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單位名稱 | 單位 地址 | 開放 時間 | 微信 公眾號 | 展覽 名稱 | 展覽簡介 (100字以內) | 門票價格 (單位:元) | 展覽 起止日期 |
1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廣州市解放北路867號 | 每天9:00-17:00。2月28日、8月31日閉館檢修。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南越藏珍 |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 | 10
| 常設展覽 |
楊永德伉儷捐贈陶瓷枕專題陳列 | 以楊永德伉儷捐贈陶瓷枕為主要展品的枕類文物陳列展覽 | 常設展覽 | ||||||
《曾國寶藏》展 | 通過曾國出土的青銅器來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史料中幾無記載的國家。 | 2020年5月20日結束 | ||||||
齊魯漢風 | 本次展覽將來自山東漢代諸侯王墓的精品文物與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一起,展現出漢代大一統底色下,文化融合的趨勢,以及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程。
| 預計6月開展,展期3個月 | ||||||
夜郞國 | 夜郎是戰國秦漢時,活躍在云貴高原東側的一個地方王國,其文明有別于巴蜀、滇、楚和百越等周邊古國。漢代開發西南夷以來,在郡國并行制度下,夜郎逐漸融入漢文化當中。本次展覽,將帶您一同追尋神秘的夜郎足跡。 | 預計9月開展,展期3個月 | ||||||
2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廣州市越秀區麓湖路13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藝術博物院gzam
| 歐初藝術博物館藏品陳列 | 展出歐初同志捐贈的古代青銅器、陶瓷、文房四寶、名家書畫等。 |
免費
| 常設展覽 |
馬思聰音樂藝術館藏品陳列 | 展出馬思聰家屬捐贈的馬思聰樂器、手稿等文獻并設有視聽設備,讓觀眾欣賞馬思聰的音樂作品等 | |||||||
品味生活——趙泰來捐贈歐洲工藝品展 | 展陳一批歐洲工藝品,從側面反映19世紀歐洲工業文明和歐洲人的日常生活。 | |||||||
清風亮節自千春——陳樹人藝術文獻展 | 展覽結合陳樹人的文獻和生活用品,詳細講述陳樹人先生的藝術生平。 | |||||||
陶韻天成——院藏石灣人物陶塑精品展 | 展出院藏石灣人物陶塑一批,呈現現代石灣人物陶塑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成就。 | |||||||
豐碑立時代——尹積昌雕塑捐贈展 | 著名雕塑家尹積昌是廣州多處城市雕塑的創作者,展覽通過展現其著名雕塑作品以及9著名作品的小稿、畫稿等,為廣大市民講述廣州城市雕塑的一段歷史。 | |||||||
驚雷破甕——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廖冰兄晚年漫畫專題展 | 廖冰兄的晚年漫畫創作充滿了他對各種社會現象的反思,展覽展陳的作品極具時代性和批評性。 | 常設展覽 | ||||||
美意延年——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 展出一百多件齊白石精品,全面介紹齊白石的藝術成就,借此為廣大市民送上新年祝福 | 2020年1月1日—2020年5月24日 | ||||||
大愛無疆 藝路戰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美術作品展 | 展出廣東省美術界新創作的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優秀美術作品約400件。 | 2020年5月12日—6月14日 | ||||||
賴少其作品展 | 展出賴少其各個時期的藝術精品一批,展覽將配合《賴少其全集》首發式活動。 | 2020年5月18日開始 | ||||||
楊之光作品展 | 展出楊之光革命題材作品一批。 | 2020年6月6日開始 | ||||||
高劍父作品展 |
展出一批高劍父精品及高劍父珍貴文獻史料。 | 2020年7月—9月 | ||||||
揚州畫派作品展 | 展覽為申報全國美術館藏品展出季項目,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與揚州博物館收藏的揚州畫派精品一批,同時也展出受到揚州畫派影響的廣東畫家,和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 2020年8月28日—11月22日 | ||||||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千字文書法展 | 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的明清至近現代書法家創作的千字文書法精品一批。 | 2020年9月12日—12月13日 | ||||||
黎雄才作品展 | 展出黎雄才山水精品一批。 | 2020年10月1日開始 | ||||||
葉永青畫展 | 展出葉永青家屬捐贈的葉永青精品,葉永青是高劍父學生,以山水畫見長,藝術體現了嶺南畫派的藝術特色。 | 2020年12月9日—2021年3月7日 | ||||||
