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的通知

  • 聽全文
  • 2021-06-11
  • 來源: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分享到
  • -

穗工信函〔2021〕150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公安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市場監管局、地方金融監管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林業和園林局,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21日

  廣州市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

  為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發改能源規〔2020〕1479號)等要求,推行“三零”“三省”服務,打造世界一流用電營商環境,提升用戶用電的獲得感,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辦電環節。

  繼續落實低壓(220/380伏,下同)辦電“申請簽約”“施工接電”2個環節;高壓(10/20千伏,下同)辦電“受理申請”“答復簽約”“竣工接電”3個環節;在黃埔、南沙國家級開發區推行高壓辦電壓減為“申請簽約”“竣工接電”2個環節。

  (二)辦電時間。

  低壓居民用戶、非居民用戶的辦電時間分別為3天、7天以內,低壓用戶電力外線工程行政免審批。

  高壓用戶辦電時間為45天以內,其中供電企業辦理用電報裝業務各環節合計時間壓減至12天以內,高壓用戶電力外線工程行政并聯審批時間為5天以內。

  (三)辦電成本。

  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用戶采用低壓電力接入,供電企業投資延伸至低壓計量表計、表箱及電源側供電線路,用戶用電報裝“零投資”。執行業擴投資界面延伸標準,高壓電力外線工程由供電企業投資延伸至用戶規劃紅線范圍。

  (四)供電可靠性。

  配網可轉供電率達到99%,城市、全口徑用戶年均停電時間分別為0.5個、1個小時以內。

  (五)辦電透明度和便利度。

  在移動應用端、營業廳、政務服務大廳等渠道公開辦電指南、時限要求、收費標準、電價政策等信息。實現用地規劃、工程審批和產權登記等涉及“獲得電力”的業務、政務數據共享。推進網上營業廳、掌上營業廳、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公眾號等渠道辦電業務應用電子證照、電子簽章功能,可以通過互聯網辦理業務的比例達99%。

  二、主要任務

  (一)服務站位再提高。

  1.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快建設楚庭第二通道、大灣區中通道柔直背靠背等重點項目,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堅強主網架,高標準、高質量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能源電力供應。(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2.助力廣州做強“雙引擎”。加快補齊電力基礎設施短板,重點推進廣州城市更新改造中的電網規劃調整、配套變電站建設、供電設備改造等工作。(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供電局)推動數字電網、虛擬電廠建設,滿足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新基建建設和持續增長的負荷用電需求。(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二)服務體驗再優化。

  3.發揮用電服務標桿引領作用。全市范圍內探索推廣“拿地即開工、插電式服務”、政企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聯席辦公室服務經驗。在黃埔、南沙國家級開發區推行高壓電力接入壓減為“申請簽約”和“竣工接電”2個環節,試行電力外線工程告知承諾、審批改備案或免審批等方式。在南沙自貿區試點“規劃+建設”“臨電+永電”“供電+綜合能源服務”的“3+”智慧供電服務模式。在海珠區琶洲總部商務區加快建成“7個100%”數字配電網示范(可轉供電率、低壓聯絡率、電壓合格率、智能電房覆蓋率、智能臺區覆蓋率、自愈覆蓋率、站房全光纖覆蓋率均達到100%)。(責任單位:黃埔區、南沙區、海珠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4.拓寬服務渠道和方式。持續優化用戶電子簽章、電子證照和電子合同等線上辦電功能,推出多種簽約方式。完善結構化地址應用功能,推廣“零證辦電”。(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市公安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完善負荷地圖等信息化功能,在遠程服務渠道主動展示本地區配電網接入能力,為用戶提供報裝接入點附近負荷情況。深化“南網在線”智慧營業廳應用,力爭業務全流程“指尖辦”。(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5.提供多元化全旅程用能服務。建立全市用電需求提前共享機制,積極服務“兩新一重” “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建設,做好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供電保障,提供全旅程、多元化的整體用能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6.提供關愛長者服務。針對長者需求,豐富服務大廳便民區產品(老花鏡、放大鏡、便民藥箱等),設立專席,提供優先服務。對有需求的長者做好“一對一”上門用電服務。(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三)服務能力再升級。

