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鑄魂、理論固本、組織夯基、融合聚力“四個聚焦”,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以高質量機關黨建引領城市管理出新出彩。
聚焦政治建設“鑄魂”,強化管黨治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組織落實“第一議題”,嚴格執行市委關于實施“兩個維護”十二項制度機制,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扛起政治責任。堅持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制定《中共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組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召開黨的建設暨黨風廉政建設大會,推動機關黨建責任落細落小見實效;配合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完成交辦的14批24宗案件辦理;穩步推進市委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完成70個問題整改。三是強化政治能力。創新開展“理論學習巡聽旁聽”,對直屬單位理論學習進行“開門聽學、現場督學”,報送黨建調研成果4個,拍攝城管微黨課9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對廣東、廣州重要指示精神,對照問題清單抓好整改落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落實落地見成效;優化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社會治理機制,開展“黨建+”項目創新,聚焦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聚焦理論學習“固本”,鑄牢理想信念。一是突出抓好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二優一先”評比表彰、走訪慰問等活動,集中觀看《建黨偉業》《焦裕祿》等影視作品,組織閱讀紅色經典34場次,瞻仰革命遺址43場次,參觀主題展覽65場次,局黨組書記、局長陶鎮廣同志先后2次帶頭為全局黨員講授專題黨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城管系統走深走實。《廣州城管:領導干部“七個帶頭”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表率》做法在《廣州日報》等媒體刊登。二是突出抓實政治理論學習。通過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機關黨委會、支部“三會一課”等,全局上下組織專題理論研討38場次,參與“書和遠方”等活動5人次。三是突出抓好黨性教育培訓。采取專家授課、集中輪訓、實地見學等方式方法,依托“城管智慧黨建”“每月組織生活清單”“城管微黨課”等載體,提高學習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直屬單位組織理論學習巡聽旁聽的經驗做法被國家住建部《建設文明論壇》等刊物刊載。
聚焦組織建設“夯基”,強化政治功能。一是完善黨建制度機制。修訂完善《黨員干部談心談話制度》《黨員承諾踐諾實施辦法》等17個黨內規章制度。牽頭梳理修訂各類法律法規、政府規章、部門規范性文件共54個,行業規范46個,內部規章制度76個,做到用制度約束人、用制度管事。二是加強黨建力量配備。堅持梯次搭配、優勢互補,突出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要求,注意吸收業務骨干和優秀年輕干部擔任支部委員,打造過硬的黨建工作隊伍。三是注重規范化建設。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落實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黨支部七項制度,印發月組織生活清單12期,完成率100%;規范做好發展黨員、黨費收繳管理、黨內統計、黨內關懷等日常性黨務工作,實現支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14個黨支部評為“五星”黨支部,2個黨支部被市直機關工委評為“模范機關創建先進單位”。
聚焦融合發展“聚力”,踐行政治擔當。一是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12支突擊隊、4批次60余名黨員和300名環衛工人馳援荔灣、越秀疫情防控,主動承擔核酸檢測點、隔離酒店以及封閉封控區涉疫垃圾收運處置工作,對100余個定點醫療機構、隔離點設立生活垃圾收運專線17條,協同處理涉疫垃圾2.05萬噸,彰顯“城管鐵軍”的政治擔當。二是在重點工作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堅持把政治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動力,全市建成1000個星級投放點、分類投放點1.8萬個、收集點1.42萬個;新改建公廁391座,對外開放社會廁所127座,中心六區基本實現了“路不見桶、桶要入房、房要美觀”的工作目標,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全市智能物聯網燃氣表累計新增安裝279080只,“獲得用氣”評價指標2019年以來連續三年蟬聯全省第一,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智慧燃氣入戶、安全到家的用氣便利。特別是提前三個月完成資源熱力電廠二期項目建設,廣州成為全國超大城市首個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城市,全面解決困擾廣州發展多年的“垃圾圍城”問題,提前完成拆違5500萬平方米年度任務,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治理經驗在全國介紹推廣,助力廣州創造三項“全國第一”,被CCTV-1晚間新聞等19家央媒及50余家省市媒體報道。三是在為民服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498名在職黨員全年提供志愿服務1267人次,完成領辦微心愿530人次、微項目23個,推進7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市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