生活的藝術: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17-20世紀初紡織品、瓷器和繪畫 | 展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紡織品、瓷器和繪畫,向觀眾娓娓道出中國古代陶情遣興的詩樣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生活情調。 | 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3月中旬 | ||||||
迎春展:春日和暢——院藏春天題材繪畫展 | 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的春天題材繪畫精品一批,為城市營造新年的文化氛圍,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 |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13日 | ||||||
巧針彩線出畫意——嶺南繪畫與廣繡作品展 | 展出廣繡廠以嶺南畫家作品為主題的廣繡作品一批,并與原作并列展示。 | 2020年6月13日-2020年8月23日 | ||||||
3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 | 廣州市陵園西路二號大院之二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近代廣州 | 近代廣州 | 展覽分為“百年風云”和“日趨近代化的中心城市”兩部分。通過800多件(套)文物,270多張照片,再現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至1949年廣州解放100多年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歷史。 | 免費
| 常設展覽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起義紀念館) | 廣州市起義路200號之一 | 周二至周日9:00—17:30 。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近代廣州 | 廣州起義 | 展覽分為“風云突變”“籌備起義”“羊城風暴”“紅旗不倒”四個部分,通過100多件(套)革命文物和300多張歷史照片,展示了廣州起義籌備、爆發、戰斗、撤退的經過。 | 常設展覽 | ||
老城市新活力——紅色沃土煥新機專題展 | 展覽以“老城市 新活力”為主題,梳理、挖掘廣州紅色 | 2020年1月17日—5月31日 | ||||||
起點?搖籃——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光輝歷程 | 展覽展現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產業工會,開展罷工斗爭,出版工人刊物,舉辦工人學校,發起全國勞動大會,開展勞動立法運動,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第一個高潮的光輝歷程。 | 5月1日-8月1日 | ||||||
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 | 展覽通過整合館藏革命文物和紅色革命遺址等資料,將從革命歲月、建設年代、改革篇章、奮進新時代四個版塊,形象直觀地展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過程。 | 7月1日-10月20日 | ||||||
越南文化交流展 | 2020年中越建交70周年。展覽通過越南文化旅游資源的展示,擴大中越兩國人文交流,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與友好情誼。 | 11月20-12月20日 |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舊址) | 廣州市文明路248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預約開放) | 近代廣州 | 胡志明在廣東 | 展覽介紹了胡志明的生平及其在廣東地區的主要革命活動。展覽內容有中越文對照說明,并展出了來館參觀的越南領導人及越南各界人士贈送的禮物。 | 常設展覽 |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 廣州市長洲島軍校路170號大院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延時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史跡展 | 展覽通過近200多張照片,30多件文物,從“黃埔歲月”“軍校變遷”“情系黃埔”三個部分,再現了黃埔軍校輝煌和黃埔師生英勇奮戰,不怕犧牲,在中國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中所立下了彪炳青史的赫赫戰功。 | 常設展覽 | ||
