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一季度廣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
  • 聽全文
  • 2022-04-27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汽車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6%

一季度廣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jpg

經過2月初的產能擴建、工廠改造,廣汽埃安實現“產能+效率”的雙提升。

  4月26日下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在經濟發展方面,一季度廣州經濟實現平穩開局,其中工業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作為廣州今年年初提出“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首份成績單,可以看出工業發展成為拉動廣州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看結構

  農業生產穩 工業增長快 服務業恢復好

  記者4月26日從廣州市統計局了解到,2022年一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751.84億元,同比增長4.0%。

  一季度,全市“3+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137.63億元,同比增長6.6%,占GDP的比重為31.7%。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均實現較快增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7%、14.1%和8.9%,合計占GDP比重為17.6%。五大新興優勢產業中的數字創意產業占GDP比重為5.8%,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0%。

  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4%,增勢總體平穩,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3.1%。農業生產服務持續加強,農林牧漁專業輔助性活動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0.5%。重點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83.04萬噸,同比增長1.6%;淡水產品產量6.49萬噸,同比增長2.2%。生豬產能持續擴大,生豬出欄8.79萬頭,同比增長26.8%?;ɑ芊N植亮點多,實現產值15.68億元,同比增長5.6%。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個百分點。重點行業生產穩定,汽車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6.0%,其中新能源汽車增勢良好,實現產值與產量同比均增長1.4倍;電子產品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0%。工業高端化發展進程加快,先進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1.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37.7%。電子信息產品中,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智能電視、模擬芯片、顯示器實現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6倍、67.1%、45.4%和44.7%。生產智能化、信息化轉型產品增勢較好,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安全及自動化監控設備、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2.4%、36.5%和27.9%。

  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0%,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4.1個百分點。

  看消費

  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

  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09.34億元,同比增長3.0%,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汽車消費持續回暖,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0%,增速比1-2月提高3.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1.2倍。健康類、品質類消費需求暢旺,限額以上中西藥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3%和15.9%。文化辦公類商品零售額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0%,增速比1-2月提高3.8個百分點。網絡消費持續保持熱度,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8%,增速比1-2月提高3.2個百分點;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同比增長51.2%,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一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4元,同比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0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縮小為2.0。

  看投資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9.3%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9.3%,其中,工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2.7%和12.7%。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5.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4.0%,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7.6%,比上年同期提高7.8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醫藥制造兩大領域投資增長迅猛,同比分別增長91.6%和36.3%。民間投資表現活躍,同比增長10.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42.3%,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

  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14.01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2月末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本外幣存款余額7.57萬億元、貸款余額6.4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和11.7%。住戶貸款同比增長10.8%,其中,住戶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2.4%;企事業單位貸款同比增長12.0%,其中,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2.1%。

  看外貿

  外貿新業態持續較快發展

  數說

  6751.84億元

  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51.84億元,同比增長4%。

  7.9%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68.48億元,同比增長7.9%,比2020-2021兩年同期平均增速(3.9%)提高4個百分點。

  664億元

  金融業一季度實現增加值664億元,同比增長7.8%。近期發布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廣州金融中心排名上升8位,目前排名全球第24。

  9.3%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569.1億元,同比增長9.3%,1583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共完成投資1515.2億元。

  6.29萬人

  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29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8.0%。

  31.7%

  “3+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1.7%。

  解讀

  一季度,廣州外貿進出口總值2470.3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進口總值1062.5億元,同比增長3.9%。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占比提高,同比增長8.5%,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8.0%,比上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外貿新業態持續較快發展,保稅物流進出口同比增長8.2%,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為8.9%,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37.77億元,同比增長4.3%。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持續加大,保持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仍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接下來,需全力以赴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固工業經濟這一“壓艙石”,多措并舉穩鏈保供促生產;激發創新驅動這一“新引擎”,加速壯大發展新動能;把握政策靠前發力的“時度效”,落地見效穩預期提信心,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經濟運行底盤,為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 高質量發展步履更實

  廣州市統計局昨日表示,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發頻發,面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供應鏈循環暢通受阻、市場主體困難增多等諸多困難挑戰,廣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知難克難,有力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季度全市經濟平穩開局,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質量效益的“進”。

  經濟運行持續“穩”的態勢

  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力度不斷加大,全市經濟延續穩的態勢,高質量發展步履更實。

  生產領域穩定向好。作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生產首先釋放平穩開局的積極信號。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個百分點,鞏固了經濟向好的基礎。規上服務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1-2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0%,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4.1個百分點。

  需求領域繼續恢復。固定資產投資延續去年以來的良好增勢,同比增長9.3%,增速保持在9%以上。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值在上年同期較快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長1.1%。

  在供需兩端表現出較強韌性的支撐下,廣州的就業物價基本穩定,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29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8.0%。消費價格(CPI)同比溫和上漲1.6%。城市居民、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0%、6.5%,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民生保障堅實有力,用于民生領域的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過七成,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分別增長8.6%和8.2%。

  結構優化增添“穩”的底色

  在經濟運行穩的大局中,新經濟加速快跑,在“穩”字延續的背后更顯可貴的是經濟結構更優,高質量發展筋骨更壯。

  一季度,全市“3+5”戰略性新興產業厚積薄發,實現增加值2137.63億元,同比增長6.6%,占GDP的比重為31.7%,貢獻度達51.5%,對經濟增長形成更有利的支撐。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占規模以上制造業的比重從2021年的65.7%提升至67.0%。高技術制造業在電子、醫藥等重點行業快速增長的帶動下發展提速,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3.9%,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8.3個百分點,其中,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品牌競爭力的醫藥制造企業較快增長,一季度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7%。在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強勁的帶動下,一季度廣州工業占GDP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1.7%上升至2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比2021年提高12.1個百分點,在經濟穩增長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發展思路為廣州錨定目標謀發展筑牢了根基,隨著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廣州產業發展的空間和經濟增長的韌性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消費結構優化升級。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網上餐費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網上零售額占全市社零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0.4%。服務消費相關行業穩定恢復,居民服務業1-2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6%,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3.6個百分點。醫療美容消費需求釋放,數據顯示,廣州醫美訂單、消費人數穩居大灣區城市首位。

  新動能強勁呈現“進”的動力

  在廣州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進程中,蘊含的最大亮點是新動能發展強勁,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成效顯現,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四上”企業培育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動力更足。

  以數字經濟為例。今年以來,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中的兩大主導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電子產品制造業一季度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8.0%,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智能電視、顯示器、模擬芯片等電子產品快速產出;互聯網軟件信息服務業1-2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數字技術應用基礎更加扎實。同時,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前列,一季度智能化、信息化轉型產品的生產形勢較好,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工業機器人、安全及自動化監控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2.4%、27.9%和36.5%;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業超過10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率達44%。

  一季度廣州經濟在困難挑戰明顯增多的情況下平穩開局。今后一段時期內,國內外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大,4月突發的本土疫情也將使經濟運行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進一步加大。下階段,廣州將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