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和省委“1310”具體部署,10月25日,廣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廣州市旅游發展大會暨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推進會,對推動新時代廣州旅游業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高質量發展進行部署,加快旅游強市建設,助力廣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歷年來,廣州以其平民化體驗,令游客更感親切、自洽,旅游體驗更多元、更自主、更個性化;以“智”造與實體相融,守正創新,發掘古老廣州、綠美廣州、幸福廣州、活力廣州、世界廣州的特色元素,創新打造復合型業態,既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完善產業鏈條,又提升城市的文化價值和軟實力。
全面布局:做好頂層設計,強化底線思維,為行業保駕護航
旅游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旅游已成為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標配。
廣州實干篤行,加強頂層設計,為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先后出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分工方案、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實施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推進文化廣電旅游“十百千萬億”工程,出臺促進演出市場繁榮“1+2”政策措施,實施“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針對各種市場變化,強化扶持激勵,設立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積極為旅行社辦理暫退質保金,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強化底線思維,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守牢意識形態陣地,狠抓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市、區兩級旅游交通執法聯動機制和案件線索雙向移交機制,推進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在國內率先開展文化和旅游信用等級企業評選,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風險隱患,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確保文旅行業安全有序。
連年來,廣州行穩致遠,對標找差,打造一批具有廣東底色、廣州特色的文旅品牌活動,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線路,更好將城市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不斷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全鏈推進:聚合文化創意,激發產業活力,旅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近期來,廣州以重大項目帶動文旅產業結構優化,目前全市籌備和在建的主要大型文旅項目有30多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
廣州將發揮在穗世界500強企業、“鏈主”型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吸引國際知名品牌企業進駐,持續發力“首店首發”經濟,打造一批世界級企業集群。推動國有文化旅游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民營文化旅游企業發展壯大,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文化旅游企業,形成全產業鏈緊密協作的優良產業生態。加快推動汽車文化項目、超級游樂園、郵輪游艇、冰雪世界、免稅綜合體等重大項目落地。
廣州已出臺《廣州市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示范空間管理辦法》,2024年新評定9家市級文化產業產業示范園區、20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4家市級文化創意示范空間。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黃埔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銳豐音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認定新一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推進出臺《關于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全面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見》,推動廣州塔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升珠江游品質。
廣州扎實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建設,發展鄉村旅游、婚慶旅游、星空露營、康養旅游、智慧旅游等新賽道,出臺促進文旅消費系列措施,完善消費便捷措施和跨境支付手段,打造體現千年城脈、商脈、文脈的城市文創品牌,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來穗旅游。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旅促消費活動,2023年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5000萬元,拉動文旅消費3.5億元。
因應新的傳播方式和環境,廣州加強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構建、用好全球十大新媒體傳播矩陣,每年組織赴國內外城市開展文旅推介40余場,利用廣交會、廣州國際旅游展覽會等國際化平臺,全方位宣傳展示廣州城市旅游形象。辦好“廣州歡迎您”“廣州過年·花城看花——國際旅游知名人士 花城廣州幸福之旅”活動,持續加大境外宣傳推廣,提升廣州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以“音樂產業”為例,今年10月中旬舉辦的“灣區音樂匯”發揮廣州“智”造優勢,不斷延伸音樂IP孵化、音樂教育、演藝經濟、音樂版權、音樂直播等鏈條,大力推動數字音樂、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發展,擴大聚資源、領潮流、促消費的溢出效應,成為廣州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2023年“灣區音樂匯”共舉辦近60場演出,現場參與觀眾30余萬人,在全網獲超10億次曝光,吸引逾1000萬網民關注,票房收入約8000萬元,累計拉動消費約8億元。其中,僅“2023廣州超級草莓音樂節”這一子活動就成功吸引了近6萬樂迷參加,帶動場內外消費超2億元。
全程創新:全國首創“公共文化共同體”建設
廣州每年舉辦“羊城之夏”市民文化季活動,創新推出“向美而行”公共文化產品配送,推進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023年全國首創“公共文化共同體”建設,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2024年,發布《廣州市關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的實施辦法》,發揮不同供給主體的優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挖掘潛能、盤活閑置等方式積極拓展社會力量參與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整體活力,提高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實現降本增效,形成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今年還出臺《廣州市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實施辦法》,策劃推出一批專題展覽、特色活動,推動博物館事業創新發展。辦好2024年全國文化館年會,打造嶺南書院、花城書房等一批公共文化共同體標桿項目。
全業融合:旅游業作為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更加突出
廣州推出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建成開放廣州文化館新館、美術館新館、粵劇院新址,成為全市新的旅游打卡點。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打造北京路文化旅游區、永慶坊旅游區、水博苑、天人山水、春陽臺等一批文旅融合發展典型。
在構建現代旅游產業體系過程中,推動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做大做強廣州長隆、融創、廣州塔等龍頭文旅企業,積極創建省級以上旅游示范區、旅游產業集聚區,引進一批優質文旅項目,推動一批文旅消費體驗綜合體落地。
科技元宇宙時代,廣州文旅從不缺席。2023年,廣州制定《廣州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8年)》,重點發展動漫、游戲電競、數字音樂、創意設計、數字文化裝備等支柱產業。廣州目前擁有游戲企業約3000家,2023年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058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8.6%;上市游戲企業有15家,擁有網易、三七互娛、四三九九等一批龍頭企業,游戲產業營業收入約占全國的35%。
全域發展:全面落實“百千萬工程”,加強鄉村旅游產品開發
廣州出臺《關于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全面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見》,編制面向2035年的廣州旅游發展規劃;全面落實“百千萬工程”,加強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推動鄉村酒店(民宿)高質量發展;實施文化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優化簽證通關、入境支付、離境退稅等便利環境,吸引更多客流來穗旅游。
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廣州文旅從未停步,近年來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一體化發展,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建設,充分利用過境免簽政策,為白云機場國際中轉旅客提供免費一日游,吸引國內外游客來穗旅游度假;辦好“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舉辦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漫畫節、穗港澳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等,有效提升廣州城市文化旅游影響力。
廣州市旅游發展大會上,專屬廣州的“愛達·花城號”船名發布,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部署廣州母港,廣州將發揮南沙國際郵輪母港作用,拓展境內外海洋旅游線路,吸引更多全球郵輪企業地區總部和全球運營中心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