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四個方面確保試點改革落地見效 為全國營商環境建設闖關探路
廣州對照試點目標、任務、清單,從四個方面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研究構建改革落實體系,確保有章有法、有序有力。
●研究數據賦能審批流程再造,健全數字化政務服務。
●制定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舉措,守住改革風險底線。
●拿出地方特色改革硬招實招,鑄造“廣州品牌”。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共提出了10個方面、百余項改革舉措。11月19日,國新辦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有關工作情況。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勇受邀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明確改革“任務書”“路線圖”
張勇表示,入選首批創新試點城市,廣州深感責任、使命光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高位統籌、強力推進。全市上下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的理念,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改革“任務書”“路線圖”,組建200多人的工作專班,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深入開展前期研究。
廣州如何落實開展試點工作?張勇表示,目前,廣州對照試點目標、任務、清單,從四個方面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一是研究構建改革落實體系,確保有章有法、有序有力。堅持把制度創新和制度供給作為關鍵,構建一個改革事項對應一個方案、一套操作規范、一批應用場景和一套評估體系。
二是研究數據賦能審批流程再造,健全數字化政務服務。逐項梳理跨層級、跨區域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互認業務場景,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
三是制定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舉措,守住改革風險底線。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標準,重點圍繞數字經濟領域探索監管創新。
四是拿出地方特色改革硬招實招,鑄造“廣州品牌”。把差異化探索和可復制可推廣有機結合,探索開展原創性改革,打造更多“單項冠軍”,形成“廣州經驗”。
打造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新引擎
廣州開發區是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廣州開發區如何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為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探索更多有益經驗這一問題在現場也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張勇表示,廣州牢記總書記“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殷殷囑托,聚焦中小企業發展,積極為全國營商環境建設闖關探路。
廣州開發區民營經濟活躍,聚集中小企業超過4萬家,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能夠為改革提供鮮活豐富的實踐樣本。張勇表示,廣州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戰略平臺和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兩個集群優勢,通過“研發—孵化—加速—產業化”全流程服務,打造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新引擎。
廣州充分發揮全國唯一的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優勢,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市場化定價和交易機制,不斷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引進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
廣州將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監管機制。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探索“智慧監管”。探索包容審慎的監管,給“四新”企業留足發展空間,促進新動能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