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村村口西側的古龍眼樹枝繁葉茂、樹影婆娑。
古樹名片
古龍眼樹:二級古樹,樹齡超過350歲,樹高17米,胸圍6.8米,平均冠幅20.5米,東西冠幅19米,南北冠幅22米。樹木有樹洞,樹形仿若蘑菇。
位于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委會木棉社80號后200米處路邊。
古樹歷史
南平村位于從化區溫泉鎮東南部,是廣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鎮之一。該村山環水抱,歷史底蘊深厚,一批老宅、古樹都被保存下來。近日,記者走訪時發現,守護南平村村口的古龍眼樹已經超過350歲,至今仍可年產龍眼上千斤。據村中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棵古龍眼樹被作為一個網紅打卡點來打造。除了古龍眼樹,在村里還分布著多棵上百年歷史的古樹名木。
300多歲龍眼樹背后
蘊含動人的愛情故事
青山疊翠,流水潺潺,山、泉、林、溪、石是南平村內的五大特色生態要素,共同構成一幅秀美的南平村山水畫卷。尤其是在日出之時,陽光把山巒映照得十分壯美……
南平村坐擁鳳凰山,環抱鳳溪水,老宅、古樹眾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近日,記者從市區出發,驅車來到古樸靜謐的南平村。進入村口,只見一棵參天的古龍眼樹坐落于道路一旁,虬枝曲折,樹結密布,亭亭如蓋。走近大樹旁邊細看,才發現樹干是空心的,大大的樹洞足以容納兩個成年人。這棵古龍眼樹的樹齡超過350歲,默默見證著南平村的蝶變。
南平村村口西側的古龍眼樹虬枝曲折,樹結密布。
南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國華介紹:“南平村村口東西兩側各有一棵300多年的龍眼樹。”西側的母樹樹影婆娑、枝繁葉茂,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而東側的公樹曲折向上,樹干上長滿了拳頭狀的結瘤,枝葉稀少。
這兩棵古龍眼樹流傳下了動人的傳說。相傳在300多年前,村里有一個叫林樹堯的村民,他在上山尋找草藥時失足掉下懸崖,被一個叫“桂圓”的年輕女子救下,后來兩人結為夫妻,日子過得有聲有色。誰知這個女子竟是王母娘娘的女兒,因私自下凡,王母娘娘將其變為一顆種子以示懲罰,留給了林樹堯。后來,種子長成一棵龍眼樹,后人都說這是仙女桂圓的化身。在林樹堯去世后,在他的房屋旁也長出了一棵龍眼樹,后人都認為那是因為林樹堯思念桂圓。在數百年間,兩棵古龍眼樹深情對望,盡訴思念。
古樹被喚作“伯公樹”
產出龍眼曾賣上百元
2019年,南平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這里地廣人稀,民風淳樸,環境幽靜,村容村貌頗有山地古村風韻。
據了解,宋人遷至南雄珠璣巷后,部分人又經從化神崗、增城等地,轉移到從化東南。明末清初時期,鳳凰山的懷抱里便形成了南平初始村落。南平村傳承數百年的歷史,文脈深厚,留下了“一門三進士、四代九鄉賢”的歷史佳話。
在一代又一代南平村村民的眼中,村口的古龍眼樹守望著古村里的每一位村民。張國華向記者介紹:“這棵龍眼樹又叫‘伯公樹’,守護著村口,樹下還有一個小古廟。每逢添丁婚嫁的喜事或重要節日,村民都會前來供奉。尤其是過年期間,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大年初一的早上,村民會連續兩天過來排隊供奉,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家庭幸福美滿。”
枝繁葉茂的古龍眼樹不僅是村民的“守護神”,曾經還是村民勞作后乘涼的好去處,以及是孩童玩耍的小天地。在上世紀90年代,古龍眼樹所在之處幾乎是進出村子的必經之路,然而因為古樹旁邊的路段剛好是一個斜坡,每當有村民建房子要用車運送瓦片進村時,都要叫上叔伯兄弟一塊推車。
在張國華眼中,村口的古龍眼樹還是一棵豐產樹,“古龍眼樹幾乎每年都能產出上千斤的龍眼,在上世紀80年代,村民采摘下龍眼,拿到附近的市集售賣,還能賣到上百元的好價格。”
古樹成為網紅打卡點 村道為其繞道行
在南平村建設中,保護傳統古村落受到重視,沒有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修舊如舊,保留了具有歷史底蘊的祠堂、老宅、古樹。
