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黃埔區科技局被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近5年來的科技創新工作獲得國家肯定,創新指數穩居全市第一。廣州高新區綜合排名從2017年全國第十二名躍升至2021年全國第四。
黨的十九大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動科技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全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強區,擎起大灣區科技創新“黃埔擔當”。
戰略科技力量里程碑式躍升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堅持“四個面向”,搶抓機遇,形成省市區聯動機制,全力構建“2+3+N”戰略科技創新平臺集群。
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按期順利入軌;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納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投入使用;慧眼大設施預研項目首期實驗室正式運行。廣納院獲批籌建國家納米產業創新中心,納米科技創新基地及總部園區順利開園;琶洲實驗室(黃埔)建設進展順利。該區擁有先進材料院、集成電路院、腐創科學院、中醫藥聯創院等一批高含金量科研院所,積極籌建廣州光電存算芯片創新中心黃埔基地、天津大學灣區研究院、國家集成電路零部件技術創新中心、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廣州)等一批高端平臺和項目。
全區聚集各類研發機構1000多家,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9家,分別占全省、全市半壁江山,新型研發機構集聚度和創新能力處在全國前列。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涌現新浪潮
該區充分發揮多元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實施中科院STS黃埔專項、“揭榜掛帥”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加快推進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持續推動關鍵共性、前沿引領和顛覆性技術實現新突破。
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研發出的17英寸IGZO噴墨打印OLED折疊顯示屏產品技術全球領先;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在多源數據融合道路綜合檢測車、高精度PCB外觀缺陷檢測機、CCD對位電磁熱熔機等高新技術系統及設備的合作研發中取得突破性成果;FDSOI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AIE熒光微球成功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黃埔區、廣州高新區2021年新獲批新藥臨床試驗批件91張,獲批1類創新藥2個;抗疫科技攻關取得四個“全國第一”、三個“全國最大”。
企業創新主體活力持續迸發
該區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21年全區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14%,成為全市首個“破6”的行政區;技術合同成交額超620億元,約占全市四分之一。不斷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和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鏈條,努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超2200家,上市高企51家,占全市一半以上,2021年高企申報量居全市第一。
文遠知行、粵芯半導體、慧智微電子、奧動新能源、如祺出行等5家企業入選2022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立景創新等80家企業入選2022廣州市獨角獸、未來獨角獸、高精尖企業榜單,總數均居全市第一。全區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113家,國家級孵化器達21家,創新型產業空間超1000萬平方米。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實現新發展
該區深入貫徹落實IAB、NEM產業戰略部署,大力支持建設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項目和納米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全國創新生物醫藥創業投資服務聯盟發展,全力扶持戰略新興產業勢力崛起,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推動全區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百濟神州等大分子生物制藥投產及規劃產能60萬升;生物醫藥產業領跑全國。全區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3000家,上市企業16家,占全市76%;大分子生物制藥規劃產能達50萬升,已建成10萬升,其中百濟神州產能將超過12萬升;2022年前三季度,該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434.46億元,占全市四成,增速21.2%。2022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未來產業科技園區獲科技部、教育部試點,其中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園區將落戶該區建設。全力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的核心承載區,集聚集成電路企業160多家;重點發展文遠知行、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產業,前瞻布局納米技術、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機、數字孿生等未來產業。
創新創業創造生態不斷優化
該區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創新財政資金管理方式,保證扶持資金專款專用。同時,探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機制,構建科研機構市場化運作體制,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經費松綁,在規范管理下賦予科研機構更大經費自主支配權。
出臺《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經費使用“負面清單”》等政策文件,明確經費使用禁止性行為,遵循“無禁止即可為”,最大限度賦予新型研發機構經費使用自主權。推出“國際人才自由港10條”等人才政策,制定發布“生物醫藥產業10條”“中醫藥10條”“算力算法10條”等重磅專項政策。緊抓《南沙方案》出臺機遇,主動對接,強化與南沙區合作共建科技創新軸,推進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粵港澳創新中心、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建設,支持與港澳科研院校、企業開展科技合作,加快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落地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業產業投資基金、國投(廣東)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等,科技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超400億元。連續多年承辦官洲國際論壇、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高端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 鏈接
抗疫科技攻關四個“全國第一” 三個“全國最大”
四個“全國第一”:第一批核酸診斷試劑盒,第一批抗體快檢試劑盒,第一批核酸快檢試劑盒,第一批抗原檢測試劑盒。
三個“全國最大”:達安基因是全國最大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萬孚生物是全國最大的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金域醫學為全球單個檢測量最高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