黃埔軍校成立96周年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書畫展 | 展示黃埔軍校校友、親屬的書法、畫作等展品,透過書畫作品,感悟黃埔后人對黃埔軍校精神及抗戰精神的離開傳承。 | 6月16日-9月 16日 |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 廣州長洲島萬松嶺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黃埔軍校 | 鐵血東征 | 展覽分為通過200多張照片、實物,以及運用大型沙盤模型重點展示淡水、棉湖、惠州、華陽等戰斗,生動形象地展示國共兩黨的黃埔師生同心協力、英勇奮戰的情形。 | 常設展覽 |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 廣州市長洲島軍校路170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延時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黃埔軍校 | 尋夢黃埔島——孫中山故居專題陳列 | 展覽以“尋夢”為主題,從“商貿”“軍校”“軍工”三個層面,通過100余張歷史照片和圖表,10余件珍貴文物,多個配套視頻、主題場景等,立體、生動地將黃埔島的歷史風貌展示出來。 | 常設展覽 | ||
4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捍衛共和 復興中華——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 | 展覽以1912年民國成立后遭遇兩次帝制復辟為歷史背景,以孫中山1917-1925年間三次在廣東建立革命政權為主線,展示孫中山在廣東領導兩次護法運動和推動國民革命運動的歷史活動。 |
免費 | 常設展覽 |
“帥府百年”復原陳列 | 展覽根據大元帥府歷史照片、歷史文獻、口述記錄等相關資料,復原1923-1925年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時期孫中山及帥府各部門辦公的場景,生動再現帥府崢嶸歲月。 | 常設展覽 | ||||||
帥府名人像傳 | 孫中山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贏得了大批軍政要員和社會精英的支持與幫助。展覽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李大釗、陳獨秀、胡漢民、廖仲愷、蔣介石等60多個帥府名人的生平,重點講述他們在帥府時期重要的歷史活動。 | 常設展覽 | ||||||
一個澳洲建筑師的中國情結 | 亞瑟·威廉·帕內是澳大利亞的建筑師,1900年代在廣州生活了8年。展覽展示了他拍攝的100多張建筑照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他主持或參與設計建造的,其中包括廣東士敏土廠(今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等。 | 常設展覽 | ||||||
“吾志所向 一往無前——孫中山早年的奮斗歷程” | 展覽通過“立志革命、建立組織、發動起義、推翻帝制”四個部分,展示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矢志革命、推翻帝制的歷史壯舉。 | 2020年3月底開幕 | ||||||
互助博愛 共同戰“疫”——抗“疫”中的逸仙人(暫名) | 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療隊在漢的點滴實錄帶觀眾走近抗疫一線,了解醫務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付出,以點帶面,向全國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 2020年4月底至5月底 |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絲路霓裳——哈密清代維吾爾服飾展(暫名) | 展覽展示哈密清代維吾爾服飾中的長袍、上衣、坎肩、補子、裙等,體現哈密維吾爾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融。 | 2020年6月至8月 | ||
“因為有你,春天來得更美麗”廣州市青少年書畫作品展(暫名)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紀念這次疫情攻堅戰,我館展出青少年創作的“抗疫”題材書畫作品,以鼓舞士氣,傳播大愛,歌頌英勇的逆行者、堅守者,歌頌英雄的祖國! | 2020年5月 | ||||||
“道德模范展” | 展示全國、省、市各級道德模范的事跡,弘揚道德模范精神。 | 2019年10月開展 | ||||||
城標˙城史——廣州歷史陳列 | 通過廣州考古出土和廣州博物館征集的900多件各時期代表文物以及珍貴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等展品,以全新的展示形式輔之多媒體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了廣州五、六千年來,文化、風俗和城市發展等變遷軌跡。 | 10
| 常設展覽 | |||||
5 | 廣州博物館 (鎮海樓展區) | 廣州市越秀區越秀公園內 | 周二到周日9:00—17:3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博物館 | 字字珠璣——廣州博物館藏有銘銅器展 | 該展覽為原創展,從我館館藏銘文刻辭類文物中挑選精品文物,擷取金石學研究范疇中吉金、銅鏡、璽印、古泉四類別作為重點,使觀眾能直觀欣賞到器物之美,同時兼及文化、美學,在讀懂漢字凝煉表意背后的內涵,徜徉歷史與文化之旅,展覽展示了廣州博物館多年來致力于對館藏文物的研究和整理。 | 免費
| 2020年1月15日-5月6日(暫定) |
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 由中、日、德三國八館聯合舉辦,匯聚百余件中西瓷器代表作,生動講述因中西瓷器貿易引發的東西方制瓷技術、裝飾藝術和文化交流。 | 2020年5月中旬-8月中旬(暫定) | ||||||
