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廣州市司法局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廣州市司法局
2014年2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司法局編制的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局網站“廣州司法網”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司法局辦公室,電話:83100281。
一、概述
2013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上級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抓住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契機,以擴大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為目標,以公正、便民、廉政、勤政為準則,不斷增強工作透明度,加強民主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優質行政、廉潔行政,規范政務公開要求,深化政務公開內容,創新政務公開形式,提高政務公開水平,促進了我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完善網絡問政平臺建設,大力推進網絡問政。
按照《廣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建設與實施工作方案》(穗府辦函〔2013〕89號)要求,制定了《廣州市司法局網絡問政工作方案》,依托廣州市網絡問政平臺,進一步拓寬司法行政與群眾溝通的渠道,建立收集、報送、交辦、處理、反饋群眾意見建議的工作機制,從而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會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二)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大力推進網上政民互動。
我局通過“廣州司法”官方微博、局門戶網站的“網上投訴”、“電子信訪”、“局長信箱”、“網上咨詢”、“在線訪談”、“公眾論壇”和“民意征集”等公眾參與類欄目接納公眾開放式的建議、意見和咨詢,并對每條用戶提交的建議或問題都能轉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及時反饋處理意見,提高了公民的參與度。2013年,我局在局門戶網站和市政府門戶網站共發布動態信息1200多條;在政務微博“廣州司法”發布各類信息1981條,公眾留言和咨詢達1800條以上,我局官方微博和門戶網站成為政府和民眾互動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局信訪部門著重做好對信訪當事人的說服解釋工作,加強對有關信訪案件的督辦和協調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和上交。全年共組織局領導接訪12次,辦理群眾來信80件、來訪150件,有效解決了信訪群眾反映的問題,維護全系統的安全穩定。
(三)加快推進網上審批辦事服務,構建網上網下統一的政務服務體系。
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抓審批抓服務工作的通知》(穗府辦函〔2013〕17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廣州市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辦函〔2013〕69號)等文件要求,對我局行政審批(行政許可審批、非行政許可審批)和社會事務服務事項進行了認真梳理,在市網上辦事大廳系統平臺完成了登記注冊。我局以實體大廳為依托、信息技術為支撐,遵循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技術規范,集中力量對網上辦事事項要素按照統一建設規范進行了補充完善。
(四)加強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積極拓展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
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規范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專欄建設和實施工作的通知》(穗府辦函〔2013〕79號)文件要求,對我局門戶網站進行改造,建設了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專欄。我局堅持求真務實和突出重點,確立我局政務公開的內容范圍,對只要不屬于黨和政府秘密事項,一律對外公開,例如:局發各類文件,只要是非涉密的均在我局網站上公開,司法行政系統各單位的職能性質、辦事機構的聯系方式、辦事程序、投訴方式等長期對外公開。對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群眾普遍關心的事項以及工作中容易產生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腐敗問題的權力運行環節及時向社會公開,例如:我局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法律服務機構收費標準問題,律師、公證員個人誠信資料等問題,以及涉及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例如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招投標工作信息全面公開。
(五)規范信息制作公開機制,鞏固完善信息公開工作基礎。
我局按照《條例》和市政府政務公開辦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查漏補缺,繼續增補機關政務公開目錄項目。對動態類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務信息的公開度和透明度。繼續認真執行《依申請公開和預公開信息制度》,制定出臺了《廣州市司法局政務公開管理辦法》,對政務公開的內容、管理流程及部門職責進行了明確。2013年,我局共收到8件依申請公開的申請,均嚴格按照依申請公開流程給予了答復。
(六)不斷改進,促進政務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上級機關的支持幫助下,我局的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下一步我局將結合全市司法行政發展的實際,加快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共享的步伐。一是結合貫徹《條例》,加大我市司法行政系統政務公開工作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提升司法行政機關的社會公信力。二是重點推進各業務部門的政務公開,整合行政審批與服務等項目,提供對公眾的“一站式”服務,推進政府轉變職能,改進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促進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制。三是強化政務信息公開和網上辦事項目,不斷增加對公眾服務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優化司法行政業務管理流程,加快各類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并通過門戶網站把分散的政務數據資源整合起來,提升電子政務的整體效能。
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廣州市司法局2013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共1231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動公開信息776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108條,占總體的比例為8%;規劃計劃類的信息21條,占總體的比例為3%;屬于本單位業務類信息1102條,占總體的比例為89%。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156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18條。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我局采用簡報、雜志、網站、微博、宣傳資料及觸摸屏等途徑,并設立了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政府信息公告欄、電子屏幕等形式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其中最常用、最受歡迎的形式是通過微博“廣州司法”和廣州司法網公開信息。在便民服務上,我們對《廣州市司法局政務公開目錄》進行了更新,在門戶網站中開辟政務信息公開專欄,按照市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的要求,分機構職能、規范性文件、計劃總結、行政許可、便民服務、工作動態和其他等七大項欄目進行公開,并對具體需公開的內容進行了鏈接,方便社會公眾直接點擊,同時對一些動態信息進行了及時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務信息的公開度和透明度。我局編制了《廣州市司法局政務信息公開指南》和《依申請公開和預公開信息制度》,通過書面或網上受理的形式辦理市政府辦公廳轉辦的、本部門直接受理的群眾申請公開事項,及時將辦理結果進行反饋,方便群眾通過各類途徑了解我局的各類政務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3年,我局繼續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制定了《廣州市司法局政務公開辦法》。全年共受理通過網上和郵寄的公民和法人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郵件8宗,已經全部予以答復。
四、咨詢情況
我局2013年共接受市民咨詢55170次,其中公共查閱室接待0次,咨詢電話接聽24770次,當面咨詢接待28568(含律師法律咨詢)次,網上咨詢1832次。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我局2013年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0件;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0件;此外,本單位還收到各類針對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有關的申訴案(包括信訪、舉控)0件。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我局在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工作中還存在信息公開程度不足,服務有盲點;受工作條塊限制,網上服務功能不全等不足,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改進。
一是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提高政務透明度,滿足公民知情權。
二是進一步完善網上服務效能,繼續增強網上咨詢、審批和查詢等場景式服務,提高網辦服務事項比例,切實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
三是進一步利用政府網站、微博等平臺,加強與市民的互動,對市民通過各種渠道提出的咨詢、投訴、建議予以跟進落實,及時反饋。
七、說明與附表
(一)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1231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1231 |
新增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數 | 3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8 |
申請總數 | 8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0 |
2.傳真申請數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0 |
4.網上申請數 | 0 |
5.信函申請數 | 8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8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7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0 |
3.不予公開答復數 | 0 |
4.信息不存在答復數 | 1 |
5.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答復數 | 0 |
6.申請內容不明確答復數 | 0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55170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1832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28568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24770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87325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0 |
行政訴訟數 | 0 |
行政申訴數 | 0 |
其中:對本單位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