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深入挖掘豐富的詩詞文化資源 大力推動“詩詞之都”建設走深走實
國家一級演員郭東文演繹《廣州塔賦》
木棉花開,珠水徜徉。
這個春天,廣州正用觸動人心的詩歌,溫暖這座詩香馥郁的千年商都。
灣區詩會、“廣州詩詞之夜”系列活動、木棉文化節詩歌征集、珠江兒童詩歌獎、系列詩歌征文、評獎……廣州深入挖掘豐富的詩詞文化資源,繁榮廣州詩歌文化,創新活動形式,相繼舉辦了多場精彩紛呈的詩詞活動,大力推動廣州“詩詞之都”建設走深走實。
名家熱議“詩詞之都”:詩意花城,有詩為證
“流花越秀花為綺,海珠橋下珠江水。可惜游子難久留,辜負名城嶺南美。”
這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寫下的關于廣州的詩。對于廣州打造“詩詞之都”,葉嘉瑩表示,廣州是嶺南的文化中心,也是詩詞文化的重鎮,希望廣州真的能夠成為鮮花之都、詩詞之都。
“希望詩詞真正能走入公眾生活,并且在廣州的文化建設,特別是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坦言,廣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著悠久的詩歌文化傳統,再加上廣州多年來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詩歌文化建設,具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
廣州是南方的詩詞重鎮,自古以來詩詞文化繁盛。《詩刊》主編李少君認為,廣州的詩詞文化具有多種特點。“第一是本土詩詞文化繁榮;第二是大量的著名詩人都曾在廣州留下詩詞作品,嶺南派詩詞更是在詩詞界聲名赫赫。”他進一步指出,當代廣州致力于打造“詩詞之都”具有深厚的基礎,具有廣泛的作者隊伍,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古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瑰寶,名家對于廣州打造“詩詞之都”的寄語令人振奮,廣州自先秦以來雄厚的詩詞文化底蘊,更是讓詩意花城實至名歸。
作為嶺南文化高地,廣州自古人杰地靈,涌現出大量優秀詩人。以漢代楊孚為始,以唐代張九齡,宋代崔與之、李昴英為興,以元末明初南園五子、明末清初嶺南三大家為盛,以晚清丘逢甲、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為繼,詩人燦若星辰,詩話趣事俯拾皆是,創造了豐富的詩詞文化。近現代的廣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都,詩詞雅集更是廣州的文化習俗之一。從黃節、朱執信,再到陳永正、劉斯奮、汪國真、楊克……詩人、詩歌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震動了整個中國近代詩壇。
打造“詩詞之都”,是廣州弘揚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的時代亮點。2023年,廣州將立足廣州詩詞文化底蘊與基礎,進一步弘揚詩詞文化,建設詩意花城,用詩歌“讀懂廣州、熱愛廣州、奉獻廣州”。
傾力打造詩詞品牌:大灣區詩香馥郁
春光冉冉,惠風和暢;蘭香馥郁,詩意盎然。
3月16日晚上,灣區詩會之“蘭之猗猗”詩樂會在廣州蘭圃公園優雅綻放,這場在以蘭花為特色的蘭圃舉辦的“蘭之猗猗”詩樂會,以蘭花為引子,詩詞與雅樂相輔相成,形象生動地傳達中國品格、中國意象、中國精神。
2022年,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印發《廣州市打造“詩詞之都”工作方案》,提出打造“詩詞之都”,創建“詩意花城”。隨后,一大波品牌活動緊鑼密鼓地舉辦,一大批詩詞力作重磅推出,為廣州“詩詞之都”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2022灣區詩會之上巳節雅集”驚艷南國,在廣州荔枝灣涌、荔灣湖公園舉辦。廣州眾多詩人濟濟一堂,以一顆敏銳的詩心,捕捉花城春日浪漫的詩意。在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文塔下,詩人們有感而發,即興賦詩,歌詠新時代新氣象。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灣區詩會”之延河珠水吟誦會為廣大市民群眾奉獻了聲情并茂、詩意馥郁的文化活動。
去年7月23日,時逢大暑節氣,“灣區詩會·詩意增城”活動盛大舉行;七夕之夜,廣州在楠楓書院及廣州購書中心舉辦了詩詞雅集、七夕之夜詩詞朗誦活動,讓這座古老城市滿載浪漫氣息……
“廣州詩詞之夜”系列活動,邀請到趙松元、曾大興、張海鷗、董上德、張洲等學術名家、大師普及古典詩詞知識,內容囊括《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帶領觀眾賞析領略詩歌文化,營造城市詩意氛圍。
“詩詞之都”碩果累累:千年花城詩情洋溢
自2022年以來,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大力推進廣州本土詩歌創作,編輯出版建設“詩詞之都”詩叢,隆重推出陳善壎、張海鷗、高旭紅等人的傳統詩詞作品個人專輯和黃禮孩、陳會玲、梁智強等人的新詩個人專輯,展示廣州本土詩人的創作成果。
詩詞創作也在廣府民間開花結果。廣府詩人、學者雍平膾炙人口的《廣州塔賦》:楚目舒遲,覽山川之勝狀。蠻腰綽約,立城郭之高標。玉帶橫沙,金琶浮水……四六駢文以清麗的詩句,再好不過地抒發出了當代廣州人的情懷。一首《廣州塔賦》破圈文學界,甚至優酷還專門將《廣州塔賦》改編成流行歌曲。
著名詩人、廣州市作協副主席黃禮孩獲得北京師范大學當代新詩研究中心頒發的“2021年度十佳華語詩人”稱號。著名詩人馮娜的組詩在《廣州文藝》《詩潮》《廣西文學》刊發,獲得“元鼎杯”現代詩歌創作大賽一等獎。
2022年,廣州多位詩人的作品被選入數十種全國性的年度詩歌選本,詩作得以廣泛傳播。其中,楊克、鄭小瓊、馮娜、杜綠綠、安然、梁智強等人的詩作入選《2022年中國詩歌年度精選》。
中國詩歌學會會長、著名詩人楊克表示,廣州是一個詩意棲居的生活化、市民化、人性化的城市,它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助力涌現很多優秀的詩人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