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152家老字號凝聚了一代代廣州人守正創新的商業精神,成為今天傳承和弘揚商都文化的企業基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州深厚的商業文化土壤孕育出眾多具有濃郁嶺南特色、享譽海內外的老字號。它們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廣州人誠實守信、追求品質、敢為天下先的商業精神,在商海大潮中幾經沉浮,依然屹立不倒,成為今天傳承和弘揚商都文化的企業基石,也沉淀了獨屬于這座城市的文化與韻味。
廣州一直重視老字號的保護與傳承,最近幾年,政府加大對老字號的扶持力度,令其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賡續千年商都命脈,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歷史淵源
“字號”最早是對人的稱謂,唐代開始應用于商業。今天所說的老字號既有國家級中華老字號,也有省、市級等地方老字號。廣州老字號多指創立50年以上、擁有深厚歷史底蘊、鮮明文化特色、獨特工藝技術、優質產品服務,并獲得廣泛社會認同的品牌。
據廣州老字號協會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廣州擁有152家老字號,每一家老字號都堪稱是一部承載商業風云的傳奇。
現存老字號始于明萬歷年
因商而興盛聚集三大商圈
廣州老字號多誕生于商業旺地,從發源地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路、老西關以及長堤西濠口一帶。眾多老字號猶如千年商都的“活化石”,共同繪就一幅最長最美的廣州商業畫卷。
廣州現存的老字號中,歷史最久的當屬陳李濟,它是全國知名的中華老字號,誕生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距今已有423年歷史,比北京同仁堂的創立還要早69年。這家老字號的誕生地在今廣州北京路,這里自古文化興盛,商業繁榮,見證了廣州千年商都的傳奇故事。繼陳李濟之后,北京路一帶又出現了致美齋、中一藥業等中華老字號,并延續至今。它們均為前店后坊,既生產商品,又臨街開鋪,既得到這里商業氛圍的滋養,又延續了這一帶的商業繁華。
中華老字號陳李濟創立于1600年,距今已有423年。
北京路一帶“孵化”了諸多老字號。
明末清初,廣州對外貿易發達,水陸交通便利的城西門外得到開發,商業逐漸興旺,出現了著名的西關商業區。特別是自廣州“一口通商”后,外商云集羊城,起初,他們是可以進城(古城墻之內區域)的,但從清代中期起,外商主要集中在古城西門外一帶活動,著名的廣州十三行就設在今廣州市文化公園一帶。一大批百年老店隨著西關商業而崛起,比如風行牛奶、陶陶居、蓮香樓等。
這一時期的老字號得風氣之先,中西合璧的特色較為明顯,體現了19世紀廣州人城市生活的演進。1865年,一陳姓人家在沙面開了一間勝記牛奶公司。這是迄今可查到的全國最早專門經營牛奶的公司,很多人或許有所不知,“勝記”就是今天遍布廣州大街小巷的風行牛奶的前身。
當時,“勝記”飼養的黑白花奶牛是隨西方傳教士乘船而來到廣州的。據《廣州市志》記載:“勝記牛奶公司,飼養黑白花奶牛,開創銷售瓶裝鮮奶?!币话俣嗄陙恚L行牛奶承襲“勝記”基因,堅持在城市中養牛的傳統,始終如一地堅守一個“鮮”字。
清末民初老字號開到長堤
與騎樓共生重視現代理念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關的商圈擴展到珠江北岸的長堤,集中在今西起人民橋,東至海珠橋一帶?!吧虾S型鉃瑥V州有長堤”,說的就是當時這一帶的商業之興旺。恰逢其時,又一批老字號從長堤崛起,新亞大酒店、城外大新(今南方大廈)、新華大酒店、愛群大酒店是其中翹楚。這些老字號的設計師和經營者大多重視西學,令它們與騎樓共生,不僅建筑硬件借鑒歐美、東南亞風格,還在運營、管理、服務等方面也大膽引進當時外國先進理念,一時風頭無兩,佳話連連。
當時的廣州正迎來新一輪建設熱潮,釋放出巨大的商業活力,官方也號召海外華僑回鄉,參與城市建設。20世紀20年代,美國歸僑冼錫鴻、張椿榮等人籌集僑匯,合辦南華置業,在長堤、西壕口一帶,興建了兩座30米高的大樓——南華樓和嘉南堂,其中,南華樓就是今天的中華老字號——新亞大酒店。