蘭亭的故事 | 該展覽作為紹興博物館品牌展覽,已于全國40多個地區巡展,此次由廣州博物館引進,并結合廣州歷史文化與館藏特色進行重新編排與設計,以歷代《蘭亭序》著名摹本、臨本為核心,精選部分重要的有影響的蘭亭拓本,向觀眾展示以書法大家王羲之為首的東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融入“蘭亭修禊”、“蘭亭傳奇”、“唐人摹本”、“宋代傳本”、“名家臨本”和“紹興蘭亭”六大內容,為觀眾講述“蘭亭”背后的動人故事。 | 2020年9月初-11月中旬 | ||||||
小窗斜日對芭蕉 ——館藏廣式彩色玻璃窗展 | 展覽通過解構廣式彩色玻璃窗(又稱“滿洲窗”)的中式傳統木窗欞以及其上所嵌以西方進口為主的各色玻璃,展示這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符號融貫中西的藝術特色。這一藝術特色體現了廣州在百年沖擊與覺醒中不斷尋覓自我的態度,是我們奮進歷史的一個縮影。展覽通過館藏60余件(套)廣式彩色玻璃窗,反映在傳統與潮流的碰撞下思辨奮進的廣州精神,反映廣州在“傳統”與“外來”,“我”與“他”之間的思考。 | 2020年11月下旬-2021年2月下旬 | ||||||
海貿遺珍——18-20世紀初廣州外銷藝術品 | 陳設于民國建筑仲元樓內,利用建筑原貌布置清代外銷畫店鋪、外銷瓷器店等場景,配以外銷瓷、外銷畫、象牙雕刻、刺繡、絲織品、通草畫等外銷藝術品及音像資料,生動再現“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口岸繁忙的中外貿易活動及文化交流景象。 | 常設展覽 | ||||||
廣州博物館(仲元樓展區)
|
廣州市越秀區越秀公園內
|
周二到周日9:00—17:3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博物館 | 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 | 展覽分宇宙起源與地球形成、地殼中的礦物世界、地球歷史與化石記錄三部分,展品包括隕石、礦物、化石三大類,輔以逼真的場景和有趣的游戲,解說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誕生及演化的種種過程,共同思考大千世界之種種奧妙及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生存的現實意義。 | 常設展覽 | ||
廣州博物館 | 廣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爭史跡陳列 | 在舊址展示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所用的三星旗、武器、螺號、飛柬、揭帖、檄文等物品,通過三元里村民高擎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師抗英的嵌入式場景,運用視聽設備重現當時激烈戰況,再現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實。 | 常設展覽 | |||||
廣州博物館 (下屬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 | 廣州市白云區廣園中路34號 | 周二到周日9:00—17:3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博物館 | 慎守儒風 憂國奉公——林則徐家風展 |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一生勤政清廉、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在19世紀上半葉國家內憂外患之際臨危受命,虎門銷煙威震寰宇,以實際行動踐行優良家風。同時,他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將林氏家風世代相傳。林則徐的愛國情操與衛國偉績,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影響深遠。本展覽以文獻及圖片資料重溫林則徐的光輝業績和歷史貢獻,讓更多民眾感受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清廉自律的優良家風,學習他的高尚品格和意志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 免費
| 2019年11月下旬-2020年4月 | |
金戈鐵馬——黑龍江將軍府文化展 | 黑龍江將軍是清代黑龍江地區最高官員,黑龍江將軍治所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遷至北疆邊陲重鎮齊齊哈爾,光緒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改革東北地區管理體制和地方官制,設立黑龍江行省,黑龍江將軍建制至此撤,駐防齊齊哈爾城208年。此展屬于廣州博物館與齊齊哈爾市博物館三年文化幫扶項目,展覽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展示黑龍江將軍建制歷經滄桑歲月,承載著華夏兒女捍衛民族尊嚴、抗擊外侮、保衛家園、開發建設北疆的厚重歷史。 | 2020年8月-2021年5月 | ||||||
