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下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白云區、市消防救援支隊、廣州環投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廣州沒有靜默的安排,更沒有封城的計劃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朱小燚:網絡上流傳“廣州封城”“廣州靜默”等謠言。受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委托,鄭重告訴各位市民朋友、各位媒體記者:這些網絡上的傳言均為不實消息,廣州沒有靜默的安排,更沒有封城的計劃,請大家以官方發布的為準。
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11月24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7524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89例,其余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7267例、輕型257例,無重型、危重型患者。
海珠區康鷺、大塘、龍潭涉疫片區新發感染者穩定下降
當前,廣州市疫情快速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每日新增個案在高位波動中緩慢下行。海珠區新增感染者數量仍然較多,作為本輪疫情“震中”的康鷺、大塘、龍潭涉疫片區新發感染者穩定下降,但鳳陽街金紫里片區、馬崗頂區域以及華洲街土華村、江海街臺涌和石榴崗等區域的疫情風險較高,后續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天河疫情續發風險高,番禺、增城疫情有局部聚集現象
天河區由外區輸入引發的社區感染已在員村街道和長興街道的城中村出現雙鏈條互相交織的聚集性疫情,疊加社會面散發個案,專家研判,天河疫情續發風險高,需重點關注。
番禺區、增城區社會面持續有陽性個案發現,有局部聚集現象,防控壓力較大。
越秀區、荔灣區、花都區、黃埔區、南沙區存在零星散發,疫情相對平穩。
白云區將對部分街道解除嚴格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
白云區11月21日至25日實行了為期五天的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經過大家共同努力,近期該區新增社會面感染者人數環比持續下降,顯示強化防控措施科學有效。白云區將于11月26日0時起,再次動態調整防控措施,對連續3天無新增社會面陽性感染者的部分街道,解除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
對核酸檢測結果疑似不準的情況組織專項調查
一直以來,廣州市嚴格依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范要求,不斷強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質量控制,建立完善駐場督導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持續開展新冠病毒檢測機構巡回督導,全覆蓋督查核酸檢測機構。
近日,收到群眾反映市內個別小區核酸檢測結果疑似不準的有關情況后,廣州市監管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專項調查,省、市有關專家立即前往涉事檢測機構開展質量控制監測,根據調查結果,確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白云區最新通報:調整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
廣州市白云區副區長王曉杰通報:根據疫情發展形勢研判,白云區在11月21日發布了關于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的《149號通告》。在社會各界的并肩努力下,近幾天全區新增病例數量和結構逐步呈現向好趨勢。
11月23日,全區新增病例60例,其中社區篩查發現7例,主動就診發現2例。11月24日,全區新增病例71例,其中社區篩查發現6例。連續兩天社會面新增病例數降到了11月15日新一輪疫情以來的新低。
11月25日,是通告發布的第五天。經研判,白云區決定作出以下調整:
一、動態恢復社會面生產生活秩序
從2022年11月26日0時起,對連續3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病毒陽性感染者的京溪街、棠景街、白云湖街、金沙街、新市街5個街道解除《149號通告》相關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5個街道轄內除落實餐飲服務單位(含飲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暫停堂食,密閉、半密閉場所暫停營業外,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單位等有序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繼續實施封閉管理,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育、托管機構暫停服務。
二、有序解除全區臨時交通管制
從2022年11月28日0時起,有序恢復地鐵、公交服務,各類車輛(包括電動車、自行車)恢復正常通行。居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落實規范佩戴口罩、掃碼、測溫等疫情防控措施。
三、動態調整全區社會面管控措施
景泰街、鶴龍街等19個鎮街,達到轄內連續3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病毒陽性感染者的條件后,將及時解除《149號通告》相關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餐飲服務單位(含飲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繼續暫停堂食,密閉、半密閉場所繼續暫停營業,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繼續實施封閉管理,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育、托管機構暫停服務。