如今,人民高架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日夜不停,新亞大酒店靜靜屹立于一旁,與其他騎樓建筑比肩而立。當走進酒店大堂,看到“中華老字號”的牌匾,我們才意識到其厚重的歷史。新亞大酒店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筑師楊錫宗。他早年就讀于廣州嶺南中學,后留學美國,畢業于康奈爾大學建筑系。憑著對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他把南華樓設計成帶有歐洲古典風格的騎樓。在周圍一片嶺南傳統民居中,30米高的南華樓格外引人注目,時人贊美它“一枝秀艷出長堤”。新亞大酒店首任總經理鐘標曾在歐美從事餐飲酒店業。掌管新亞大酒店后,鐘標率先引進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首創“貼身式”服務,但凡住客提出的要求,大到去碼頭接送、代買車船票,小至買香煙、報紙、水果等瑣事,酒店都一一代辦;甚至客人有親友來訪,酒店也妥為招待。一時間,新亞大酒店名聲大噪,開業僅兩年就在香港、上海開設了分店。
今天,長堤、西濠口一帶早已不復昔日的輝煌,但屹立在這一帶的一間間老字號仍是“老廣”們津津樂道的談資,很多身在海外的廣州人對它們也念念不忘。
20世紀50年代后,廣州再次呈現老字號扎堆出現的“小高潮”。不同的是,這一時期誕生的老字號不僅有傳統的商業品牌,還有不少工業新秀,是當時商業與工業共同發展的歷史見證。
青春秘方
千年流淌的珠江孕育了千年商都廣州,催生了燦爛的商業文化。根植于廣府深厚商業土壤中的廣州老字號為何能長盛不衰?支撐他們的精神是什么?
廣州面朝大海,向海而生,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基因,為小微作坊、小微企業成長為百年老店提供了沃土。而廣州商業文化中對品質孜孜以求以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孕育和滋養了一批又一批廣州老字號。它們穿越歷史云煙,至今熠熠生輝。
自己打井取水做好每一滴醬油 致美齋品質取勝躋身中國四大醬園
一位老字號非遺文化傳承人曾說過,他們如同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呵護商品品質,并將其視為老字號的安身立命之本。實際上,廣州的每家老字號都把對商品品質的追求做到“極致”,有的甚至將“致”字刻在店名里。
在廣州繁華的中山四路與文德路交界處,有一家名叫致美齋的中華老字號。致美齋由何許人創辦于何時?至今我們無法找到準確的史志記載。鐫刻于致美齋門店入口處的《致美齋記》寫道:“明朝萬歷,三十六年,南粵省城,城隍廟前……致美齋醬園,誕生于此。”若以此計算,致美齋距今已有415年歷史。它的創立與北京路一帶的商業興旺有關,是廣州老字號呵護商品品質,追求至善、臻于至美的歷史印證。
致美齋收藏的古老粵菜菜譜——《美味求真》
中國醬料歷史源遠流長,廣州人對“吃”的講究、對“味”的追求,稱得上是細致入微,甚至苛刻。在廣州,致美齋并不是第一家開醬園的,卻能很快站穩腳跟,并延續400多年,靠的就是一個“致”字——對品質的刻意追求?!爸旅例S”的名字,就源自“用水致純,選糧致精,工藝致正,醬品致香,待客致誠,味道致美”的古訓。廣州自古江河縱橫,水網密布,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極大的便利,但致美齋卻不采用江河水,而是自己掘井取水,以保證醬料水質的穩定。在選料和制作上,致美齋也頗為講究,比如醬油原料一律采用北方大豆;小磨麻油一定選用飽滿純正的芝麻;添丁甜醋一定選用立秋前的嫩姜作姜膽,嘉味油欖一定選用增城烏欖……由于品質優良,致美齋很快就在醬園圈中嶄露頭角,到了清嘉慶年間,廣州致美齋與北京“六必居”、上?!肮谏鷪@”、長沙“九如居”并稱“中國四大名醬園”。
廣州商人始終如一的追求,還有以下的事例佐證。清光緒初年,今廣州中山五路、北京路一帶間或會傳來一個豬肉小販的叫賣聲。小販名叫孔昭旺,他的豬肉小鋪取名“旺記”,起初還不太被人熟知。不過,因為豬肉品質好、色澤亮、味道香,孔昭旺的小鋪門前回頭客越來越多,食客之間口口相傳,“旺記”的生意愈發紅火。與孔旺記打過交道的食客都知道,孔昭旺的生意之所以能“旺”,關鍵就在于品質。為保證肉品,每次進貨時,孔昭旺都親自相豬選購,力保多年來的良好口碑不倒。發展至今,這家老字號已經成為廣州唯一一家國有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每天將值得信賴的肉品送進千家萬戶。