碧血黃花 浩氣長存——廣州三·二九起義 | 利用目前可收集到的反映此次起義籌備、爆發過程的重要文物、圖片和史料,靈活使用油畫、雕塑、浮雕、多媒體視頻、場景復原、聚音罩音頻播放等陳列手段,使舊址與陳列融為一體,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一百多年前“三˙二九”起義時眾多革命志士不畏犧牲、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 | 常設展覽 | ||||||
廣州博物館(下屬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 廣州市越華路小東營5號
| 周二到周日9:00—17:3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博物館 | 經營籌措——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時期貨幣展 | 此展由廣州博物館和杭州市江干區逸仙錢幣紀念館合辦,精選兩館所藏孫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前后相關機構發行的各種貨幣、有價票券的珍貴圖片及重要人物、歷史事件照片,以這些見證物再現辛亥革命時期海外華僑支持革命、民國建立初期推行金融改革的歷史。 | 免費 | 2020年3月29日-2021年3月26日 | |
《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 | “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是辛亥革命紀念館的基本陳列,位于展館的二樓和三樓,展覽面積約4200平方米,展覽分為“晚晴民族危機”、“甲午戰敗后的空前變局”、“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辛亥前夜的斗爭風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來”、“開創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紀元”、“共和新氣象”、“捍衛共和制度”、“尋找新的救國道路”等九個部分,輔以場景復原、雕塑、油畫、高分子硅膠人像、模型等不同的展示手段,生動地再現了百年前的辛亥革命。 | 常設展覽 | ||||||
6 | 辛亥革命紀念館
| 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金州北路563號
| 周二至周日9:00-18:30,延時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gzxhgm
| 《辛亥革命時期廣東名人展》 | “辛亥革命時期的廣東名人展”位於展館一樓,展覽面積約1400平方米。展覽分為“孫中山與他的助手”、“革命志士”、“廣東籍的各界代表人物”三個部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雕塑、高分子硅膠人像結合場景等多種展陳手段,凸顯廣東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先賢們的高大形象和英雄事跡。 | 免費 | 常設展覽 |
《那些年的老課本展》 | 現代意義的教科書出現在晚清時期,隨著新式教育興起,與學堂、學制相伴而生的中小學教科書慢慢成為學生獲得啟蒙教育的重要渠道。隨著辛亥革命爆發,君主專制統治被推翻,晚清頒布的教科書被一律禁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提出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理念,隨后編制的教科書陪伴著民國時期的莘莘學子成長,教會他們常識,幫助他們推開那扇啟蒙的大門。 | 免費 |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 |||||
《我的中國心——愛國僑領司徒美堂專題展》 | 展覽再現了被譽為“愛國旗幟”、“華僑楷模”的司徒美堂從僑居美國支持辛亥革命到全力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光輝歷史,表現了他一生追求光明、進步,為團結海外僑胞、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偉大功績。 | 免費 | 2019年11月26日——2020年5月10日 | |||||
《近代廣州的衛生治理》 | 廣州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密集,與全國以及全球的交流密切,也成為該區域疫病流行的重災區。自晚清以來,其疫病流行頻仍,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隨著西方現代醫學及衛生觀念的傳入,廣州開啟了科學的衛生治理之路。 | 免費 | 2020年6月——8月 | |||||
辛亥革命紀念館
| 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金州北路563號
| 周二至周日9:00-18:30,延時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gzxhgm
| 辛亥名人翰墨展 |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中國延續數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辟了近代民主共和的新紀元,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犧牲。為讓后人銘記他們的勛績,以新的視角回望和紀念辛亥革命,我們特選取辛亥名人墨寶,做成展覽。展現其革命生平,彰顯其藝術修為,揭示其品格和情趣。 | 免費 | 2020年9月——10月 | |
