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3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導下,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條例》要求,著力在機制、渠道、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工作,較好地完成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23年,我局主動公開文件488件。其中工作動態信息220件、印發(含我局牽頭印發)部門文件107件、市財政局預決算信息8件、其他信息153件。全年共發布政策文件7件,其中以我局名義印發5件,由我局起草以市政府名義印發2件,均通過線上+線下宣講的方式按時進行解讀,制作了文字、視頻、一圖讀懂等10篇政策解讀材料,且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實現雙向鏈接并同步網上公開。此外我局通過官網共轉辦在線咨詢366條、領導信箱來件17 件、業務投訴8條,均100%回復;共處理12345熱線工單1583條,均按時按規辦結,滿意度超99%。
?。ǘ┮郎暾埞_情況。
我局堅持依法規范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023年受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21件,按時答復率100%。嚴格按照信息公開模板答復相關申請,確保答復內容合法規范、準確嚴謹,未出現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
?。ㄈ┱畔⒐芾砬闆r。
我局按照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明確了工作分工。按要求及時更新《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并在局門戶網站公開,明確政務公開范圍、內容、依申請公開受理機構、申請方式、申請流程及監督辦法等多方面信息,保證我局政府信息公開規范實施。
?。ㄋ模┱畔⒐_平臺建設情況。
一是持續完善市科技局官網建設。我局根據廣東省網站集約化建設具體要求,按照科技業務特點合理布局網站主頁,設置了9個主欄目51個子欄目,包括工作動態、文件公告、公示信息、科技成果登記公示、政策法規、政策解讀、部門預決算、網上互動,科普專欄等欄目。新設“走在前列、勇挑大梁、廣州科技創新亮點”專題,實時發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視網、新華社、科技日報、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官方媒體關于廣州科技創新工作的報道。
二是全力打造“廣州科技大腦”。我局以項目全流程管理為主線,轉變為以服務科技創新主體為核心,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科技創新資源對接的平臺。目前“廣州科技大腦”已與省科技廳等十多家單位打通了40多個業務數據接口,實現了省市科技專家庫資源的互通共享,企業基本信息等數據的實時查詢和調用。在“廣州科技大腦”中平行嵌入項目經費管理模塊,首次將經費要素納入項目基本要素,融入項目管理全流程,實現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深度整合的“DNA雙螺旋”式管理。
三是努力提升政務新媒體管理水平。我局運營微信、微博、頭條號、抖音號西瓜視頻、澎湃號、南方號、廣州日報+號共8個新媒體號,宣傳陣營覆蓋新興媒體主流平臺及傳統媒體數字化平臺,總粉絲數超20萬。2023年新媒體平臺共發布文章2588條,閱讀量達5000+的微信公眾號推文有13條。廣州科技創新視頻號開啟視頻直播功能,2023年共完成54場直播,通過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持續擴大我市科技政策、動態等內容的推廣和宣傳惠及面。
?。ㄎ澹┍O督保障情況。
我局認真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嚴格執行信息發布審核機制,強化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平臺安全預警機制,全面落實監督崗位責任。明確一位局領導具體分管政務公開工作,成立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三級聯絡人,層層壓實責任、落實工作。不斷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及培訓,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加強網絡安全培訓宣教,積極組織參加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組織開展全員培訓。加強和完善政務網站和新媒體日常管理和常態化監管,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信息上網保密審查制度,始終做到先審后發,確保信息發布平穩高效運行和內容安全。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3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政策文件解讀的深度、廣度、多樣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下一步,我局將不斷完善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定期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培訓,持續加強學習;同時不斷加大政策文件解讀力度,持續加強涉企政策精準推送,進一步提高政策知曉度,高質量完成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我局制定的《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明確指出“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費用”,因此我局無收取信息處理費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