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市衛生健康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部署,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為原則,著力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加強政策解讀和政務輿情回應,重點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工作,有力推動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衛生服務工作,有效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一)依托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平臺強化主動公開
積極主動公開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信息,重點圍繞疫情防控、醫療衛生、重大項目建設、衛生監督執法、行政許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領域,發布公開文件、政策解讀、熱點回應、數據等信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通過委網站主動公開信息3758條,其中:部門文件類(包括規章、規范性文件等)150條;政策解讀信息28條;工作動態類610條;重點領域信息656條;衛生監督執法信息172條;其他信息2142條。積極參與政府數據開放,在廣州市數據統一開放平臺開放公眾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數據集44個,2020年新增5個數據集。通過微博發布各類稿件及信息2280條(篇),運用微信等其他政務新媒體平臺發布各類稿件及信息4343篇。通過新聞發布會、新聞采訪等方式及時發布相關信息、解讀和宣傳防控舉措。今年以來,共協辦省、市新聞發布(通氣)會53場,組織媒體70余次深入醫療救治、流調現場一線采訪。
(二)重點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衛生健康委以疫情信息公開全面、政策解讀準確、回應關切及時為要求,采取多種方式利用多種載體平臺,強化權威信息發布,抓實線上線下,增強政民互動,通過信息公開的全程透明凝聚共識,下好群防群控“一盤棋”,扎實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工作。一是突出信息需求,及時發布權威信息。1月24日委門戶網站推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欄,開設疫情通報、防控動態、通知公告、醫者風采、防控知識、新聞報道等6個欄目,全方位及時發布疫情信息、防控動態和措施,解讀防控政策要求,充分發揮了政府網站作為發布權威信息“第一平臺”的作用。自疫情暴發以來,網站已發布疫情通報371期。二是第一時間更新疫情信息。2月2日起,疫情發布要素增加確診病例涉及的小區或場所; 4 月20日起,參照確診病例公布無癥狀感染者情況,讓市民更準確地了解疫情動向,得到市民和輿論的一致肯定。及時編發疫情通報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截至12月31日,共通報疫情371期,印發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43個。三是突出政民互動,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自疫情發生以來,共辦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省長留言、市民咨詢、依申請公開及相關部門轉來的各類咨詢投訴申請共403件,所有來件來電均第一時間辦理。及時跟進處理廣大市民要求公布涉及病例小區及場所、無癥狀感染者詳情、疫情期間就醫問診等問題,做到時時有回音、件件有回應。
(三)依法依規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
全年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共102件(其中有3件結轉下年度,符合答復時限規定),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規定和省、市統一的答復模板辦理答復。安排專人負責審核答復書,確保答復規范與統一。定期邀請委法律顧問開展依申請公開業務討論會,就答復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交流,提升答復質量。全年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引發行政復議9件,僅1件撤銷重新答復,其余均維持原辦理結果。 做好答復前與申請人的溝通交流工作,提高答復效率。
(四)完善信息公開工作制度
根據人員調整變化實際,及時調整委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保證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不斷檔。結合工作實際,完善《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主動公開的事項、范圍和主體、監督及保障。及時印發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細化明確職責及相關要求,進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利用辦公會或機關周會,由主要領導或分管委領導通報講評各部門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報送情況,并與季度(年終)評優評先掛鉤,激發做好政務公開和信息報送工作的積極性。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主要問題:一是主動與社會各界和群眾就敏感重要信息(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等)的溝通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運用政務新媒體開展信息公開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021年,市衛健委將進一步拓展信息公開渠道,提高政務公開的效率,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加強政務新媒體建設,擴大互動范圍,及時公開重要衛生健康信息,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二)加強與媒體、群眾的主動溝通聯系,及時主動公開民眾關注的熱點敏感信息,營造良好形象。
(三)加強政務公開人才隊伍建設,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政務公開工作能力與質量。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