  7.強化部門聯動。建立“獲得電力”與“開辦企業”“建筑許可”“財產登記”“政務服務” “獲得用水用氣”等指標聯動互通機制,加強部門橫向協調、市區縱向聯動,持續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8.強化公共服務事項聯動。推進落實“電水氣協同報裝”,項目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開展聯合會商、組團踏勘、共享方案、協同辦理行政審批、協同施工和聯合驗收工作。推動不動產登記與供電、供水、供氣等開(過)戶一并申請的“集中辦”服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水務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州供電局)

  9.優化審批舉措。建立10/20千伏高壓電力接入外線工程占用(或挖掘)道路行政許可業務綠色通道。(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依托市聯審平臺,實現高壓電力外線工程并聯審批及低壓免審批業務應用電子證照、電子簽章,辦理信息、審批結果可線上查詢、下載打印。(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10.強化數據共享。探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能量數據存證,進一步探索電力大數據在產業分析、資料庫完善、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金融貸款等場景的應用。(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地方金融監管局,廣州供電局)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審查、用地規劃和報建審批等政府業務系統和供電企業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項目立項審查、核準備案、用地規劃、報建審批等相關信息數據共享。(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州供電局)

  11.強化品牌傳播協同。總結廣州獲得電力營商環境新舉措,提煉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建立獲得電力政策常態化宣傳機制,利用宣講團、主流媒體、網絡媒體、獲得電力咨詢委員會等機構,加大對獲得電力政策及成效的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擴大市場知曉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在政府網站和廣州供電局線上線下渠道,公開辦事指南、時限要求、收費標準等事項。(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州供電局)及時將國家、省關于電價政策調整信息在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上提前一個賬單周期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并做好電價政策宣傳、告知和解釋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廣州供電局)

  12.落實投資界面執行標準。落實高壓電力外線工程投資界面延伸政策。全市范圍內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用戶采用低壓電力接入,供電企業投資延伸至低壓計量表計、表箱及電源側供電線路。禁止向用戶收取不合理費用,對于居民用戶和已承諾實行零投資的低壓非居民用戶確保辦電“零投資”。(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四)服務品質再提升。

  13.科學統籌電網規劃建設。動態開展電網風險評估,制定風險解決方案,形成相應的規劃項目庫,推動化解電網風險項目落地。(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編制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建立規劃實施情況定期評估及滾動調整機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提前預控變電站和配電房建設用地、線路走廊等資源。(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供電局)舉辦全國首個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設計國際競賽,推動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與城市發展雙融合。(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供電局)

  14.推進智能運維體系建設。拓展不停電作業應用范圍,推廣“無感接入”新技術,努力實現“計劃停電趨零”。推進配網自動化建設,完成遙信、遙測、遙控“三遙”自動化和自愈全覆蓋,實現“三遙”非永久故障段用戶在3分鐘內復電。(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15.提升電網可靠性。落實供電可靠性獎懲機制。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處罰等手段,引導文明施工,督促用電設備設施產權單位落實主體責任,規范用電秩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16.發展數字電網。應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術,強化電網安全運行管控水平。推動數據流、業務流、信息流集成共享、互聯互通,打造高效電網運轉體系,支撐供電質量不斷提升。基于業務、政務數據共享,全面提升“簡、快、好、省”的全流程辦電服務體驗。(責任單位:廣州供電局)

  (五)服務保障再強化。

  17.積極抓工作落實。加大獲得電力指標協調力度,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困難和問題;建立工作進展情況通報制度,并及時將階段性成效、存在問題等報市政府。各區政府要將獲得電力指標相關工作納入屬地營商環境工作,定期進行督促落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廣州供電局)

  18.完善配套政策。公布獲得電力領域承諾制信任審批事項清單,對實行承諾制信任審批的事項,允許供電企業在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后即可獲得審批,事后在規定期限內交齊全部審批要件。加強對供電企業、用電企業、利益相關單位等各類主體的行業信用監管,對違背信用承諾的失信企業,將其失信行為記入信用檔案,依法依規予以限制。(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水務局、林業園林局)推動《廣州市供電與用電管理規定》上升為地方性法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

  19.加強監督檢查。開展轉供電環節加價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暢通舉報機制,引導規范供電主體價格行為。(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廣州供電局)組織獲得電力工作專項督導,協同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做好對供電企業的用電報裝環節、時間、費用、信息公開等監管。(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