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送上“真金白銀”
20日上午舉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通報了廣州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旭介紹了廣州市制定紓困助企措施的相關情況,荔灣區、海珠區基層黨組織、黨員代表分享了防疫一線情況。
廣州已有636萬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據通報,6月19日,廣州市無新增境內感染病例報告。19日有3名確診患者出院,轉為在院集中隔離,本輪疫情累計出院確診病例20人。19日,全市開展核酸采樣23.03萬人次,暫未發現陽性結果。同時,19日也是新冠病毒疫苗預約系統優化升級首日,系統顯示當天共有8萬市民登錄預約,后臺按照排號規則,準確匹配接種時間、地點后,發送成功預約短信通知。
截至6月19日24時,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713萬劑、1073萬人;其中636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
陳斌還就荔灣區封閉封控區居民慢性病用藥問題進行了介紹。荔灣區芳村片區實施封閉封控措施后,為有效解決慢性病患者藥品供應問題,已在管理區內的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緊急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治療藥物品種的供應儲備,基本解決大多數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對于少數特殊藥品,患者可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交預約申請,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采購。
目前,封閉封控區域內所有藥品,基本實現當天下單,次日送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然后,再由三人小組或社區志愿者送藥上門。如果封閉封控區域內居民遇有醫藥問題,請直接聯系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決。
紓困做到三精準:階段性降稅費、減免租金等措施提供最直接有效幫扶
陳旭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廣州市制定紓困助企措施的相關情況。主要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包括住宿和餐飲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會展業等。所提措施都是解決企業最關注的、最突出的痛點難點,包括降費減負、延期辦理、包容監管等。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經過市發改委與全市20多個部門的摸查和研究,針對本輪疫情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企業的不同影響,正在擬定的企業紓困措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眼和考慮。
注重與上級政策文件的銜接,將國家、省可以吸納的政策措施充分納入本次文件中,并確保惠企力度不低于國家和省要求。與前期惠企政策的銜接,將去年疫情期間出臺的“穩增長48條”“中小微企業15條”“信用助企9條”等政策中行之有效、操作性強、適用于當下形勢的政策吸納到本輪措施中,同時結合上級政策和當前實際,新增了部分政策措施。
施策的精準度方面聚焦重點、瞄準問題進行企業幫扶,體現在:區域精準,主要聚焦2021年5月21日后實施過或正在實施封閉封控管理的區域所在的街道(鎮)。行業精準,主要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例如住宿和餐飲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會展業等。措施精準,所提措施都是解決企業最關注的、最突出的痛點難點,包括降費減負、延期辦理、包容監管等。
實操的可行性方面主要做到切實可行,實施有效:措施具體,每一條政策措施都著眼于可落地、求實效的“干貨”。標準清晰,所有政策措施力爭做到明確量化標準、明確執行范圍、明確有效期限,杜絕模棱兩可的提法,提高操作便利性。責任明確,每一項政策措施都有牽頭部門,確保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正在制定的措施主要從紓困解難、減稅降費、定向支持三大類著手,直擊痛點堵點難點,為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送上“真金白銀”。
主要是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一些特定困難。從精準金融支持、穩定企業用工、深化信用服務企業功能等方面發力,為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周轉壓力、穩員穩崗、融資綜合信用服務、提升信用等級等方面提供支持。
主要是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從減稅、降費、免租等方面減輕負擔,讓市場主體從階段性降低稅費、減免租金等措施,降低經營成本,獲得最直接最有效的幫扶,增加克服時艱迎難而上的底氣。
主要是定向幫扶受疫情影響較為集中的住宿餐飲、文化旅游、會展業等渡過難關。從靈活用工、包容監管等入手考慮支持餐飲住宿業;從減輕現金流壓力、業務支持等方面助力文旅業復蘇;從加強財政扶持等方面加大會展業支持力度。
基層黨組織當模范:成立黨員突擊隊、“尖刀班”爭當防疫先鋒
荔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總支書記張麗介紹了該中心黨組織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情況。5月21日凌晨,荔灣區疾控中心班子全體成員連夜奔赴現場研究部署,調整成立了流調信息組、消殺組、檢測組、采樣組、物資組等11個疫情防控小組,挑選了業務技術精良的黨員作為各組骨干,優秀黨員代表擔任各組組長,同時成立了由30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有不少黨員或即將成為黨員的同志,主動擔起最苦最累的工作,快速切斷新冠肺炎的傳播,對甄別出來的密切接觸者及時進行管控。檢驗科實行二十四小時輪值機制,樣品隨到隨檢,截至6月19日18:00,檢測組累計出動253人次完成各項新冠核酸PCR應急檢測量7021項次。截至6月19日18:00,消殺組共完成104個疫點和30個病患定點醫學觀察場所、救治醫院和學校的終末消毒工作,消毒前后采樣880宗,出動專業消毒人員超過500人次,消毒面積超過16000平方米。
海珠區直機關黨員先鋒隊副隊長翟溯源介紹了該區機關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情況。在前一階段海珠區疫情防控的最關鍵期,特別是三輪核酸檢測期間,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海珠各單位只保留應急值班人員、其余全員下沉街道一線,每天出動1400余人次,至今出動約2萬人次。區直機關黨員先鋒隊早在4月海珠區大型疫苗接種點投入使用時就派遣先鋒隊員進駐開展工作,至今累計出動6千余人次,作為機關黨員的“尖刀班”和機動隊,隨時隨地沖在最前面。
海珠區濱江街道中海社區黨委書記吳展逢介紹了黨員在社區防疫一線的情況。中海社區有居民3000多戶,6000多人。社區的“三人小組”選派的都是共產黨員,克服困難、咬緊牙關、沖鋒一線,及時落實“四個一”健康服務并記錄臺賬,做好密切接觸者轉運、次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重點地區人員居家健康監測工作。“在防控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吃住在單位已經成為常態,在工作間隙能夠在辦公室趴一會也是種幸福。”如果說“三人小組”是疫情防控的“先鋒隊”,那社區黨員和到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就是社區疫情防控的“主力軍”。中海社區共有275名社區黨員、184名到社區報到在職黨員,他們組成了黨員志愿服務隊,每天不定時在社區內巡查,督促物業、商鋪做好戴口罩、測溫、掃碼等社會面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