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回大地,英雄城市廣州迎來一場席卷全市的紅色文化盛宴。
依托“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關工委、市林業園林局指導,廣州中山紀念堂主辦的“聽見花開·紅棉頌”——2024廣州中山紀念堂第三屆木棉文化節于3月11日在中國最美木棉樹旁如約而至。火紅的木棉王旁,在啟動儀式的舞臺上,多項精彩內容重磅登場,為現場以及線上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文化的盛宴。
全國首創軍民融合思政教育音頻課
《廣州紅色故事》首發倡議
廣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有無數革命先輩在這片土地上英勇奮戰、前赴后繼,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留下了深刻的紅色記憶和數不勝數的紅色資源。為貫徹落實剛剛頒布施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和《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文化自信和軍民融合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武警警官學院訓練基地和廣東衛視《紅講臺》項目組聯袂合作,推出了全國首創軍民融合思政教育音頻課《廣州紅色故事》。
課程史料詳實、考據嚴謹,小故事中蘊含大道理,小細節中照見大情懷,深受部隊官兵喜愛,這次也在活動中首次對外公開發布,倡議大家點贊關注加收藏,學習領悟加分享,以紅色文化為滋養,讓部隊官兵和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根植紅色信仰,繪出紅色畫卷,閃亮紅色青春。
用舞蹈詮釋夢想 綻放生命華彩
用舞蹈療愈人生的聽障女孩黃嘉淋在2008年殘奧會的舞臺上,曾經以一曲《星星你好》閃亮登場,給觀眾帶去了無盡的快樂和美的享受;如今在2024年廣州中山紀念堂第三屆木棉文化節啟動儀式的舞臺上,她執緞帶起舞,傳遞自強不息正能量。還有40余名來自小北路小學的孩子,用熱烈的舞姿表達了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和堅定志向。
木棉文化詩歌征集活動獲獎名單公布
為擦亮廣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片,響應廣州打造“詩詞之都”的號召,由廣州市文藝報刊社與廣州中山紀念堂聯合舉辦的“英雄花開英雄城”紅色文化系列活動之“第三屆木棉文化詩歌征集活動”共收到投稿5000多首,活動現場為獲獎作品代表頒獎,孩子們深情地朗誦了部分獲獎作品。
邂逅最美木棉 沉浸體驗紅棉之旅
火紅的三月,廣州中山紀念堂內的29株木棉花已競相開放,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成為廣州“紅棉之旅”最佳體驗觀賞點。
這株栽植于1669 年前后的木棉王,位于清代羊城古八景中的越王臺附近,是清代羊城古木棉八景中最古老的見證者。如今已有 350 多歲高齡。每當春天來臨,“木棉王”迎風怒放、滿樹繁花,吸引了無數市民、游客前來賞花、打卡留影……這是她的承諾,每年3月,她如約而至,是廣州不變的芳華。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她經歷了從廣州的軍政要地(巡撫院署—撫標箭道—督練公所—廣東省督軍署—廣州軍政府—總統府——“六一六”兵變后被毀)到孫中山紀念地的變遷,目睹了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領導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壯舉,中山紀念堂的拔地而起,日軍簽署投降協議,革命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盛大演出、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廣州亞運會徽發布、廣州《財富》全球論壇開幕晚宴……等一系列重大歷史時刻。還有一年一度的木棉文化節,也是在中國最美木棉--木棉王周邊舉辦。350余歲的木棉老爺爺,依然老當益壯,在一眾木棉中,顯得高大挺拔、樹形優美,絕對是有顏值又有內涵的樹木代表。有賴于廣州人民精心呵護,木棉王得以活力四射,保持著每年8萬朵花苞的生長態勢,她古老而又年輕,是廣州永遠不變的芳華。
在2018年全國組織開展的“中國最美古樹”遴選活動中,當之無愧地獲得“中國最美木棉”的光榮稱號。每年春季,它都是中山紀念堂內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妥妥地位于人們心中的C位。在這里,游客們不僅能夠近距離觀賞木棉王,還可以聽我們的愛綠護綠志愿宣講員“堂小青”們在樹下講述古樹故事。在欣賞美麗木棉的同時,還可以深入了解關于木棉王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廣州好,人道木棉雄。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
