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許多閃亮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看到套上紅馬甲的“使命紅”、配送物資的“小橙人”、穿上防護服的“大白”、分揀打包蔬果的“保供綠”、臂戴紅袖章的“社區志愿者”、身著藍色隔離服的“藍精靈”……每一幕共同奔赴、互相理解的場景都生動詮釋出:疫情防控,從來不是一方的戰斗;家園守護,靠的是人民眾志成城的力量。
紅黃白綠黑藍彩,不同顏色意味著不同分工,背后折射的是各司其職、高效配合、群防群控、共同守護。這些抗疫路上留下的閃耀色彩,必將匯聚成一束希望的陽光,照耀在廣州這片美好家園上。
4月8日以來,廣州發生新一輪疫情。全市各級各類防控力量沖鋒在前,連續作戰,手握責任和使命的畫筆,共同繪就了最濃厚的戰疫本色。
白天使 4月11日,越秀區第三輪全區全員核酸檢測連夜進行。在公園前地鐵站百匯廣場,醫護人員借著小臺燈的微弱燈光,為居民采樣。
第32號通告發出后,全市部分區域分級分類防控,各區連夜開展全員大核酸,24小時完成核酸采樣超1666萬份,2天完成全員采樣。
紅使命 4月8日,番禺區大石街,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協助社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在物資保供“戰線”上,政府與企業合力,迅速搭建綠色通道,對熱銷品類進行增量供應、及時補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居民“菜籃子”供應充足。在廣州各大商超市場,蔬菜、海鮮、禽肉、農副產品等琳瑯滿目,全市生豬日均屠宰量2.5萬頭,蔬菜每日供應8000余噸,八大類群眾生活必需品八大類民生用品保障充足,價格穩定。
保供綠 4月11日,花都區東海菜場,工人將新鮮采摘的番薯葉裝筐,準備運往江南市場。
面對極為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各單位工作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投身防控一線。本輪疫情以來,1.65萬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分布在11個區、169個街鎮,累計上崗7.69萬人次,平均單次服務時間超過5個小時;3000多名物資分揀員、司機、快遞騎手等加快生活物資分派、應急配送,一抹抹流動的亮橙和鮮黃,打通了最后的100米,以最快的速度將商品送到市民手中;在白云區,市、區兩級共有15.5萬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支援疫情防控,4月8日動員令發布后僅三個小時,就有市區兩級75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白云區社區一線,協助做好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速度黃 4月13日,42歲的美團騎手何擁綱完成配送服務后,駛離番禺區員崗管控區。
當深夜萬家燈火漸次熄滅,身著藍白色防護裝備的核酸采樣人員依然堅守在微弱的燈光下,為排隊的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頭頂滿天星光,眼前是等待檢測的市民,他們重復著一遍遍動作,撕棉簽、采樣、插入試管、擰瓶蓋、手消毒……神情專注,一氣呵成。幾小時的重復動作,“大白”們的手指早已僵硬。據統計,僅4月12日一天,就有20883位醫護人員支援廣州各區核酸采樣,他們用果敢、英勇和極強的忍耐力,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
剛毅黑 4月10日,白云區管控區內的橫滘卡口,值守保安的衣服上滲出了白色鹽跡。
疫情防控,從來不是一方的戰斗;家園守護,靠的是人民眾志成城的力量。每一位群眾積極參與,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動,隨時配合核酸采樣工作,嚴格遵守各種防疫政策,共同繪就了時代畫卷的抗疫色彩。每一幕的共同奔赴,每一份理解和支持,都是群眾對戰“疫”勝利的信心和希望。
守護藍 4月10日,番禺區麗江社區核酸采樣點,民警指引長者前往綠色通道采樣。
紅黃白綠黑藍彩,不同的人群中映射出不一樣的色彩,這背后折射的是各司其職、高效配合、群防群控、共同守護。彩色,就是全市人民的樣子,也是整個廣州眾志成城的心。這些不同的顏色,最終匯聚成一束希望的陽光,照耀在廣州這片美好的家園。
我們選擇相信希望,我們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