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
2017年3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編制的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thnet.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政務管理辦公室(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軟件路13號天河區政務服務中心六樓,郵編:510663,電話:37690333)。
一 概 述
2016年以來,我區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有關部署和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機制,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平臺建設,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暢通政民互動渠道,積極打造陽光政府,全面提升政務公開水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規范公開工作機制,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印發《天河區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明確分工、細化步驟,確保政務信息及時主動公開。及時調整我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各職能部門各街道進一步明確和調整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體系
(二)完善公開平臺建設,深化信息公開工作。
加強網站信息和政務公開專欄的管理、維護工作,在我區門戶網站建設“五公開”專欄及修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切實做好涉及行政審批、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重大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等方面的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確保能迅速發布準確的政府信息,營造良好的政府與社會公眾關系。
(三)加大權責事項梳理力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在門戶網站公布27個區屬單位的權責清單并實行動態調整,其中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檢查、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裁決及其他,加快形成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依法保障的政府職能體系和科學有效的權力監督制約協調機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涉及行政審批事項的30個單位全面覆蓋,行政審批事項對應的責任事項一一明確,在權責清單中詳細羅列,并公開監督投訴電話。
(四)強化依申請公開規范,保障公眾政府信息知情權。
進一步規范和理順依申請公開工作,聘請省、市有關專家舉行業務培訓會,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和業務實操能力的提升,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業務水平和技能。暢通渠道,進一步規范網上依申請公開工作流程,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接待窗口和場所,為群眾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便利,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得到及時、妥善處理。針對申請人的需求分類細化編制發布政府信息,通過依申請公開促進和完善主動公開。
(五)拓展政務公開渠道,全方位推進便民信息公開。
通過“廣州天河發布”發布微博4000余條、微信300余篇,增強政民互動,妥善應對突發新聞事件及網絡輿情近600余起(次)。進一步發揮12345政府服務熱線功能,暢通市民群眾與政府互動渠道,全年共承辦市民咨詢、投訴、建議、求助等各類工單75383次,工單受理總量為全市第一,工單按時完成率為100%,全年工單辦理群眾滿意率為70%,排名全市各區第二。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我區人民政府2016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2609條,其中:1.組織機構類信息79條;2.部門文件類(包括規章、規范性文件等)信息232條;3.動態類信息18834條;4.行政職權類信息1481條;5.財政預決算信息92條;6.建議提案辦理結果類信息74條;7.其他信息1817條。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網站公開信息15853條,微博微信公開信息4406條,新聞發布會公開信息133條,新聞媒體公開信息601條,政府公報公開信息1616條。
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13次。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情況:舉辦新聞發布會2次,組織政府網站在線訪談3次,發布政策解讀稿1篇,通過微博微信回應事件5次,通過新聞媒體等其他方式回應事件2次。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區人民政府2016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589件,其中,當面申請401宗,占68.08 %;網上申請91宗,占15.45 %;信函申請97宗,占16.47 %;傳真申請0宗。
在已經答復的589件申請中,“同意公開”的331件,占總數的56.20%;“同意部分公開”的32件,占總數的5.43%;“不予公開”的27件,占總數的4.58%,主要是申請的內容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單位內部信息和過程性信息;“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的50件,占總數的8.49%;“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的111件,占總數的18.85%,主要是因為要求獲取的信息不存在或者不屬于我區政府及區屬各單位所掌握的信息,均已告知申請人與其他單位聯系;“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的7件,占總數的1.19%;“申請內容不明確”的12件,占總數的2.04%,主要是要求獲取的政府信息內容描述不清楚;“其他”的19件,占總數的3.23%。
四 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情況
我區人民政府2016年度依申請公開收取的費用為0元。
五 因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我區人民政府2016年度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31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6宗,占19.35%;撤銷、變更或確認違法的12宗,占38.71%;其他情形13宗,占41.94%。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10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2宗,占20%;確認違法的2宗,占20%;其他情形6宗,占40%。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省、市政務公開工作部門的指導下,2016年我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政務公開工作隊伍建設缺乏專業化和系統化,兼職人員多,流動性大,業務技能參差不齊;二是政府部門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互動有待進一步加強,需要更多渠道傾聽民意并及時反饋;三是部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政務公開工作認識不足,存在個別信息公開不夠及時規范的現象。
2017年,我區將繼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設,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加強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和信息平臺建設,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尤其是基層政務服務的電子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以陽光行政取信于民。
七 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
附表統計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統計范圍包括我區各街道辦事處以及區府直屬各單位。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2609 |
其中:1.組織機構 |
79 |
2.部門文件 |
232 |
3.動態類信息 |
18834 |
4.行政職權類信息 |
1481 |
5.財政預決算信息 |
92 |
6.建議提案辦理結果類信息 |
74 |
7.其他信息 |
1817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589 |
申請總數 |
589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91 |
2.信函申請數 |
97 |
3.當面申請數 |
401 |
4.傳真申請數 |
0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589 |
其中:1.同意公開 |
331 |
2.同意部分公開 |
32 |
3.不同意公開 |
27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50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111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7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12 |
8.其他 |
19 |
附表3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31 |
行政訴訟數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