辛亥名人系列展——張瀾 | 張瀾是我國德高望重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和人民教育家。展覽全面反映張瀾先生的生平事跡,特別展現他在四川保路運動及在南充、成都、重慶、北京、上海等地進行革命運動中表現出的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反帝愛國精神;在創辦新學,培養新人,支持改革教制,喚醒民眾,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的突出貢獻和卓越功績。 | 免費 | 2020年11月——2021年3月 | |||||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復原陳列 | 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復原的第六屆農講所開辦時的學習和生活場景。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7 |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 越秀區中山四路42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農講所紀念館 |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歷史陳列 | 以復原場景、歷史圖片、油畫、雕塑、視頻等為展示形式,展示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歷史及其影響。 | 免費 | 常設展覽 |
毛澤東廉政風范展 | 以實物、圖片、視頻、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展現了毛澤東從嚴治腐的歷史成就和艱苦樸素、廉潔自律、公私公明、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質。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廟學合一——番禺學宮歷史陳列 | 以實物、圖片、表格、文字及音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勾繪了番禺學宮的建制延革,展現了番禺學宮對于地方政治、文化和社會的歷史影響。 | 免費 | 常設展覽(疫情期間,展覽關閉) | |||||
中國科舉文化展 | 以實物、圖片、表格、文字及音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勾勒了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脈絡,突出介紹展示了廣東本地科舉文化與科舉名人。 | 免費 | 常設展覽(疫情期間,展覽關閉) | |||||
黨的光輝照南粵 | 與廣東省流動博物館合作舉辦,展出有從全省各地挑選出的文物87件/套,反映了黨領導下的廣東革命歷程。 | 免費 | 臨時展覽 1月至4月 | |||||
常州三杰——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生平展 | 與常州三杰紀念館合作,以圖文、微場景相結合的形式,展示了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的革命生涯,體現他們為國為民的擔當精神和使命意識。 | 免費 | 臨時展覽(暫定5月至6月) | |||||
偉大的征程——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 與保定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合作舉辦。100年前,周恩來、鄧小平等有志青年,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展覽以文物、圖片的形式,嘗試重現這短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他們追逐理想的熱血、他們需求真理的決心、他們勇敢探索的精神。 | 免費 | 臨時展覽(暫定7月至9月) | |||||
彭湃生平展 | 彭湃是中共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有“農民運動大王”之稱。展覽以文物、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以彭湃生平為主線,重點圍繞農民運動這個主題 ,集中展示了彭湃在農運方面的實踐和理論探索。 | 免費 | 臨時展覽(暫定10月至12月) | |||||
《云山珠水間——考古發現的廣州》 | 以時間為主線,用考古材料比較全面地呈現先秦時期廣州地區的人類生活形態及與周鄰地區的文化交往互動、秦漢以來2200余年廣州城市的發展變遷及持續不斷的海外交往歷史。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8 | 南漢二陵博物館 | 番禺區大學城華師一路8號(正門在國醫西路)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廣州考古 南漢二陵博物館 | 《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 | 用考古材料并結合歷史文獻和現存文物史跡為觀眾呈現了一段盡可能全面、真實的五代南漢國歷史。 | 免費 | 常設展覽 |