白云區管轄面積大,人口眾多、流動性強,全區外防輸入壓力一直居高不下,疫情全面反彈的風險隨時存在,進一步織密織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網是白云區當前做好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經研究,決定在白云全區范圍內開展共建“無疫”家園全民行動,全面落實個人、家庭、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的防疫主體責任,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強化規范佩戴口罩,嚴格各類出入口人員掃碼、查驗,結合實際在相關生產經營場所實施分區作業管理,全面落細落實涉疫風險排查等措施,建設“無疫”家庭、“無疫”樓棟(出租屋)、“無疫”村居(小區)、“無疫生產經營場所”,共同守護“無疫”家園。
市消防救援支隊:不得封閉封控樓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新聞發言人馬從波通報:當前廣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方艙醫院、隔離場所加速施工建設、使用,大量人員居家,加上初冬氣溫轉涼、世界杯比賽、年底企業趕工等特殊節點,衍生帶來的消防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據統計,近五年冬季防火期間,全市共發生火災5820起,死亡29人,受傷21人,分別占總數的47.67%、44.62%、29.58%。傷亡群體主要為弱勢群體,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20.69%,未成年人占37.93%。火災主要原因為電氣線路、電器設備故障,占34.15%,小孩玩火,吸煙、生活用火不慎等引發的火災有所上升,需引起高度重視。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時期火災防范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隊堅持點面結合,加強對涉疫場所、高層建筑、村級工業園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等重點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指導封控區城中村、方艙醫院等重點涉疫場所的消防安全,及時向封閉管理的建筑業主或物業管理單位發出消防安全提示。在規模以上床位的方艙醫院和重點涉疫區域,前置執勤力量,編制應急預案,特別是在琶洲方艙醫院,增設消防救援站,隨時做好滅火救援準備,加大社會面消防宣傳力度,維護疫情期間消防安全。
為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希望廣大社會單位和市民朋友,關注消防安全,學習消防知識,防范火災風險。
對于居家的市民
要注意酒精等易燃品遠離火源、熱源,不要過量囤放。要使用合格的電氣產品,留意電氣設備使用年限,教育兒童不要玩火,勿將電腦手機等電器設備長時間過充;外出時隨手關火、關電、關氣,養成良好消防安全習慣。電動自行車請勿進樓入室停放充電。
尤其是身處高層建筑的市民朋友,要熟悉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和避難層位置,及時清理陽臺樓道走道雜物,若發生火災不要乘坐電梯。當前正值世界杯比賽,有些市民熬夜聚集看球,更要注意用電用火,確保消防安全。
對于涉疫生產、經營、保供服務單位
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加強日常消防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保持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確保各類消防設施完整好用,定期開展消防培訓和疏散演練,防范消防安全風險。
對于受疫情影響的區域或場所
封控道路的障礙物應能及時移除或開啟,保障消防車輛正常通行;封控樓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應能及時方便開啟,保障人員疏散,不應以燒焊、上鎖等方式封閉;隔離場所因疫情防控要鎖閉出口的,應采取加裝電控門禁、專人值班值守等手段,時刻保持生命通道暢通。
廣州環投:組建應急運輸保障隊伍確保涉疫垃圾應收盡收
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祝曉峰通報:11月19日,廣州環投集團接手了全市12家方艙醫院、2個人員中轉場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醫療垃圾轉運和處置工作。集團當天即組建了一支由52名人員、16臺車輛組成的應急運輸保障隊伍。
由于各方艙醫院規模、垃圾量、保潔安排時間等都存在差異性,在前期磨合過程中,個別方艙醫院存在清運不及時等問題,廣州環投集團也及時就如何更加合理地設定轉運時間、轉運次數、轉運線路等,正在與相關職能部門、責任單位緊密協調、溝通對接,同時,還將利用智慧環衛一體化平臺,對每個隔離酒店、方艙醫院、人員中轉場所的情況進行詳細收集,盡最大努力實現精準調度和全流程監控,確保涉疫垃圾應收盡收。
同時,廣州環投集團還負責全市11個區隔離酒店和高風險崗位人員集中居住場所、部分區大規模核酸檢測點的醫療垃圾、醫療廢物的轉運、處置工作,共安排108人、45臺車專門負責。目前,收運醫療廢物、醫療垃圾和高風險區域的“其他相關生活垃圾”的數量,較之前涉疫垃圾收運配備的人員和車輛增加了2倍,收運數量增加了3.5倍。
本輪疫情以來,廣州環投集團累計完成醫療廢物收運618.5噸、醫療垃圾收運4166.9噸,完成高風險區域的“其他相關生活垃圾”收運7000.3噸。此外,還安排了2200人、1400臺車,承擔每日1萬多噸普通生活垃圾的轉運、處置任務。
關于在收運過程中是否會產生疫情傳播的風險的問題,廣州環投集團認真落實收運人員“二級防護”要求,實行居住地、工作地“兩點一線”管理措施;收運車輛做到“專車、專人”,保持密閉運輸、及時消毒、專場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