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來,番禺區緊抓廣州市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的契機,堅定秉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全力推進產業、企業、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建設,將經營主體置于核心位置,把優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入項目推進、產業振興、招商引智的全過程,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改革示范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建強體制機制 助力產業發展精準發力
番禺區積極結合市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充分借鑒杭州、深圳等城市的創新經驗,重磅推出區優化營商環境5.0改革舉措清單。該清單涵蓋破除區域分割限制、健全市場主體準入退出機制、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等十個關鍵領域,共計148項具體舉措,其中15項為區有關單位的創新“自選動作”,通過此舉有效整合資源力量,進一步完善了政策支持體系。
在企業服務方面,番禺區精心打造全生命周期企業建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建設服務指引,將企業內部籌建與外部報批流程整合為清晰的“線路圖”。同時,積極推動部門提前介入企業建設服務,試行“籌建項目設計方案預審機制”,助力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極大縮短了建設周期。2024年,番禺區成功推動29個項目動工建設,22個項目竣工投產,成果顯著。
此外,番禺區依托三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本地人員提供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并對番禺籍畢業生進行實名就業跟蹤。通過實施“番禺人才生態30條”和“青藍計劃”,吸引了大量高層次人才,激發了創業活力,成功引進超600個項目落戶。同時,大力建設云政務服務大廳,搭建全國一體化政務曉屋共享平臺,以智慧政務新模式打造“1+N”24小時智慧政務服務綜合體,借助數字保險箱和AI數字人技術,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在省評勞動就業方面斬獲滿分,贏得了廣泛贊譽。
創新試點示范 精心打造基層建設標桿
番禺區著力搭建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平臺,街鎮主要領導親自落實“五個一批”和“暖企行動”,常態化開展“政企面對面”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跟蹤服務臺賬。同時,依托區親商服務平臺和民企投訴中心,進一步暢通政企信息交流渠道,確保企業的訴求能夠及時得到回應和解決。
以《番禺區東環街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方案》為切入點,積極構建多方參與的營商環境工作機制。落地全區首個智能便民服務站,提供“5G+VR”“粵智助”等先進服務,大力推進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繳稅等“一件事一次辦”,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營商環境優化帶來的便利。同時,廣泛開展“信用商圈”“品牌市場”建設,積極培育“誠信商家”,推進街鎮綜治中心“一體化運作”,成功打造基層營商環境建設的示范標桿,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整合數據治理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番禺區在全省率先搭建“審管執信”一體化信息聯動平臺,創新性地匯聚審批、監管、執法、信用和市場主體基本信息等超95萬條數據,構建基于信用的跨層級閉環監管體系,顯著提升了監管執法效能,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數字政府建設成果為依托,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實現高頻事項“秒批秒辦”,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將信用信息深度應用于審批、監管、執法環節,推進市場主體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現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行政執法、信用管理的精準化、精細化、一體化。以審批、監管、執法關聯關系圖譜為依據,實現業務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自動化精準推送。目前已在2個試點事項組展開,涉及8個單位共28個實施事項,精準流轉數據4551條,并將持續拓展業務領域,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數智賦能服務 高效推進“辦成一件事”
番禺區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電子檔案平臺,全面覆蓋企業從設立到注銷的全過程,實現數據自動歸集、互聯共用、智能分析。目前,區級依申請辦理的1816項政務服務事項中,四級網辦深度事項達1755項,全程網辦率高達98%,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
通過企業檔案一網通查、申請材料一碼提交、惠企政策一鍵匹配等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數據重復填報、材料重復提交等問題,顯著提升了政務效能。對內為政府“精準施策”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對外為公眾提供“檔案一網統管”等便利服務,大幅提升了企業辦事效率,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