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狀:廣州目前5名確診患者均來自武漢
據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截至23日,廣州共報告5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都是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定點收治,均為從武漢輸入的病例,均為輕癥。
其中,頭兩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為男女各1例,年齡分別為58歲和63歲,均為武漢居民,來廣州探親期間因身體不適到廣州某醫院就診,就診當天即轉運到廣州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并作為排查病例釆樣送檢。廣州市疾控中心連夜檢測,發現兩名患者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1月22日,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確認該兩名患者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22日,市疾控發出《致廣大來穗的湖北、武漢朋友的一封信》。“實際上這段時間來穗的湖北、武漢朋友,也有可能是攜帶病毒的一些感染者。”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周斌指出,現在針對從武漢過來的,沒有癥狀者要求居家隔離,也就是到達廣州的最長14天內,不適宜訪親問友或到旅游景點游玩。
廣州和湖北、武漢之間交通便利,張周斌坦言,追蹤所有來穗的湖北人員是很大的工作量,“現在全市都在動員,包括小區物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級疾控機構、學校等,各個系統各個部門都在全力以赴地進行防控”。
張周斌提醒,市民如果有發熱癥狀,無論是任何原因,建議第一時間到發熱門診治療,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型病毒肺炎,更要去指定的定點收治醫院進行治療。昨天,廣州市疾控和騰訊地圖合作上線一項新服務,把全市所有定點收治醫院和全市發熱門診標注出來,方便市民就診。
釋疑:小區出現“確診病例”?不是密切接觸者不用過于擔心
近日,不少類似“廣州某某區出現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信息在網上熱傳。對此,張周斌表示,目前來說,廣州的所有病例都是有武漢旅游史或者居住史的,都是輸入病例,“同一個小區里的居民,如果不是在密切接觸人員范圍內的,和在旁邊一個區、兩個區之外的,其實沒有什么太大分別”。
他解釋,對于密切接觸者的定義是一同學習、居住、近距離交談等,高鐵、飛機前后左右兩排的乘客也屬于密切接觸者,“我們主要是找到密切接觸者進行防控,不是密切接觸者的范圍,或者是一個小區居住,我們居民不需要太過恐慌,做好日常防護就可以了”。
他表示,現在對于排查病例,即使是在疑似的時候、確診之前,該做的一些疫情處置疾控部門都會全力以赴進行,比如對于病例所居住的住所、電梯間、樓梯間等活動范圍要進行疫點的處置和消毒,當市民看見疾控人員在進行消毒,也不要過于擔心。
兒童免疫力較低 同樣要做好預防措施
昨天,省疾控中心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目前省內確診病例主要是家庭聚集病例。那么,市民如何做好家居防范?對此,張周斌表示,居家防控其實做到基本的衛生清潔就可以了,比如做好通風、定期進行物品表面清潔,必要時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消毒用品進行清潔。
他提醒,從現在所報道的確診病例都集中在年齡比較大的人群,因為這部分人群很多有基礎病,免疫力較低。兒童免疫力同樣較低,所以我們同樣要做好防護。
近期市疾控中心也會針對全市的預防接種門診發布指引,要求所有進入預防接種門診的,無論大人小孩,近期將都要進行體溫檢測。
用過的口罩怎么處置? 醫院外佩戴的可扔進垃圾桶
張周斌表示,市民出門到人流密集的地方要戴醫用外科口罩,勤洗手、規范地洗手,但并不需要佩戴眼罩。
針對許多市民對佩戴過的口罩如何處理生出疑問,網上更有說法指摘下口罩后應把口罩剪碎或燒毀,張周斌指出,由于口罩是一次性用品,使用完口罩后,如果是在醫療機構內佩戴的,要優先丟到醫院設置的醫療垃圾分類桶里,如果是普通市民在非醫療場所佩戴的,建議使用完收集起來丟到定點垃圾回收的地方進行集中丟棄。
他進一步對本報記者解釋,在醫院里戴口罩,由于醫院本身是人員密集場所,疾病傳播的風險也較大,所以建議摘下口罩后扔到醫療垃圾分類桶。而普通市民在醫院以外的場所日常佩戴口罩,由于大部分都是健康人群,而且病毒離開人體以后存活不久,所以可以扔到生活垃圾里。
至于要把換下的口罩剪碎或燒毀的方法,張周斌表示并不可取。正確的摘口罩方法是,雙手不要碰觸口罩表面,用雙手勾住口罩的耳帶摘下,拎著耳帶把口罩丟棄到垃圾桶里。對于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用雙手觸碰口罩外面,更加不建議用剪刀來剪,否則反而增加了傳播疾病的風險。