古龍眼樹旁邊的村道貫穿整條南平村,是進出村子的主要通道,北至石坑村,南至龍新村。這條進出村子的道路還因為避開古龍眼樹,稍微繞了一點道。據張國華介紹,“我們這里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近年來還因發展南平靜修小鎮吸引了不少游客,因此交通設施也必須跟得上節奏。過去道路比較狹窄,缺乏交通配套設施,近年來,政府部門在道路建設上做了不少工作。后期擴建的村道寬度由原來的5米拓寬到7米,讓村民出行更暢順。當這條村道修到古龍眼樹前時,還就著古樹繞了點道,有利于更好地保護古龍眼樹。”
近年來,南平村在樹林中修建了總長2.8公里的鳳溪棧道,這也是游客徒步休閑的最佳路線。鳳溪由鳳凰山系自南向北流經全村,而鳳溪棧道則沿鳳溪設置,廣大游客都能享受溯溪而行、縱覽村落的樂趣。
“由于村口有一公一母兩棵古樹,我們還在古龍眼樹旁打造一個名為‘龍鳳亭’的休閑空間,給游客提供休閑的空間。”張國華介紹。不少游客在游覽南平村時都會被村口的古樹吸引住眼球,有游客甚至熱情地提出保護意見,“這棵古龍眼樹非常老、非常罕見,應該做好宣傳推廣,如果能夠讓游客也品嘗一下果實的滋味,相信也可以增強宣傳效應,更好地打響古樹品牌。”
村里分布多棵百年古樹 村民愛之敬之
古龍眼樹,只是南平村樹木蔥郁的一個縮影。溫泉鎮南平村作為廣州市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7%,山林面積達7500畝,大樹有82棵,50年以上樹齡的大樹有24棵,樹種包括楓香、秋楓、荔枝、海紅豆、木棉等。村莊西南邊有3片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樹林,分別是青岡、毛柿、魚尾葵群落,魚尾葵、海紅豆群落以及特色楓香紅葉觀賞林。
在南平村,分布著多棵上百年歷史的古樹名木,與山林為伴的南平村村民十分敬愛林木。村中有一棵約123年的老木棉樹,相傳是由一個拴牛的木棉樁生長而成;村南三山村的上山路旁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烏欖樹、樟樹,村民之間流傳著自制欖角的傳統。位于南平村最南端的楓林則由8棵香楓樹組成,其中最老的一棵有252年。每當楓葉浸染時,就會呈現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日美景。 南平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如今以建設自然與現代有機結合,有品位、有記憶、有意境的特色小鎮為目標,打造一處從化最富有魅力的山水藝術社區、宜居宜游的生態型身心休養靜地。南平村還入選“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以村企合作的新模式打造“南平靜修小鎮”特色小鎮,帶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并推動南平村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促進雙殼槐枝“一村一品”建設。
●記者手記
古樹與鄉村振興相得益彰
南平村村口300多歲的古龍眼樹,背后不僅蘊含著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是南平村村民的“守護神”、鄉愁的載體,更見證了南平村在實現鄉村振興上的成果。
在過去,林萌下小童戲水溪澗中,到如今憑借良好的自然環境,南平村獲得了廣州市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認定。流水潺潺,古樹虬髯,引來如鯽游人……
如今,這棵坐落于村口的古龍眼樹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點,一旁還建有“龍鳳亭”,因樹成景,因樹造景,亭臺樓閣與古樹交相輝映,吸引許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自發為古樹保護建言獻策。然而,古龍眼樹只是南平村豐富古樹資源的縮影,在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中,南平村一直有木棉樹、香楓樹等百年古樹守護陪伴。
南平村村民生于山林之間,歷來對古樹有著敬畏之心,并因地制宜保護古樹,每逢春夏兩季施肥,繞開古樹修路……或許,這也是古龍眼樹滋養數百年仍郁郁蔥蔥的原因吧。
古龍眼樹矗立數百年,仍能年產上千斤龍眼,生機煥發。在未來,仍將繼續見證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振興的華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