經營理念開風氣之先 南方大廈創舉沿用至今
與致美齋、孔旺記等創立于數百年前的老字號相比,南方大廈則是20世紀初廣州“敢為天下先”城市精神的生動寫照。說起南方大廈,人們的記憶往往從最早的商業百貨到國際數碼城、再到今天的數碼主題商城中不斷切換,這家老字號不同時期經營方式的轉換,也意味著它總是立于廣州商業的潮頭。
南方大廈承載了老一輩廣州人的摩登記憶。
南方大廈曾是廣州響當當的名片,坊間素有“不到南方大廈就未算到過廣州”的說法。在老一輩廣州人的話匣子里,都有幾個與南方大廈有關的故事,或生動精彩,或帶有幾分傳奇。話說1918年,繁華的西堤來了一個“行為古怪”的男子。他西裝革履,皮鞋锃亮,一連好幾天站在路邊,盯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把豆粒從一個口袋放進另一個口袋。他就是中國百貨史上鼎鼎有名的蔡昌,他此番操作是在統計這里的人流量和車流量。原來,早在1912年,蔡興、蔡昌兄弟就在香港創辦了大新公司。獲得成功后,蔡氏兄弟轉戰廣州,準備開設分公司,1916年在今中山路與北京路交界處建大新分店(城內大新),后來又看上長堤西堤一帶。1918年,大新公司在廣州西堤(今沿江西路49號)開設支行,1920年建成開業,被稱為“城外大新”,即今天仍聳立于珠江岸的南方大廈。雖然今天的南方大廈附近高樓林立,但其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仍能讓人感受到其當年的霸氣。
廣東老字號專家委員會委員饒原生說,南方大廈最吸引人的自始至終是一個“新”字——敢比同行領先一步。20世紀初,廣州的高樓基本不超過10層,蔡氏兄弟卻一口氣將大廈蓋到12層。這個高度在今天看來不算什么,當時卻冠絕全國。塔樓上的對聯道出了雄視四周的氣概:“大好河山,四百兆眾;新開世界,十二層樓?!碑敃r的南方大廈相當于現在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有百貨、旅館、酒家、戲臺等,還有4部電梯,可謂卓爾不群,它還在內地首創分柜售貨、明碼實價等,令人耳目一新。
憑著一騎絕塵的身高、獨特新穎的設計、優質的服務,南方大廈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了廣州最受歡迎的購物及娛樂中心,也是當年廣州的新地標,在風景明信片、風景畫、影集封面上,南方大廈幾乎是妥妥的C位,地位跟今天的廣州塔有些類似。
但是,南方大廈在1938年被日機轟炸導致失火,連續燒了幾天幾夜。1954年,經修復重新開業,“南方大廈”的名字也是肇端于此(以前叫“城外大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南方大廈的威名傳遍全國。21世紀初,南方大廈轉型為經營電子數碼的大型批發專業市場,趕上了國內電子數碼行業市場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一躍成為西堤電子商圈的行業龍頭。今天,南方大廈從傳統批發市場蛻變成具有生態化集聚、品牌化引領效應的國際電子數碼主題商城。不過,在很多“老廣”心中,要論商業百貨,還得數當年的南方大廈最威水。廣東歷史學者張曉輝曾表示,粵人重商,敢為人先,最典型的范例就是20世紀初在廣州開創的南方大廈等內地最早大型商業百貨店。當時的廣州商業明星創始人視野開闊,勇于嘗試,不但在報紙上打廣告,還讓國人知道了“彩票”“禮券”“摸獎”“電臺廣告”等新鮮事,讓人們的生活與觀念發生巨大改變。他們先人一步創立或引進的新理念和新手法,很多仍沿用至今。
守正創新
曾經創下輝煌歷史、積淀厚重文化的廣州老字號,在抗戰期間遭遇劫難,店鋪被燒,工廠被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重獲新生。同時,一大批新的廣州品牌亦應運而生,書寫更為精彩的商都故事。
在截至目前的150多家廣州老字號中,中華老字號接近40個,數量居廣東省第一位。這些老字號傳承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經營理念,體現良好信譽,取得社會廣泛認同,不僅是廣州千年商都的活化石,更是敢為人先、積極擁抱浪潮變化、讓商脈永續的企業中堅。
