度,“感覺這個計劃跟我們的醫聯體建設方向很一致,價值取向很接近。醫聯體就是加強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提高水平和能力,讓病人一簽約就享受整個團隊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信息共享,雙向轉診的機制。”
唐小平稱,論壇討論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體系試點,是個國際化的好項目,如果最后真的要落戶廣州,還要考慮跟國情接軌的問題。“要看具體機制和實操,跟我們的醫保體系如何合作,跟我們本身的醫改醫聯體如何整合,都很關鍵?!碧菩∑秸f。
廣州城市治理經驗備受國際關注,廣州也有意愿成為創新價值醫療服務實施試點,為中國和世界推出廣州模式。
合作模式與價值觀成廣州招商新優勢
當今在招商的激烈競爭中,僅靠政策、土地、資源等硬招商,是難以招來優質企業的。當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希望找尋新商業模式時,哪個地方能替他們想到模式、找到方法、創造市場、提供價值觀趨近的合作方式,就能招到好的企業?;蛟S,這就是達沃斯論壇應有之義,就是一場關于合作的頭腦風暴,就是研究如何追求共同價值。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首席執行官菲克·謝白曼表示:作為達沃斯聯席主席之一,我剛剛參加完李克強總理與企業的對話圓桌會,就立即來到廣州。近年有不少企業從香港搬到廣東,如李錦記、金山,發展得很好。廣東擁有龐大的市場,開放創新的環境,我們迫切希望與廣州市政府合作,倡導新型工業模式,為行業帶來可持續發展。不僅中國,西方國家也有學習包容性增長的迫切性,因為很多地方保護主義帶來了發展的障礙。中國經濟增長,不能只靠投資和出口,還要考慮消費,廣州消費就是最大的動能?!拔覀兤诖c廣州市政府探討碳排放交易這一新商業模式,未來將帶團隊到廣州實地探討推動,希望實現企業盈利、地區經濟、生態環境優化的包容性增長模式?!?/p>
日本三菱商事前主席、榮譽主席小島順彥表示:“每年冬季、夏季達沃斯,我們都會與廣州進行溝通。根據建議,三菱商事與廣州開展定期對接溝通活動,現在活動開展得很好。之前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總理與施瓦布教授的對話,充分展現出中國未來發展趨勢,使我想到必須加強與廣州溝通,有助于開發新的機遇,為廣州和中國經濟發展貢獻?!彼J為,廣州的汽車、高端制造、電子技術,都有很大發展,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江森自控公司董事長穆安禮表示:“廣州提到對內對外的開放政策,歡迎有競爭性企業都到廣州開展業務,不設排他性。我非常同意這個價值觀,我們生活在多元世界里,應該充分開放,例如,我們與思科有合作,與華為也有合作。廣州這種開放性合作模式,是具有創造性的,很多跨國公司在國外都有固定模式且不容易打破。來到中國,跨國公司必須有合作也同樣有創造性,一定不能被歐洲和北美模式禁錮,才能更好發展?!八伎芕-PARK”的概念深得我心,這里有一個綠色、共享、創新的生態理念?!彼硎荆F在需要進一步理解思科在廣州要做什么,探討廣州和江森可以怎么做。他特別希望能夠在接下來落地落實進一步的行動計劃,讓江森與廣州相互之間形成共識?!敖皇敲恳粋€問題都有答案,所以要與廣州一起尋找?!蹦掳捕Y表示。
產業集聚效應
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當一個規模較大的企業出于接近市場或節約經營成本的考慮,在生產區位上作出重新選擇,并投資于一個新的地區的時候,有可能引發同類企業和相關企業朝這個地區匯聚。
信息技術企業:看到思科來廣州也要跟著一起來
江森自控公司董事長穆安禮:
“記得在冬季達沃斯與廣州市領導見面時候談到了思科在廣州的項目,前不久我與思科總裁見面時候,他也在推介廣州的項目,作為思科的全球合作伙伴,看來我們不在廣州做點事情不行啦?!边_沃斯聯合主席之一、江森自控公司董事長穆安禮(Alex Molinaroli)笑言,以前跟思科的合作都是在國外,現在是時候考慮一起在中國的合作了,“在基礎設施和系統方面,思科發揮很大作用。我們要深入跟思科洽談,看看在中國合作要采取一種怎樣的商業模式,必須要在廣州找到新的道路?!?/p>
北京滴滴科技公司高級副總裁龐基敏:
“廣州是我們華南業務中心,也是公司業務增長最快的地方。我們分公司現已落戶廣州開發區,數據庫也放到了廣州。網約車作為新興事物,在廣州發展一直被政府包容看待。滴滴認為,廣州無論城市發展水平還是開放程度都是國內最好,符合包容性增長的理念。滴滴期待在公共交通出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與廣州有更多合作?!?/p>
人工智能企業:跟著成本人才走自然就走來廣州
軟通動力董事長劉天文:
“我們北京中關村的企業,最近都聽說廣州在搞大動作,很多大項目都過來了,震動很大。像亞信、百度過來搞人工智能,那我們肯定也得來啊?!避浲▌恿Χ麻L劉天文特別感慨,“最近跑了很多城市,廣州給我一種安居樂業的感覺,特別親切、舒服,像家一樣。企業都是跟著成本、人才走的,廣州這方面優勢很大。而且廣州連串戰略定位高端、國際化,大項目接連落地,產生馬太效應,企業就紛紛走上門來了?!眲⑻煳谋硎?,想把創新總部和國際總部放到廣州,利用“一帶一路”的建設走出去,“來達沃斯之前,我就是帶著團隊在廣州摸底調研,廣州在城市中心沿江的地方,整了這么大一塊互聯網創新聚集區,真的不得了,太吸引人,我們迫切希望能夠落戶海珠?!?/p>
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
我們公司在智慧城市方面有很多布局,除了北京總部以外,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也有布局,過去跟廣州接觸不夠多,確實遺憾。現今了解到,廣州在環境、成本方面有很大優勢,政府在力推科技創新,特別是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設立100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我們要加緊研究,希望與廣州進行對接,專門到廣州調研,進行智慧城市方面的布局合作。
生物醫藥企業:城市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企業選擇
賽默飛科技大中華區總裁江志成:
來之前,我們跟廣州已經談成了,要在廣州建生物工廠,擴大廣州公司規模,把更多的生意放在廣州。今天可以正式宣布,賽默飛精準醫療實驗室9月份落戶到廣州生物島?!白鳛橐獯罄?,我覺得廣州跟意大利特別接近,意大利人最看重的是3F——美食(Food)、家庭(Famliy)、朋友(Friends),廣州是美食之都,是個包容開放城市,廣州人對家庭也非常重視,我總覺得意大利跟廣州文化非常親近,彼此有很好的價值認同??梢哉f,一個城市的價值取向,也決定了我們企業的選擇?!?/p>
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副總裁尼爾斯·蘭德:
之前就聽說了GE在廣州建生物園,諾華等國際醫藥企業也紛紛到廣州投資。我們正準備引入一個新的生物藥產品到中國,原本還沒決定放在哪里,現在來看到廣州是個很好的選擇。我們的模式是在中國生產,直接為中國當地的消費者提供產品。新藥上市會遇到審批、醫保報銷等問題,希望廣州市政府能幫助解決。
吉利德科學科學公司政府事務與政策副總裁大衛·戈拉赫:
聆聽了對廣州城市環境的介紹以及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特別是GE生物園的案例,我很認同,必須要到廣州訪問,實地調研。我們公司非常樂意在已立足上海的情況下,到廣州開展更多的業務合作,這次與廣州的會談,使我們大開眼界,對中國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