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3年,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部署,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工作,持續深化數字政府建設、政務服務改革、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信息領域公開,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提升便民利企服務水平,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一)深化推進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緊緊圍繞數字政府改革、智慧城市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內容抓好政府信息公開,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穗好辦@平臺、政策宣講平臺等多渠道、多形式,推進政府信息全方位公開。2023年,“穗好辦”微信公眾號全年發布政務服務便民利企政策、動態信息220條,總瀏覽量超190萬,粉絲量突破兩百萬大關。“廣州12345”微信公眾號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暖企政策、鄉村振興等熱點問題全年發布推文233篇,閱讀量317.94萬次,累計粉絲數達397.91萬。局門戶網站公開發布各類政務信息161條,全年累計公開行政規范性文件4件,政策解讀4件。上線發布“穗好辦@企”平臺,推出政務辦事、金融服務、政策服務、企業訴求等9大類服務,集聚100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為全市市場主體提供集約化、精準化、智慧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舉辦數字政府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公眾參觀市政務大廳、12345話務場地、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深入了解廣州市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會同市政府辦公廳、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關于打造“廣州政務講堂”政策宣講平臺的通知》,規范全市政策宣講活動,發揮政策解讀服務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共組織22個單位舉辦了15場政策宣講及政企互動直播活動,接近94萬人次參加觀看。
(二)依法依規辦理依申請公開。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嚴格按照登記、受理、審核、辦理、答復、編號歸檔的程序,規范辦理依申請公開案件,做到程序合法、處置合理、答復規范,最大限度為申請人提供相關政府信息,切實保障申請人權利,維護政府公信力。2023年,我局共辦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案件263宗,結轉下年度辦理5宗。
(三)嚴格規范政府信息管理。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通知》,增加各部門兼職保密員保密初審環節,將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程序與公文運轉程序、信息發布程序結合起來,有效防止保密審查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脫節,切實從源頭上做好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制發《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規定》,明確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內容,規范辦理結果公開方式,確保建議和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四)加強信息公開平臺建設。開發建設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集中發布市區街三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實現“一次錄入、分級審核、數據同源、統一發布、信息共享、動態更新”,企業群眾通過平臺即可輕松查閱權威首發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查看全量歷史文件,目前平臺點擊量已破800萬次。聯合司法局制定廣州市行政規范性文件標簽分類明細,圍繞文件級別、對象類型、內容主題、國民經濟行業四個大類161個小類對1400多份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分類匯總,實現政策文件精準推送。積極運用政策集中公開成果,結合標簽分類成果增加主題分類、用戶分類、行業分類、文件狀態等檢索條件,提高行政規范性文件檢索精細度,便利企業群眾快速獲取政策信息。豐富局門戶網站專欄,增設《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專欄1個,更好宣傳推廣粵港澳大灣區。
(五)強化政務公開監督保障。加強政務公開工作保障,安排2名干部負責依申請公開辦理工作,配齊配強政務公開工作隊伍,組織5名干部參加市政府舉辦的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會,切實提高依申請公開的專業化水平。加強政務公開服務場所建設,在局辦公樓6樓設立政務公開群眾接待室,為群眾提供咨詢、查詢、辦理、投訴等一站式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有效提升群眾辦理政務公開業務的舒適性和便捷度。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3年,我局政務公開工作穩步推進,有序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要求相比,仍存在部分信息公開內容不夠全面、公開方式和渠道不夠多元化、協調聯動機制不夠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下一步,我局將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新要求,鞏固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豐富拓展信息公開宣傳渠道,突出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信息,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力度,著力提升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民互動、辦事服務的整體水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問題。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執行,2023年全年發出收費通知件數為4,應收費總額為1.46萬元;實際收費案件數為0,實際收取的總金額為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