品質為先推陳出新 皇上皇成為“臘味王國”
“食在廣州”遠近聞名,要想在廣州這個美食之都脫穎而出,唯有過硬的品質保障,并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廣州中華老字號皇上皇正是堅守優秀傳統,不斷嘗試突破而長盛不衰的代表。
皇上皇創立于1940年,如今已走過了83年歷史,從曾經的前店后坊成長為今天的廣式臘味集大成者,被“老廣”譽為“家鄉的味道”。在享受皇上皇的美味之時,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秘訣讓皇上皇這樣的廣州老字號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作為第一批被校招入列的大學生,陳耀與皇上皇結緣超過30年,如今他已經是皇上皇的品牌大使。在陳耀的理解中,皇上皇長盛不衰的秘訣就在于守正創新。皇上皇有過輝煌的多元化經驗,但不論怎樣多元化,其“鎮店之寶”依然是臘味臘腸。一根根臘腸看似簡單,其實背后卻隱藏著很深的學問。陳耀介紹,守正是創新的基礎,80多年來,皇上皇沉淀了出色的傳統技藝,與一般家庭制作頗為不同。為了保證臘味品質,皇上皇精選用料、堅守傳統工藝步驟。廣式臘腸是由肥肉、瘦肉分開切粒,紅白相間是一大特色。皇上皇臘腸肥肉選用豬脊膘,瘦肉選用后腿肉。修割精肉要做到肉上無油膘、無血塊、無筋腱等,漂洗的清水要經常調換,以保證成品中的精肉呈玫瑰紅色。腸衣的選擇非常有講究,灌制過程的松緊度也要掌握好,這樣臘腸的形狀才會粗細有致。
“我們遵守傳統秘方的醬料比例,鹽、糖、酒和醬油等搭配基本不變,只為維系傳統的廣式口味。”陳耀說,由此制作出的臘腸香醇芳厚、色澤光潤、肥瘦分明,令人垂涎欲滴。皇上皇臘腸脆口、不膩,頗受人們喜歡,成為廣式臘味的佼佼者,并名揚四海。據《廣州市志》記載:“廣州市生產的廣式臘味以其獨特風味、優良品質享譽全國,聞名海外?!?009年,皇上皇廣式臘味制作技藝入選廣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許,在“老廣”心中,皇上皇早已不只是單純的美食,更是深嵌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情感紐帶,而其對傳統精華的堅守,又讓這條紐帶融入味蕾、融入血脈。
守正是廣州老字號共同的基因。當年前店后坊的老字號陳李濟如今依然傳承古法,用料必用“天字第一號”的正品地道貨;致美齋至今還保留有500多個明清至民國制造醬油及醬用的瓦缸,用于曬制天頂頭抽、雙璜生抽和釀造面醬等醬料。
“月餅泰斗”愛拼才會贏 新大新經營百年又“出圈”
守正和創新是老字號的兩大成功秘訣。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后,物質越來越豐富,市場主動權轉向買方,人們對商品“好”與“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倒逼老字號在堅守傳統精華的基礎上勇于創新。
創新需要膽識、勇氣和魄力。1985年,為滿足廣州人對“鮮”味的執著追求,風行率先從國外引進荷斯坦奶牛,更請來曾經大名鼎鼎的飛虎隊運送。當年1月23日,一架載著風行選購的645頭荷斯坦奶牛的飛機抵達白云機場,這一創舉被傳為美談。
坐落于西關第十甫的趣香餅家也不乏勇于接受新挑戰的魄力。這家成立于1938年的中華老字號,以月餅、糕點、點心和休閑食品等馳名粵港澳。趣香餅家當年創制“中華月餅王”的創舉,至今讓人津津樂道。1995年9月4日至15日,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當年9月9日是中秋節,時任趣香餅家廠長王俊龍從廣州趕往北京,將重達208公斤的巨型月餅分享給與會代表,帶去廣州人的祝福。這塊月餅被譽為“中華月餅王”,載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趣香副總經理胡慶偉說:“當時制作這么大的月餅,非常有挑戰,光紅蓮蓉就用了73公斤,但趣香相信,愛拼才會贏,最終由8名高級師傅花了一天時間精制而成。”胡慶偉說,正是擁有這種敢于直面挑戰的氣魄,才讓趣香這家中華老字號經受住了85年的考驗,一直走到今天,成就了其“月餅泰斗”的美譽。
