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德村李氏大宗祠的空地前,幼兒醒獅隊總教頭陳慧君每周末都會帶著孩子們訓練。
幼兒醒獅隊的表演引來外國朋友來欣賞。
幼兒醒獅隊小隊員練習基本功。
小隊員學得有模有樣。
春節期間,天河區獵德村李氏大宗祠,獵德村和棠下村的兩支幼兒醒獅隊進行醒獅、舞龍和武術表演。
位于珠江新城的獵德村是一個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村。歷經改造后,龍舟、醒獅、祠堂等傳統文化和元素,也依然完好地保留著。每逢周末,在獵德村的李氏大宗祠前,就會見到一群幼兒在這里練習武術和醒獅?! ~C德村的外來媳婦陳慧君,是這支幼兒醒獅隊的總教頭。85后的陳慧君來自肇慶武術世家,太公、外公、祖父、父母、舅父都是武術行家。陳慧君自幼開始跟隨家人練習武術,嫁到獵德村后,家婆就動員她教村里的孩子習武打拳。2015年,陳慧君的武術班開始招生,但只有一名孩子來報名。直到2018年,與村里的醒獅隊合作后,她和獵德醒獅隊的羅教練聯合培養的小朋友在龍獅嘉年華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陳慧君的武術班才漸漸獲得村民們的信任,招生人數慢慢開始增多。后來,又專門開設了醒獅班,如今幼兒醒獅隊和武術隊已經合并訓練。這幾年,她培養的孩子達到了四十多名,她自己的兩個孩子也加入其中,成了隊伍中的一員。陳慧君希望以武術作為練習醒獅的基本功,為孩子們的醒獅之路打好基礎。
陳慧君和家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傳統的武術和精神不能在自己這一代斷掉。她有一句經典的話,一個人不成武林,一群人才成江湖。這些孩子長大后,雖然不一定個個都會成為武術高手或者醒獅隊員,但是習武和醒獅得到的精神力量會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教育他們懂得民族文化的精髓,從而更加熱愛和主動傳承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