廣州市原市長朱光贊頌木棉的詩句被雕刻在“中國最美木棉”北側的石碑上,也是木棉花開最真實的寫照。
傳承紅棉精神 文化活動亮點紛呈
九大板塊近50場文化活動
一直持續到31日
亮點一
好戲連臺 唱響藝術惠民樂民主旋律
“紀念堂之夜”公益惠民演出將帶來三臺好戲。3月15日,華南理工大學以管弦樂和獨唱等形式,演繹中國傳統經典曲目,傳播紅色文化。3月23日,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的《追夢人》大型雜技秀以嶺南文化為背景,通過多個雜技節目展現廣州的包容性和時代精神;3月31日,在中山大學建校百年之際,中大師生用鋼琴藝術和舞蹈藝術呈現紅色文化歷史,展百年中大風采。
此外,中山紀念堂東廣場的紅棉舞臺在周末時間舉辦二十余場主題文藝活動,包括舞蹈、音樂會、戲劇等,為市民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游客們在賞花觀演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廣州的紅色文化歷史,感受這座英雄城市的獨特魅力。
亮點二
最美奮斗者同繪英雄花
三月,“最美奮斗者同繪英雄花”活動即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開展。巨幅畫作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黨員師生共同設計創作,畫面融入了廣州城市標志性建筑及滿城火紅的木棉花,展現紅色廣州、活力廣州、幸福廣州的風采。活動將邀請優秀共產黨員、武警官兵、消防戰士、公安民警、環衛工人、綠化工人、大學生志愿者、殘障特殊人群及少先隊員等各行業奮斗者代表100人,將木棉的英姿融入巨幅畫布,共同在中山紀念堂東平臺繪制出壯麗的紅棉長卷。百名奮斗者,百種故事,百樣人生,他們用色彩和線條講述奮斗的故事。
另外,在廣東樹華教育開展的一場場木棉主題寫生活動中,所評選出的優秀作品也將在東平臺的“童心畫廊”展示。每一位參與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英雄的敬意和對英雄城市的熱愛。
亮點三
書寫歷史展現嶺南風采
開幕式現場,香港中文大學副研究員梁基永博士講述國家一級文物《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并配以情景詩劇進行演繹。
詩卷講述崇禎六年廣州一眾著名詩人為黎遂球送行的故事,送行地點南園遺址在今文德南路清水濠一帶,孫中山先生也曾到過這里游覽。詩卷的人物大多是晚明抗清的壯士;從詩卷去感受古嶺南的獨特韻味和英雄風采。
中山紀念堂內還有多個展覽共同呈現嶺南記憶與風采:“中國夢 延安情”中小學生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書畫展(位于主體建筑內);“羊城記憶里的孫中山”圖片資料展(位于歷史陳列館)、“英雄花映英雄城——紅棉攝影展”聯合高劍父紀念館、越秀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英雄花開英雄城——廣州紅色名勝美術展”(位于園區);市國畫協會25名畫家以木棉紅和廣州的紅色景點為題材創作國畫作品進行展出,探尋英雄城的共同記憶。
亮點四
多維度感受紅棉精神
木棉文化節期間開展多項文化體驗活動。其中,“紅講臺講述紅色故事”邀請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趙燕清同志為少先隊員們講述革命抗戰故事;“延安精神宣講團”為市民游客講述紅色故事;“紅棉研學 走進中山紀念堂”則通過學自然科普、走生態游徑、游革命史跡、體驗非遺手作等方式開展研學活動,寓教于樂,潤物無聲;“主題沙龍 與您互動分享”與廣州市綠化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天幕下的園林分享會”專題活動,在園區古樹群下開講,邀請市民游客共同參與,傳播中國力量,賦能綠美廣東。
亮點五
面向全球征集優秀作品
①廣州中山紀念堂木棉文化節
徽標征集活動
向全球征集“聽見花開 紅棉頌”廣州中山紀念堂木棉文化節徽標設計稿。要求作品簡潔、明快、易于推廣和傳播;有創意、有新意、富含寓意、有木棉文化節文字或形象元素,符合活動主題的作品。一經采用,將作為每年木棉文化節徽標。詳情敬請留意“廣州中山紀念堂”官方公眾號。
②“映像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老照片征集活動
值今年建堂93周年之際,面向全球征集廣州中山紀念堂老照片及背后的故事。只要照片清晰完整(黑白、彩色不限,尺寸不限),有準確的拍攝時間,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文字說明就可以參與這個有著非凡意義的活動。詳情敬請留意“廣州中山紀念堂”官方公眾號。
陽春三月,英雄花盛放,讓我們相約廣州中山紀念堂木棉文化節,通過系列主題活動讓您在賞花之余,豐富旅游體驗,實現自然生態之美和文化之美融合,將英雄城市的紅色文化品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