同為老字號的新大新,“出圈”手法同樣令人拍案叫絕。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站在北京路步行街向西北望,新大新外立墻上,一塊采用裸眼3D技術的巨型LED上,一艘太空船停留在屏幕上,宇航員將手“伸”出屏幕,與觀眾互動……震撼的視覺效果引來眾多路人拍照打卡。
“新大新”外立墻上采用裸眼3D技術的巨型LED屏幕,宇航員“伸出”手來,向市民游客“打招呼”。
新大新的前身是1916年蔡氏兄弟創立的“城內大新”。如今,這家老字號已經走過百余年時光,是廣州原址經營歷史最悠久的商業百貨老字號。走進新大新,就仿佛走進了時空隧道:一層一景,大樓首層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華為體驗店,2-6層以“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文化為設計元素,人們既可品味盛唐的繁華,又可感受宋代大繁至簡的藝術風格,還能體驗明清時期廣州人的雅致生活。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年輕人專程來體驗這里的環境,“順便”就把衣服給買了,也有人表示,即使不買東西,這里的設計風格也給人以足夠的享受。
老字號打入年輕人“地盤” 敢飲“頭啖湯”照樣是網紅
廣州老字號中,國資占了大半壁江山。根據廣州市國資委此前發布的《廣州國企老字號白皮書》,廣州市屬國企老字號有83家,其中中華老字號29個,分別占全省的83%和51%。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曾表示,老字號是文脈的延伸,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和巨大的商業價值。作為千年商都,在推動老字號高質量發展方面,廣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歷經百年傳承與淬煉的廣州老字號也積極擁抱時代浪潮,走出舒適區,打入年輕人的“地盤”。成立于清末的中華老字號陶陶居于2015年走出西關,在廣州正佳廣場開了第一家分店。隨后的8年里,陶陶居先后在環市東路、北京路、珠江新城等商業旺地開設分店。陶陶居還將分店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每到一地,都大受歡迎。2023年1月10日,與廣州千里之距的成都,遠洋太古里東里2層人山人海。這一天,廣州陶陶居在此開門迎客。當天就有人“抱怨”說:“排了幾百個號才等到!”陶陶居副董事長尹江波說,陶陶居的精神內核是廣府文化,所有分店的菜品堅守廣州本味,但陶陶居大膽走出老西關,走出廣州,用時尚的設計,現代的元素,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廣州。
同樣走出去的,還有中華老字號廣州酒家,分店不僅開到沿江路、體育東路、越華路、濱江路、環市東路等廣州城內的商業旺地,還落子深圳、佛山等地,讓更多地方的年輕消費者品嘗到廣州老字號的味道。
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新科技已成為老字號煥發新活力的一大利器。皇上皇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標準化和全天候化,令“廣式臘味”與時俱進。廣州友誼“5G+數字商貿”項目,是廣州智慧零售應用場景示范的唯一入選者。2022年,廣州市更是率先打造了全國首個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式的老字號線上數字博物館,讓廣州老字號突破線下地域限制,成為城市文化名片的傳遞者。人們在線上就能“暢游”廣州老字號,感受廣州文化??梢哉f,老字號在線上得以重塑,煥發新生機。
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看到別樣的風景。其實,廣州老字號的未來就藏在它的過去里——堅守傳統精華,勇嘗“頭啖湯”。
火兼文武調元手,藥辨君臣濟世心?!惱顫庞?/p>
用水致純、選糧致精、工藝致正、醬品致香、待客致誠、味道致美?!旅例S古訓
阮籍口無臧否語,元龍心有敬恭人?!徬銟菍β?/p>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分寸無遺?!仗站訉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