公眾考古活動中心考古知識宣傳小型展覽 | 考古知識宣傳小型展覽和多種互動體驗活動,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走近考古、了解考古、體驗考古,讓文物考古成果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印象小谷圍——秘境·水鄉·醉美大學城》 | 2003年,小谷圍迎來巨變。通過展覽,我們可以聆聽文物故事,走進歷史深處;感觸舊物溫度,重拾生活記憶; 欣賞醉美風景,領略新時代風貌。 | 免費 | 2020年1月17日—12月(暫定) | |||||
《絲路啟航————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專題展覽》(暫定) | 通過精美的文物實物和圖片等反映廣西北部灣地區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免費 | 2020年5月中旬-9月(暫定) | |||||
畫中好世界——廣州傳統壁畫選粹 | 本次展覽精選清末民初廣州傳統建筑壁畫照片,講述壁畫故事,增進大家對傳統建筑壁畫的了解,進而引導公眾關注、重視壁畫的保護與研究工作。 | 免費 | 2019年10月1日—5月上旬(暫定) | |||||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 |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本展覽主要展示中共三大的歷史。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召開,是迄今為止惟一一次在廣州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制定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方針策略,推動首次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的高潮,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 免費 | 2020年1月--2020年6月 | |||||
9 |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 | 廣州市越秀區恤孤院路3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 。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zgsd1923 | 華南明燈——楊匏安舊居革命史跡展 | 本展覽展示楊匏安的革命事跡及楊家祠的紅色歷史。1918年,楊匏安遷居廣州楊家祠,在廣州生活、工作近十年。黨早期的很多活動都在楊家祠開展,陳獨秀、周恩來等早期黨的領導人都在楊家祠留下活動足跡,楊家祠是黨團組織在廣州的一個重要活動據點。 | 免費 | 常設展覽 |
楊匏安舊居陳列館 | 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116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 。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無 | 走進南越王宮 | 《走進南越王宮》陳列以南越國宮署遺址考古發掘的遺物為重點,直觀展示南越王宮出土文物之精華。通過“秦始皇統一嶺南”、“趙佗建立南越王國”、“華夏一統”三部分,反映南越國政治、文化、建筑、園林、日常生活諸方面的社會狀況。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10 | 南越王宮博物館 | 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316號 | 周二至周日9:00—17:30,夜間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nanyuepalace | 步入南漢王宮 | 本展覽以南漢王宮遺址為核心,以出土文物為主,結合考古遺址,展示南漢國在政治、經濟和都城建設以及海外文化交往等方面的成就。 | 免費 | 常設展覽 |
飲水思源——廣州古代水井文化 | 南越國宮署遺址自1995年以來共發現500多口水井,年代從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一直延續到近現代,數量大、種類多,是廣州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館。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名城廣州二千年 | 本陳列以時間為脈絡,以南越國宮署遺址的出土遺物為依據,結合廣州城市考古、文獻記載等,再現各時期廣州城市發展特色及兩千年來行政中心不變、持續發展的特點。 | 免費 | 常設展覽 | |||||
畫為心聲——山東畫像石拓片展 | 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與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合作,展出山東地區秦漢至五代珍貴碑志、畫像石、北朝摩崖刻經拓片資料等。 | 免費 | 2020年1月8日至4月8日 | |||||
和顏悅色——陜西出土唐代陶俑專題展 | 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聯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舉辦,共展出陜西省出土精美陶俑等文物120件套,希冀此次展覽能帶領觀眾以唐代陶俑為視角,一窺高貴輝煌、盛大恢弘的大唐風尚。 | 免費 | 2019年10月30日至2020年4月20日 | |||||
