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鴿’只是傳說。”在梅州興寧的“陳小鴿”養殖基地直播間外,背景板上的這句話尤為顯眼。這個養殖基地就坐落在興寧龍田鎮碧園村,四面環山,這里確實流傳著一個關于養鴿致富的“傳說”。
肉鴿品牌產業鏈在孵化,小小的鴿子如今已成長為一個億元以上的大產業
直播間里,一場“帶貨”直播彩排正在上演。鴿子湯、鹽焗乳鴿、醬香乳鴿、紅燒乳鴿、香辣乳鴿……桌上的鴿子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為了更好推銷自己的鴿子產品,“陳小鴿”品牌創始人陳偉波靈機一動,請來3位特別“代言人”——當地3條貧困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耿素芳便是其中之一。“辣哥辣妹,喜歡吃辣的一定不要錯過這款又香又辣的香辣乳鴿,買它買它……”來自珠江實業集團的女駐村書記毫不怯場,賣力“帶貨”。
小小直播間頓時熱鬧了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用略顯生疏的“直播體”語言推銷鴿子產品,目的只有一個:讓“陳小鴿”這只承載著村民脫貧致富夢的鴿子一飛沖天,飛入尋常百姓家。
科技助力,數字農業監控平臺上,顯示著養殖鴿棚和光伏電板分布圖
“陳小鴿”是85后返鄉創業大學生陳偉波打造的肉鴿品牌。2010年,大學畢業的陳偉波辭去外企工作,回鄉養鴿子,創立“陳小鴿”品牌。十年間,種鴿的養殖規模從3000對劇增到10萬對,肉鴿年銷量200萬只。在推進金鴿養殖基地項目過程中,廣州駐興寧工作組引導廣州幫扶的15條省定貧困村加入。
返鄉創業的陳偉波將小小的鴿子慢慢做成了大品牌
鐘會權(后)是當地的貧困戶,目前正在鴿場工作的他打算學好這門技術,將來自己也從事肉鴿養殖
鴿棚頂上架上了光伏電板,首創了“農光互補”產業幫扶新模式
三位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助力“陳小鴿”飛出山窩窩
小小的鴿子不僅圓了返鄉青年的創業夢,也帶動農戶入股、就業、養殖,實現脫貧致富夢。
廣梅指揮部倡導產業扶貧“村村聯動”,廣州駐興寧扶貧工作組還在精準扶貧上做起“加法”,首創“農光互補”產業幫扶新模式。工作組發現養殖棚頂連片面積大、無遮擋,非常適合加蓋光伏發電設施,便讓鴿棚成功架上了光伏電板,天河幫扶的35條村都參與進來,共享幫扶成果。
如今,“陳小鴿”已從一個貧困村精準扶貧產業項目成長為一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陳偉波說:“我們有個最終目標,就是將企業打造成國內首家肉鴿行業上市公司,希望‘陳小鴿’能成為行業領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