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鐫刻輝煌 再啟航——紅色印記藏品展”在中山紀念堂展出
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一百年前紀念章、1942年陜甘寧邊區調糧證、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借谷證……這些珍貴的歷史實物和記憶,記錄了時代先驅的榮光和輝煌,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奮斗前行的精神傳承。7月8日至8月31日,這些歷史珍品在廣州中山紀念堂歷史陳列館展出。這次題為“鐫刻輝煌 再啟航——紅色印記藏品展”展出書畫、票證、徽章約280件,當中除了珍貴的歷史徽章和票證外,還有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李守真等名家大師珍品,可謂票章珍品與國畫精品交相輝映。
記者獲悉,2021年中山紀念堂開展了“藏品賦彩 鐫刻輝煌”的藏品征集以及捐贈活動,在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收到了徽章、郵票、火花、紙幣、票證等種類藏品共計138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實物。此次展覽是該活動在今年的延續。
展覽分為票證、徽章、書畫三個部分。其中票證部分,展出珍品72件,既有當年蘇區和各革命根據地的軍糧馬料柴草等票證,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軍隊專用生活票證,還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各種民用生活票證。
號稱“廣州第一證”和“廣州第一票”孖雙姊妹在本次展覽中非常引人注目,它們是廣州市糧食公司購糧證(1953-1954)和廣州市糧食公司購糧票(1954)。這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購糧證,拿著證和糧票,才能到糧食公司換糧食,缺一不可。記者留意到,這兩套票證的印刷還相當清晰,清楚記錄了當時的年份,顯示出這是當時最困難時期的糧票,細小的票面設計很精致,印有可以購買大米斤數,而且印上1234數字編號順序,也是較為罕有。
徽章部分,展出珍品185件,既有建黨早期的中國共產黨員證章、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一百年前紀念章,也有國共合作時期各人民團體抗日獎章,還有解放全國各地的功勛獎章和紀念章,以及在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各類立功獎章。透過一枚枚徽章,仿佛聆聽一首首震撼人心的英雄贊歌。
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一百年前紀念章出自1922年5月5日。該紀念章為銅質制作,直徑28毫米。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召開,廣東作為組織會議接待方,臨時趕制了這枚“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徽章,作為大會工作人員證章。1925年1月26日在團的三大會議上,決定將團名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據介紹,這枚團員徽章,存世非常稀少,在收藏界也難得一見。在建團百年之際,這枚紀念章的展出別具特殊意義。
徽章系列中還有一枚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徽章也很受關注。徽章呈現的是“鐮刀斧頭”圖案,這與我們現在的黨員徽章上的“鐮刀錘頭”圖案不一樣。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初創時期,在黨旗黨徽圖案設計上特意以“斧頭”圖案代表中國手工業者,以“鐮刀”圖案代表農民。后來,由于受蘇聯國旗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上的圖案既出現過“鐮刀斧頭”,也出現過“鐮刀錘頭”。為維護黨旗黨徽的尊嚴,黨中央明確規定了黨徽的統一規范標準式樣,并將黨徽黨旗寫入黨章,至此,“鐮刀錘頭”成為黨徽組成圖案,被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