朔地戀歌——寧夏巖畫特展 | 本展覽以寧夏巖畫的內容題材為主線,通過不同歷史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巖畫的拓片和部分遺存,反映原始先民所思所想,展現寧夏巖畫的藝術風格,揭示出寧夏先民所創造的遠古文明,及寧夏深厚的文化底蘊。 | 免費 | 2020年4月20日至7月20日(暫定) | |||||
四川平武土司遺珍文物精品展 | 平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其平武土司遺存眾多,包括土司家族墓地、衙署遺址、報恩寺等。本次展覽集中展出墓葬出土珍品,主要有金銀器、陶瓷器、玉石器等生活用具,葬具,石刻等。讓我們一窺其政治、文化風采。 | 免費 | 2020年6月1日至9月1日(暫定) | |||||
北岳文化圖片展 | 北岳廟位于河北曲陽縣,始建于北朝時期,是歷代王朝祭祀北岳恒山的神圣殿堂。 展覽以精美圖片,展示了古北岳大茂山的自然、人文景觀和北岳廟建筑、壁畫、碑刻等,感受北岳文化的起源、發展及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 免費 | 2020年9月中至12月中(暫定) | |||||
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 | 儺戲與儺面具,是人類自我轉換和超越意識的通道,如今逐漸成為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是構成中華民族藝術史的重要部分。本展覽通過貴州省民族博物館所藏儺戲用具及資料,展示儺文化所蘊涵的中國數千年宗教、民俗、生命意識和審美功能及豐富的文化信息內涵。 | 免費 | 2020年9月16日至12月16日(暫定) | |||||
塞浦路斯文化圖片展 |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東北部,地處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沖,自古以來是東西方文化匯聚的重要地區,與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密切的聯系。本展覽通過介紹塞浦路斯深厚的歷史文化,促進了廣州與阿依納帕市的文化交流。 | 免費 | 時間待定 | |||||
海絲唐韻千年回望——“黑石號”出水遺珍展 | 長沙銅官窯是唐代著名的彩瓷窯,1998年印度“黑石號”沉船出水了大量長沙窯瓷器,對研究唐代長沙窯瓷器的外銷歷史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等具有重要意義。該展覽展示長沙銅官窯瓷器的燒造歷史、工藝特色及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 | 免費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暫定) | |||||
“嶺南民間百藝”展覽 | 嶺南民間工藝精品是館藏重點,也是我館基本陳列的重要內容。展覽包括三個展廳,一是根據展廳的特點展示館藏珍品,另外兩個展廳則分別以廣州地區和潮汕地區為中心,力求全面展現嶺南不同地域的工藝特點與多樣門類。 | 10
| 常設展覽 | |||||
11 |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 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 | 每天9:00—17:30,延時開放調整時間待定。國家法定假期照常開放。 | 微信: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微博: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 “廣州舊家居展”展覽 | 展覽以清末至民國初年西關的傳統民居建筑——西關大屋的部分格局為背景,設置有富有特色的橫格趟櫳大門,精美的雕花屏風,秀麗的蝕花玻璃窗飾以及體面的家具擺設,展示了廣州舊家居昔日華貴典雅的風采。 | 常設展覽 | |
“百年陳氏書院”展覽 | 展覽運用檔案資料、歷史照片、場景復原等重現百年陳氏書院的變遷過程。 | 常設展覽 | ||||||
聚賢堂、祖堂復原展覽 | 展覽復原展示了陳氏書院在聚賢堂的議事場景及神龕原貌。 | 常設展覽 | ||||||
數字體驗館 | 綜合運用了三維數字投影、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等解讀陳家祠百余年歷史、嶺南建筑藝術及館藏文物,為觀眾打造沉浸式互動觀展新體驗。 | 常設展覽 | ||||||
“嶺南傳統建筑裝飾”展覽 | 通過陳列廣州地區的灰塑、陶塑、木雕、磚雕、石雕等以及潮汕地區的嵌瓷、木雕、石雕等工藝的建筑構件精品,展示嶺南建筑的工藝、題材與裝飾風格特色。 | 常設展覽 | ||||||
“大新象牙廠象牙雕刻精品展” | 展覽展示大新象牙廠珍藏的象牙雕刻藝術精品,旨在深入反映這門優秀傳統工藝的歷史、文化、藝術特點,讓觀眾通過認識和了解這門工藝,共同關心和支持其傳承和發展 | 時間待定 | ||||||
“醉意幽蘭-高大慶陶瓷作品展” | 展覽展示高大慶先生多年來的陶瓷藝術精品,題材多為吉祥祈福與民間崇拜。他重新設計仙鶴、鯉魚、熊貓、荷花、圣賢、羅漢、園林、山水等傳統元素, 作品具有鮮活傳播魅力。 | 時間待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